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風穿過幾條巷子,吹進她們這個小院時,風力弱了許多。
她們停下手中的事,挺起腰背,由着清涼的海風吹幹她們身上的汗,又是一個夏季,她們開業三周年了。
三年的時間,一眨眼便過去,跟三年前相比,她們放松了許多。
頭一年,擔心入不敷出,熬不過三個月。每天開門都擔心沒人來,每次發出推文、宣傳視頻,都擔心沒人看。
三個月不到,她們就沒空瞎擔心了。
濱城的文旅部在餐廳開業後不久,在主要媒體平台上發布旅遊廣告,景點門票、市内交通工具都有優惠,暑假大軍聞風而來。
相比南方的夏天,濱城的夏天更為涼快。跟緯度差不多的熱門旅遊城市相比,濱城的人流量沒有那麼大。
但是對她們來說足夠了,再多來,她們就招架不了。
她們本打算事事都自己來,但是遊客太多,她們吃不消,還是招了暑假工。
來面試的人裡有個趙辰瀾認識的女孩,是那天在公交站扶了趙辰瀾的女孩。
她叫姜樂淙,本地人,18歲,過了暑假就要去青城讀大學。濱城的大學沒有她想讀的專業,她想讀醫。
沒空想的人,在這個時候出現在趙辰瀾的腦海裡。
陳昕遙看了發愣的趙辰瀾一眼,跟那女孩聊她要做的事,還把人帶出房間,去往廚房、餐廳、院外。
趙辰瀾沒有想太久,過了那麼長時間,徐昭希大概把她忘了,她再想她,也無濟于事。
本地人的姜樂淙怎麼會來她們餐廳打工呢,她不應該抓緊時間看書嗎?
趙辰瀾想到了這點,陳昕遙自然也想到了。聊完工作的事,陳昕遙給姜樂淙泡了杯奶茶,問她為什麼會來她們的餐廳。
姜樂淙往外看了一眼,小聲說是因為趙辰瀾。
姜樂淙路過這裡看到趙辰瀾,有些好奇,她不是來旅遊的嗎,怎麼在這裡開餐廳,她想來取取經。
陳昕遙摸了摸鼻子,“說她們也是新手,恐怕她學不到什麼。”
姜樂淙喝了口奶茶,兩眼瞄着陳昕遙,“那就一起學。”
陳昕遙笑了,“你媽媽同意?”
姜樂淙點點頭,“我媽說隻要我好奇的、不違法的都可以去試試。”
陳昕遙睜了一下眼,仔細看着面前的女孩,她18歲那年暑假做了什麼?好像是跟趙辰瀾去旅行了。
“那你先做着,如果覺得無聊想走,不用考慮我們,直接提出來。”
姜樂淙歪頭笑了,“頭一次見到像你們這樣的老闆。”
忙過一個暑假,餐廳的生意算是穩定下來,就算沒有遊客,當地的人也會來吃她們做的菜。
姜樂淙在陳設、菜品、宣傳圖文、視頻上都給了不錯的建議。
趙辰瀾和陳昕遙都覺得姜樂淙不太像通常的理科生,對色彩的敏銳度不輸她們,偶爾冒出來的點子,讓她們驚喜。
還有一點,也讓她們意外,姜樂淙很有社交能手的潛質,因為她,回頭客不少。
她們私下說起姜樂淙,學醫的人性情通常沉靜,很少會像姜樂淙這樣外向的。
她們有問過姜樂淙為什麼會學醫,姜樂淙說她對人體好奇。
趙辰瀾深有同感,她也是因為好奇才走上設計這條路。色塊、形狀、線條,萬事萬物都是由此組成,設計把不同元素進行排列組合,有些像魔法。
送走姜樂淙,她們都很不舍,有這樣的年輕朋友在,餐廳無時無刻都透着歡快的氣氛。即使忙得腳不沾地,她們仍然開心,好像回到了活力四射的時候,有用不完的勁兒,有怎麼都不會太累的身體。
除了頭一年暑假,後面的暑假,姜樂淙居然還來她們餐廳打工,時間比之前縮短一半。
聽着姜樂淙說起大學生活,她們感覺好像回到了大學。
姜樂淙的變化不大,跟她們的關系沒有變得疏遠,姜樂淙見識了更大的世界,認識了許多不同的人,還願意跟她們保持聯系,她們覺得難得。
到明天就開業三周年了,她們猜想姜樂淙這個暑假不會再來,大二的課業通常比大一要多。
趙辰瀾擦了額間的汗,翻出手機,發消息問姜樂淙回來了嗎。
發完消息就有五個遊客走進院子,陳昕遙放下手裡的掃把,進了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