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戚誡》?
好家夥,沒人能想到武皇後新官上任三把火的第三把火會燒到自己身上,武皇後這麼做算不算上位第一刀,先斬自家人?
要不說這個女人别具一格呢,别人得道雞犬升天,這個女人得道先自斬一刀,這麼一看她能從一個不起眼的宮女,沒有家族的支持,侍奉兩朝還能擊敗王皇後和蕭淑妃上位也不是沒有原因的。
也有大臣們在懷疑莫不是武皇後和自己的武家有仇不成?不然就算有《外戚誡》也隻是需要在封賞自家兄弟的官職上慎重一些,不至于直接扔到一些真的沒有一點實權的地方,這麼做未免有點過猶不及,這多少有一些刻意了。
如果李績夫人能聽到這些猜測一定會給出肯定的回答,因為她知道武皇後和武家真的是有仇的!這也是李家當年退親武順的表面原因之一,所以武皇後真的是在報複自家人?李績夫人詢問李績。
李績道:“非也,這或許是原因之一,但一定不是最重要的原因。”
夫人:“大人,難道這其中還有什麼深意不成?”
李績點頭道:“《外戚誡》,規訓外戚之誡,而所謂外戚,難道隻有武家是外戚嗎?”
夫人驚異道:“難道?”
李績道:“是啊,武皇後之武家是外戚,長孫皇後之長孫家何嘗不是外戚?所以武皇後的《外戚誡》難道隻是規訓武家嗎?”
夫人道:“《外戚誡》,皇上這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名義上是拿武家外戚做文章,實際上是做給有心人看?長孫監國?”
李績道:“我猜是這樣,皇上繼位以來一直受長孫無忌一衆人掣肘,所以極其厭惡外戚幹政,這也是皇上廢後的初衷,這一次正好借這個機會發《外戚誡》,有武皇後以身為餌,想要長孫無忌明白皇上的心意。”
夫人道:“所以還是皇相之争,廢後隻是這場争的開始?我還以為當初是因為王皇後謀害皇子引發的皇相之争,現在王皇後被廢,皇相之争該結束,沒想到隻是一個開始。”
李績搖頭道:“王皇後也隻是一個深陷其中的可憐人罷了,她即在皇上那裡得不到想要的東西,又擺脫不了長孫無忌的掌控,雖然我不知道什麼樣的内情促使她想要謀害皇子,最終導緻了長孫無忌對她的失控,但皇相之争的責任的确不在她的身上,她的失控隻是加速了這件事的發生,皇相之争是永遠都不可避免的事,因為皇上在那裡,長孫無忌也在那裡。”
夫人問道:“皇上此舉所謀深遠,大人覺得長孫監國是否會明白皇上的心意?”
李績歎氣道:“隻恐非不為也,是不能也。”
李績似是而非的一句話把夫人說了個迷糊,旋即她又想到了另一個問題,就是上次在廢後之事前來拜訪李績這個“世伯”的當時還是賢妃娘娘的武如意,夫人想到了當時武賢妃大氣磅礴,胸懷若谷的樣子,好奇道:“大人,你說這件事是皇上的意思,還是有人在皇上背後出謀劃策?”
李績道:“你是說...”說着李績看了看當時武賢妃來的時候坐過的位置。
夫人看着和自己心有靈犀的李績點頭道:“是,這件事是她知道皇上的心意,所以才投其所好,還是這本就是皇上暗中的指使?還是說整件事就是皇上和皇後表演給所有人的一唱一和?”
夫人這是忽然想到了自己的這個世侄女,因為上次拜訪的深刻印象,所以想要知道如意在《外戚誡》這件事情上發揮了什麼作用。
夫人三句話代表的就是三個境界,若是武皇後知道皇上想要抑制外戚,所以投其所好這是有眼力,懂得察言觀色,審時度勢,揣摩人心;如果這件事出自李治的暗中指使,武皇後隻是一個唯命是從的角色,那就是另一件事;還有就是如果這件事是武皇後的主意,是她跟李治唱的雙簧,那這個女人就實在厲害的有些出奇。
夫人不得不這麼想,能從先帝的才人一步一步,不依靠家族成為母儀天下的後宮之主,這哪是一個厲害說得?這種厲害的女人并不是沒有先例,秦時的芈太後,劉邦的呂太後,還有北齊的陸貞,多一個武皇後夫人也可以認同。
李績搖頭道:“未可知,未可知啊。”
所以誰又能知道武皇後上表《外戚誡》的真實含義是什麼?隻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但毫無疑問的是武皇後上位以後這樣“苛待”自己的兄弟們,這讓朝臣看到了武皇後大公無私,不會用人唯親的一面,這給新上位的武皇後迎來了一片贊譽。
不怕貨比貨,就怕人比人,在武皇後“自斬一刀”之後大家就看出來武皇後和王皇後的差别,這時候才有人發現武皇後的第三把火原來還是為了收買人心,但不管怎麼說,這是武皇後用自家人的付出換來的贊譽,她值得被稱贊,隻是不知道這種稱贊武家人接受不接受也是未可知。
武家兄弟聽到消息的時候當然不肯接受!
在賞賜官職的聖旨到了武家兄弟住處的時候,武家兄弟翹首以盼的是能夠承繼父親武士彟的國公之位,結果等來等去隻是自己升官的聖旨,他們跪在地上大半天,直到宮裡來的内侍都念完了聖旨都沒有任何關于承繼國公位的話,所以僅僅隻有幾個無足輕重的四品官職?
武士棱拉住念完聖旨準備離開的内侍笑着道:“内侍大人,聖旨中是不是還缺什麼東西沒寫上?莫不是皇上遺漏了?”
内侍一聽喝聲道:“放肆,你難道是在非議皇上嗎?如果不是看在皇後娘娘的顔面上,我現在就可以把你捉拿治罪!”
武士棱趕緊道:“内侍大人恕罪,是小人莽撞,小人隻是想詢問一下皇後娘娘的父親被追封周國公之位,子孫可以襲爵,隻是不知聖旨中為何沒有說明此事,所以故有此一問。”
現在正是武家春風得意的時候,武士棱可不敢攤上藐視皇上的罪責。
宣讀聖旨的内侍不知武家的内情,在他這個外人眼裡武家可是皇後娘娘的家族,他可不敢多怠慢,眼看武士棱道歉也就對他的失禮一帶而過,順帶着給武士棱解釋一下道:“皇後娘娘以身作則上表皇上《外戚誡》,表中有言,皇上用人當用賢,而不隻是關心朝官的出身,用人唯親,這樣周國公之位也就暫且擱置不議,對自家門蔭入仕者也要暫用以觀後效,這樣才能讓外臣們心悅誠服,皇後娘娘良苦用心,希望各位大人能夠體諒。”
原來如此,武家衆人因為身份低微,并不能接觸到朝堂的最新消息,所以隻知道《外戚誡》的存在,并不知其真正含義,現在好了,想等的周國公襲爵的事沒有等到,等到了内侍對這件事的解釋,原來是皇後娘娘“大義滅親”?所以就拿自家人殺雞儆了猴?
武士棱聞言一時間愣在了原地,就連内侍離開都不知道,周國公之位可謂是武家光宗耀祖的事,是武家幾輩人都做不到的事,現在在他武士棱的手裡實現,武士棱夢裡已經不知道幾次看見列祖列宗,現在就被武皇後拿自家人開刀了?須發皆白的武士棱險些一口氣上不來真的去見了自己的列祖列宗。
還是武惟良看自己的父親久久沒有反應趕緊拍醒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