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我思盈盈 > 第16章 端王

第16章 端王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其實,不獨獨是薛辭盈,任何人見到這一張臉,心中都會浮起“天妒紅顔”四個字。

誰不惋惜呢?

端王是世所罕見的美男子,亦是本朝百年難遇的将才,可京中消息靈敏的侯門世家,皆知他在與西梁一戰中,雖立下不世之功,卻被對方算計中了奇毒,因解毒過晚傷及五髒六腑,恐将來壽數無多。

張老太醫斟酌良久,寫下一個方子,以為端王固本培元,但若是說要嫁女,世家們且得考慮考慮,畢竟再怎樣的美男子,若是女兒因他守了寡那就不妙了。

是以對于端王的親事,席上衆夫人的态度不乏一種觀望的微妙,但閨閣少女,卻因他的風采折腰,如醉如癡。

太後和景佑帝自然是着急的。

據說端王對此倒是風輕雲淡,安慰二人:“生死有命,許是臣弟/兒臣所造殺孽過多,順其自然便可。”

又對太後道:“兒臣活一天,便盡一天孝道,若是兒臣去了......皇兄一向比兒臣妥貼,定會加倍孝順母後,有皇兄在,兒臣身後無虞。”

聽端王這樣說,太後自是悲痛不已,又自覺這些年對端王過于忽略,可生死之事,無人能掌控,便是天下至尊,亦無可奈何。

景佑帝亦因此對端王心懷愧疚,珍稀藥材如流水般送入王府,且特下旨意,允端王入宮可乘坐轎辇,除皇帝與太後之外,見其餘人等,端王均可不下辇,不跪拜。

隻不過端王素來恭謹,他接了聖旨,卻一如從前,并未因太後和皇帝的愧疚而恣意妄為。

京中亦有傳聞,端王的意中人,齊國公府陸家的嫡女陸缃早在戰事初起,便入大相國寺戴發修行,為心上人及一衆将士祈福。

李翊回京後,景佑帝原本想為二人賜婚,李翊婉言謝絕:“臣弟這般模樣,何必耽擱陸家姑娘?”

據說陸缃聽李翊如此說,立時要剃發皈依佛門。

陸夫人見女兒這般,先在太後面前哭了一場,請了太後的旨意,要帶走陸缃,不然便要自缢在大相國寺裡。

孝道之下,陸缃隻得改口,應了齊國公夫人歸家嫁人,卻道她曾在佛祖像前發願,祈福三年,如今年限未到,恐佛祖責罰,待得滿了三年,自會歸家雲雲。

陸夫人這才罷休。

啧啧,英雄美人,卻因命運飽受磨難而分離,聽着便是纏綿悱恻、感人肺腑的愛情故事,據說京中有以兩人之事改編的話本子,賺足了閨中女子的眼淚,亦有不知真假傳聞,道太後與景祐帝早已與陸家達成了默契,待陸缃歸家,便為兩人賜婚。

畢竟,世間人皆期盼,有情人終成眷屬。

薛辭盈沉思,不知端木先生如今萍蹤何處,若能找到他,或對端王的身體康複大有裨益。

端木先生不辭而别,薛老夫人一直引以為憾,不知他是否仍在江南一帶?

這幾日正要給祖母去信,還是要拜托三叔,請他再找尋一番。

端王是為國征戰才傷病一身,她雖是閨閣女子,卻亦深感欽佩,總該盡點綿薄之力。

.

歌舞換過一曲,精美的菜肴如流水般奉上,一個粉衣宮人端着托盤從薛辭盈身旁退下,卻被自己的裙裾所絆,身子不由自主向薛辭盈的方向歪倒。

眼見托盤亦是朝薛辭盈的方向傾斜,卻被一雙纖細素白的手穩穩托住,宮人也順勢站穩是,随即反應過來,臉色刷地一白,便要跪下謝罪。

托盤裡是剛剛換下來的杯碟,衆人心中皆清楚,宮宴這樣的場合,大菜都是事先做好的,雖好看,不過隻是微溫,是以大都是隻動動筷子做做樣子,也因此,撤下的食具很幹淨,便是不慎傾灑,也不會弄污貴人的衣裙,但淑妃生辰這樣的好日子,砸了碗碟,亦破壞了好兆頭,一頓罰必定逃不了。

四目相對的瞬間,粉衣宮人神色惶恐,眼中卻不見半分緊張,而是湊近了薛辭盈,聲音極低地道了句:“未時,文溯閣。”随後恭聲道謝:“多謝小姐。”

杯碟相撞的聲音,自然引來了席上他人的目光,而在旁人看來,宮人臉色發白,似要跪下請罪,卻被薛辭盈止住,見薛辭盈不以為忤,方才感激地行了個福禮告退。

這段小插曲并沒有引起過多的關注,隻是一個小小宮人的不慎,身為準太子妃的薛大小姐,自然有寬和的氣度。

宴席已過半,淑妃不勝酒力,擺駕回了永和宮,随着淑妃離開,氣氛便随意了許多,有人兩兩攀談,亦有人離席散酒更衣,便連薛宜馨,也和身旁剛剛認識的小姑娘咬起了耳朵。

薛辭盈叮囑了兩個妹妹幾句,也借着更衣的名頭,出了玉翠亭,來到一處修竹掩映的所在。

春日的午後,日光透過竹葉,疏疏落落灑在曾經的雕梁畫棟上,拂面的風,恬淡幹淨,恰如方才席上那道清澈動聽的音線。

一路走來,抄手遊廊上的綠漆已然半脫落,薛辭盈仰頭,檐下匾額上,端方嚴謹的燙金字體“澂心正性”依然熠熠生輝。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