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風淺領着亞獸人們正式開始種地。
兩人一組,前面一個人拿着骨鍬或者石鎬挖坑,後一個人播種并用腳覆土。每坑播兩粒種子,前後間距四十公分,兩行之間間距半米。
風淺監督了一會兒,見大家做的都不錯,便抽了幾個人去另一塊地種蘿蔔種姜。
這塊地距離營地較近,是風淺劃的菜地。
蘿蔔、姜塊、花芸豆這些都是從紅羊祭司那裡拿的。
蘿蔔直接埋在土裡,平時澆澆水肥,等着夏天收種子就行。正式種蘿蔔要等收了種子之後。
姜塊要起壟,并且種到壟溝裡,不僅要時常施水肥,每過一段時間還要培一層土。不斷培土,等秋天收獲的時候壟溝就變成了壟台。
被祭司命名為土豆的花生已經讓部落裡的幼崽們剝了殼,直接起壟種植就行,每坑播三到四粒。
花芸豆一年可以種植多茬,這個後期需要搭爬架,但也是最先收獲的。
黃豆要等初夏之後才種植,不在今天的種植範圍。
最後是孜然,風淺肉疼的分出一半孜然做種子。
這一天忙的不得閑,午飯都是雪晴派人送到地裡的,好在除了麥籽其餘的都種完了。麥籽明天還要繼續種一天,之後繼續割草,清理出田地之後繼續種麥籽,直到把部落裡所有麥籽種都種完。
麥籽種完就該種窩窩絨了。
玄的空間裡有很多窩窩絨的種子,隻是不好突然拿出來,到時又得讓玄掏一次咕咕獸還是什麼獸的窩了。
這一日營地裡石屋的牆壁砌完了,三米五六的樣子,幾乎有風淺兩個高,最高的獸人進去也不會覺得壓抑。
牆壁砌完就是房頂。
風淺計劃的是建一水的二層小别墅。一樓用石塊砌,二樓用紅磚。一樓的房頂就是二樓的地面,留出樓梯口的位置,先用原木橫向鋪一層,原木之間的縫隙填混泥土,混凝土之上再縱向鋪一層木地闆作為二樓的地面。
營地裡有專門的一隊獸人負責伐木劈木闆,現成的材料,人手也足,這活兒一天也就幹完了。
西山磚窯那邊第一批磚坯還在晾曬,紅磚沒燒出來,二樓暫時不能砌。晚飯後大家商量着先開始建第二批石屋,等紅磚燒出來後再回頭砌第一批石屋的二樓。
第二批石屋開始就是各家的住宅,環繞中心廣場和四座公用石屋,沿着中軸線留出兩條主幹道,形成三排住宅,分别為東街、中街、西街。
每戶住宅都有相應的編号,中心廣場往北用單數,中心廣場往南用雙數,比如東街-01,西街-02,讓人一看就知道石屋的具體位置。
建住宅先從人口多的家庭開始,這樣建一座石屋能先安置更多的人口。
原始社會的民風還是淳樸的,并沒有人争搶覺得應該先給自己家建石屋,反正早晚大家都有的,也不在乎這一兩個月的。
倒是有人提出應該先給獸神大人建一座石屋,而且石屋是獸神伴侶教大家建的,應該先給獸神大人和獸神伴侶建石屋,他們不能在獸神大人和獸神伴侶之前住上石屋。
這可讓風淺體驗了把特權階級,他和玄家裡隻有兩個人,再過一段時間幼崽孵化,也隻有三個人,按着家庭人口數排隊,基本是最後一批住上石屋的。提前給他和玄建石屋,這誘惑力有點兒大。
雖然他也很想讓幼崽一出殼就有自己的房子,住在自己家,不用擠在公共石屋裡,但打破大家一緻認同的秩序,搞特權,這就有點兒不要臉了哈。風淺有些不好意思,良心上也過不去,他家玄又不是真的獸神。
“你給部落做的貢獻,值得這一切。”玄安慰風淺。
風淺眼神閃爍,有些動搖。但他教大家的東西都是前人的經驗,并非他獨創,受之有愧。
玄輕笑,低聲對風淺說,“你這樣想,沒有我和兔寶貝,族人根本沒法穿過棠庭山。”
“兔寶貝的功勞就是你的功勞。”
風淺有些被說動了。玄不是獸神,但确實在做着獸神應該做的事。不管是流浪獸人入侵,還是部落遷徙,亦或是現在帶領巡查隊清理周邊有危險的野獸。玄一直在不計前嫌地庇佑着族人的安危。玄對部落的貢獻,絕對比大家信奉的那位獸神更大。
“第二批石屋怕是最好等兩天,我瞧着這天氣,近兩三天怕是要下雨的。”族裡老人一臉擔心的提出來。
這老人就是路過溪山部落時提醒大家找個地方避雨的那位,上次讓老人說對了,這次老人一出聲,大家便默認了,這兩天真的會有雨。
春雨貴如油,麥籽剛種地裡就下雨,絕對的及時雨了!
建石屋的獸人們一臉愁容,種地的亞獸人們則樂得手舞足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