如果非要形容春野櫻的手裡劍技術的話那就是沒有感覺,全是技巧。
她在最開始練習時就是通過不斷分析姿勢對于準确率的影響進行不斷的調整來提高投擲精度的。
但是對于春野櫻這樣的分析型忍者來說腦子說它懂了,身體說它不行的事情完全是可以想象的。
她不是天生好動的性格,反而擅長沉下心來安靜的做一件事,比如說,雖然有她趁父母不在家,小範圍内放飛自我的成分在,但是她也是木葉這些孩子中,少有的願意自己堆一個精緻複雜的沙堡一直堆到天黑的人。
春野櫻那個沙堡堆的又大又精緻,甚至還有些堅固。所以在沒有孩子願意刻意破壞這個漂亮沙堡的前提下,除了前幾天下雨讓精緻度有所下降,到現在竟然還沒有倒塌。
本身就有這樣的性格特點,加之芽吹和兆從來不會對她有忍者技能上的要求,在體力與身體靈活度方面,春野櫻是遜色于同齡人的。
如果比拼起來就會發現秋道丁次是個靈活的胖子,而春野櫻本人是個笨拙的瘦子。
木葉對于他們這些初學者的訓練方案是伊魯卡老師講解示範,然後所有人有間隔的并排每人一百枚手裡劍,每人對面一個靶子,所有人完成投擲後一起撿回,然後開啟下一組練習。
伊魯卡老師看了看春野櫻标準的姿勢又看了看她慘絕人寰的成績,隻覺束手無策。
對于初學者定點投擲不準的問題,老師一般的教導方式就是進行姿勢糾正。而春野櫻的情況是姿勢準确但在執行過程中産生不可避免的姿勢變形。而且看得出來她自己也在有意糾正。
“看來要更加注意鍛煉啊!”春野櫻在練習階段又一次幾乎全部脫靶後在心裡給自己定下了一份加練計劃。
手中的手裡劍已經全部投擲完畢,等待進行下一組練習的過程中,她向身邊看去。
對于春野櫻來說,往往是剛一脫手,她就知道這枚手裡劍會飛到哪裡,所以雖然技術不行,但動作卻飛快。因而在她完成投擲後,其他人大多數還有二十枚左右才結束。
她先是看向在她旁邊練習的雛田,準确率雖然還不錯,但是剩下的有點多,目測三十多枚。
太慢了。
春野櫻忍不住開口,“你要在心裡預設手裡劍的軌迹和落點,在出手前就要提前為下一枚手裡劍的發射做好準備。并且要對自己的動作能達到怎樣的成果有一個預估,然後在下一個動作中及時進行調整。”
“明白了!”日向雛田試着照春野櫻的話去做果然速度和準确率都有所提升,效果顯著。
見此,除了奈良鹿丸之流本來就沒有全力以赴,隻是在慢悠悠的随大流的,其他人順着春野櫻的話思考調整大多數人都感覺有所提升。
其實投擲手裡劍就像是做數學題,有人天生感覺敏銳,自然而然就能寫出最優答案,木葉很多天才忍者都屬于這個範疇;有人擅長分析,能夠寫下條理清晰的最優解。而條理清晰的人是能夠總結出普遍适用的答案進行講解,使人有所受益的,春野櫻就完全是這一種。
奈良鹿丸看着周圍人逐漸提高的速度與準确率心裡歎息真是麻煩,隻能稍微加了把勁,他想随大流又不是吊車尾。
奈良鹿丸開始對春野櫻有些在意,視線看向給同學做指導的春野櫻,然後又移向春野櫻的靶子。
啊這……
鹿丸無語。
春野櫻的理論具有普遍适用性,但它不适用于漩渦鳴人。
漩渦鳴人是靠身體記憶的類型。簡而言之,他根本聽不明白春野櫻的理論。
所以,即使放學同學們陸陸續續的離開,春野櫻與漩渦鳴人也還是留在訓練場。
奈良鹿丸走近站在兩人的身後,對春野櫻說,“你的腦子想太多了。”
春野櫻聞言停下動作回頭看他。
“你腦子裡想了太多的東西。别人之所以聽你的理論能進步是因為他們想的太少,而你恰恰相反。你想的太多了,反而沒有辦法用心感覺。你應該讓你腦子裡的設計變成條件反射的肌肉記憶。最開始可以慢一點,試着去捕捉感覺。鳴人的技巧一塌糊塗,但是命中率卻比你高。雖然很不想這麼說,但是那是因為他心無旁骛。我們忍者,在技巧之外還有本能。你要擅長利用這樣的本能。”
說完他撓了撓腦袋,也沒再說什麼轉身擺了擺手,當做打招呼就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