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武則天新史:仕女長歌:唐朝的女人 > 第89章 褚遂良領尚書之首 李素節舉東宮之位

第89章 褚遂良領尚書之首 李素節舉東宮之位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可是眼看着吏部尚書的位置拱手他人,這句同意又實在是說不出口,這可是六尚之首的吏部尚書啊!本來借着東宮之争瓜分長孫無忌的機會大家都有機會,沒想到現在長孫無忌自己送出來了?并且候選人隻有一個理所應當的褚遂良,失算了。

最終朝堂上還是想起了稀稀拉拉的聲音,沒有人反對這件事,都是贊同的,這樣站在下首的褚遂良就成了李治上位後的第二任吏部尚書。

李治随即正式宣布此事,任命的聖旨随後補上,并且李治還特意安排褚遂良兼修國史,這也是褚遂良的老本職工作了,之前在内宮起居注館修内廷史,現在修國史。

褚遂良随着李治的任命走出來謝皇上聖恩,衆人都在用複雜的眼光看着他,現在褚遂良還站在下首位,但吏部尚書的官職一到,明天他的站位就可以往前移動很多了,畢竟吏部尚書是可以參知政事的,衆人之後的升遷降職都掌控在他的手中。

褚遂良這件事搞定之後,蕭瑀等人不再猶豫,都想借着現在的長孫無忌的退縮一鼓作氣對長孫無忌發動挑戰,也就順勢提出了一年前的約定,今天冊封東宮太子的位置。

蕭瑀道:“皇上,現今先帝國喪結束,根據各位大人一年前上書議定,太子的人選這件事也不容再做推延。”

朝堂上的衆人聽到這句話也都收起了剛剛無緣吏部尚書的失落感,已經丢掉了吏部尚書的位置,那現在就更加不能掉以輕心了,畢竟東宮的事才是今天的重中之重,褚遂良隻是一個意外,雖然是一個特别大的意外,但不能影響今天的主要目的。

房遺愛聞言也是馬上站出來道:“皇上,東宮乃國之根本,冊封太子就是眼下最重要的國事,臣等建議馬上開始這件事。”

二人說完以後,早就為此事做足了準備的其他人也開始紛紛附和。

李治對此也是點頭表示贊同朝臣們的話,點頭問道:“既然這樣,諸位朝臣對于此事可有什麼章程?可以說出來大家商讨一下。”

蕭瑀道:“皇上,臣以為,太子人選立嫡立長,首重身份,按照以往曆朝曆代的慣例,太子當是皇後娘娘所生的皇子。”

蕭瑀的話引得大家連連點頭,雖然演戲的成分比較大,因為慣例是慣例,并不代表沒有特例,不然那大家啥也别幹了,諸皇子也别搶什麼皇位了,直接給皇後的兒子就行了,另外,衆所周知,現在的皇後并沒有生皇子,所以這不是廢話嗎?皇後都沒有生皇子,怎麼按照慣例來?這不就是抛磚引玉嗎?就是為了方便說出下面的話。

果然蕭瑀馬上轉口道:“但是,眼下皇後娘娘并沒有誕下皇子,可是冊立太子之事也已經不能再遷延時日,所以臣等才鬥膽現在提出此事。”

蕭瑀又是一陣謙虛,畢竟勝局在握,吃相不用太難看,适當的表現一些風度和儀态就是大世家的格局,另外南蘭陵蕭氏曾經也是皇族,在前隋也是皇後本家,跟一般的世家在氣度上還是不一樣的。

李治問道:“那蕭愛卿心中可有合适的人選?”

蕭瑀道:“這...俗話說,内舉不避親,外舉不避仇,臣以為眼下皇後娘娘沒有皇子,那皇子的人選自然可以向下順延選擇,也就是貴妃娘娘所生皇子也可以承繼太子之位,可是現在鄭貴妃娘娘也沒有生下皇子,那麼也就需要繼續往下順延,那就是蕭淑妃娘娘,好在淑妃娘娘誕下了皇子李素節,也就是說李素節皇子就是太子最好的,也是唯一的選擇。”

李治道:“蕭愛卿所言有理,不過既然說到了蕭愛妃和廉兒,那就把她們也請到宣政大殿來吧,畢竟這件事跟他們也有關系。”

内侍監聞言馬上安排身邊的小監人去請淑妃娘娘,蕭未央也早就做好了準備,馬上抱着年僅四歲的愛子來到了朝堂上。

蕭未央過來的時候,馬上就有親近的大臣開始贊歎雍王殿下儀态不凡,有龍鳳之姿,是太子人選的最佳選擇。

蕭未央聽到這樣的贊賞也是馬上對大家颔首表達謝意,一時間朝堂上仿佛隻剩下了素節皇子可為太子的聲音。

年幼的李素節還不知道這是關乎自己命運的時刻,反而在自己母親的懷裡好奇的看着龐大的宣政殿和司隸在兩側的朝臣。

大部分人都會迎着李素節的目光送過來笑意,李素節見狀趕緊把頭埋在母親的肩頭,蕭未央見狀也是疼愛的摸着兒子的頭頂。

蕭未央向李治行禮道:“臣妾見過皇上。”然後向下躬身道:“見過各位大人。”

李治點頭道:“愛妃平身。”衆臣皆是齊聲道:“臣等見過淑妃娘娘。”

接着内侍監已經給蕭未央準備好了坐榻,蕭未央坐到了為自己準備好的地方,今天她也是一個戰士。

蕭未央看着坐在禦座上的皇帝李治,她今天的目的就是為自己的兒子搶到這個位子的可能性,太子是最接近這個位子的人,蕭未央的眼裡滿是對皇位的熱切。

李治接着道:“愛妃,今天把你請到大殿是因為衆臣想要推舉廉兒為太子人選,畢竟你是廉兒的娘親,所以朕就把你請過來,想要看看你對這件事的想法。”

蕭未央沉靜的道:“皇上,太子是國之大事,臣妾本不可多做置喙,但臣妾還是相信皇上和諸位大人的眼識的,臣妾認可任何結果。”

蕭未央的表現也是得體,雖然很想直說自己的兒子應該是太子,但還是維護了皇帝後宮和睦的顔面,即使她跟皇後不和也不能擺到群臣面前,這也是皇帝的體面。

看到李治的态度很多朝臣都開始踴躍的發表自己的看法,這都是支持李素節上位太子的一方,畢竟情勢已經明朗,皇上都已經把李素節請上了宣政殿,這不就是默認嗎?既然這樣那還等什麼?于是紛紛發言表示支持。

隻是有一方喧鬧,就有一方安靜,就在所有人都以為大局已定的時候,有一個聲音響了起來,還是先是一陣咳嗽聲,又是長孫無忌,所以長孫無忌有話要說?

衆人都不知道長孫無忌現在這種情況想說什麼話,但拘于長孫無忌的威勢大家還是安靜了下來,等着這位已經送出了吏部尚書權力的監國開口,難不成監國又要送出手中的其他權力了?那可真是大家喜聞樂見的結局。

隻見長孫無忌道:“皇上,老臣以為雍王殿下為太子或有不妥。”

有什麼不妥?大家都想問出這個問題,還沒有開口就有另一個聲音道:“啟奏皇上,臣也以為左相大人說的對,這樣議定雍王殿下為太子是有不妥之處。”

随着話音看過去,是一炷香之前才剛剛上位的吏部尚書褚遂良大人。

在大局已定的時候,意外如約而至,并且不隻是一個長孫無忌,還有一個褚遂良。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