霎時間韓瑗感覺到了自己失去了做官的意義,尤其是長孫無忌在這些事情上面的無動于衷,這更讓韓瑗感覺到心寒,既然請赦不了褚遂良,彈劾不了李義府,廢黜不了武皇後,倒不如不做這個官,所以韓瑗向李治請辭,他不想做官了,這是一位老臣的哀莫大于心死。
隻可惜沒有得到李治的應允。
現在的李治就像是和韓瑗完全站在了對立面,韓瑗想幹什麼李治統統不同意,比如請赦褚遂良,彈劾李義府,廢黜武皇後,現在又多了一項,韓瑗想要辭官李治也不同意。
李治就是想要用這樣的方式告訴群臣自己不再是以前那個懦弱的皇帝,不再是面團一樣被朝臣拿捏的皇帝,韓瑗就成了他用來殺雞儆猴的榜樣。
韓瑗并不孤單,如果說韓瑗是李治殺雞儆猴的榜樣,那在後宮王皇後和蕭淑妃就是武皇後殺雞儆猴的榜樣,和韓瑗稍稍的區别是武皇後對王皇後和蕭淑妃是真的殺,李治現在還不敢這樣對待韓瑗,朝臣和後妃還是不一樣的。
後宮中,眼下一片肅靜。
實際上在武皇後殺了王皇後和蕭淑妃之後後宮就陷入了一片寂靜當中。
後妃們震驚于武皇後的殺伐果斷,且不說王皇後二人代表的是德妃的顔面,就算是她們本身的身份,一個廢後,一個廢妃,武皇後敢殺了她們也吓壞了諸多妃嫔,因此後宮一時寂靜無聲。
但這時候也沒人想着去拜倒在武皇後的“淫威”下,而是坐山觀虎鬥的心态,她們知道武皇後這樣殺了王皇後二人,算是折了長孫德妃的顔面,德妃是一定不會視若無睹的,接下來要看德妃的還擊。
果不其然,後妃們馬上就聽到了家中傳來的秘密消息,說是武皇後殺王皇後二人的事惹怒了世家朝臣,現在大家要聯合起來逼宮皇上了,目的就是要廢黜武皇後,立德妃為後。
這件事就算德妃沒有明說,後宮的妃嫔們也知道這就是德妃娘娘對武皇後的回擊了,想要聯合世家沒有長孫家的面子誰能同意這麼做?所以後妃們一時間更不着急去拜見武皇後,現在是武皇後,沒準過幾天就不是了,自己現在去了那過幾天會不會太尴尬?拜錯山頭可是大忌。
再者說就算武皇後沒有被廢黜,那在朝堂上被問責也是不可避免的事,現在後宮的局勢已經是東皇後是武皇後和西皇後是長孫德妃齊名,如果武皇後的權勢再被打擊,那後宮以後就不再是東西皇後并駕齊驅的局勢,而是武皇後從此以後隻會是擺設,這都是後妃們的想法,并且是不約而同的想法,大家都是後妃,見風使舵是本能,甚至就連每三天一次的“見安”來的人也開始稀稀拉拉,就算來了也是心不在焉,武皇後對此無動于衷,仿若看不見一般。
對于“西皇後”德妃那裡,見安仿佛比武皇後這裡更像皇後娘娘“見安”,沒有後妃敢不去德妃那裡見安,這麼一看後宮東西皇後的明争暗鬥似乎已經分出勝負,隻待朝堂宣布結果。
隻有一人像是看不到局勢的險惡,徐婕妤,她還是照常到武皇後的處所走動,見安,這就讓她在後妃中尤為顯眼,後妃們在德妃那裡沒少說徐婕妤的壞話,一時間仿佛徐婕妤就成了武皇後和德妃暗鬥的第一個城門失火殃及池魚者,這讓她在德妃那裡沒少被排擠和嘲諷。
但就是在妃嫔們這樣笃定勝負已分的情況下,在後妃們聚集在德妃殿内等待好消息的時候,在她們等待和德妃娘娘一起與有榮焉的時候,消息傳來。
韓瑗大人以及衆多的朝臣站出來表示要罷黜武皇後,可是事情并沒有向預想中的發展,因為可以一錘定音的長孫監國卻沒有站出來,所以罷黜武皇後之事未果。
不但如此,皇上還為武皇後正名,說武皇後是奉旨行事,并且把長孫皇後的立政殿送給了武皇後,這樣武皇後就從蓬萊殿搬到了立政殿,所以這是對武皇後的獎賞?
這樣的結果震驚了聚集在德妃這裡的所有妃嫔,這不是她們想要的結果,她們是來恭喜德妃娘娘得償所願做皇後的,是來從龍之功的,可是結果怎麼會這樣?
妃嫔們不敢言語,隻敢偷偷地看着德妃陰晴不定的臉色。
德妃輸了,在和武皇後暗鬥的時候輸了。
這一次的暗鬥從德妃瞞天過海算計李治寬赦王皇後和蕭淑妃二人開始,這是德妃占着優勢,再到韓瑗彈劾李義府,聯合世家朝臣谏言廢黜武皇後,這每一步都是十拿九穩,可是結果怎麼就南轅北轍?
德妃不懂,讓她更不懂的是長孫無忌在這些事上面的選擇,長孫無忌是怎麼做到“巋然不動”的?難道長孫無忌不該是最支持自己的人嗎?畢竟自己姓長孫,可現實是最該支持自己的人偏偏做了縮頭烏龜,這才導緻德妃輸的一敗塗地,這是比輸的結果更讓德妃感到羞恥的事情。
在後宮衆妃嫔眼裡長孫德妃就是長孫無忌的代表,可是在這麼重要的事情上長孫無忌卻不站出來支持德妃,所以德妃并不能完全代表長孫無忌?如果是這樣的話德妃在後妃中的威嚴無疑會受到影響,一些後妃看着德妃的目光已經開始變得玩味,她們受夠了德妃的作威作福。
德妃似是感受到了這些玩味的目光,也似是心中有憤怒難以發洩,于是怒喝道:“都滾,你們都給我滾!”
聚集在這裡的後妃有幸災樂禍的,有悻悻的,有若有所思的開始離開,隻留下了狂怒的德妃。
這時候德妃心中升起了對長孫無忌的恨,算計李治寬赦王皇後和蕭淑妃是她的計謀,長孫無忌和韓瑗看到這樣想要借東風請赦褚遂良,這件事為什麼不告訴自己?也正是因為這件事才讓武皇後抓住機會,把王皇後被赦的事和韓瑗請赦褚遂良的事聯系在了一起,最終導緻自己功虧一篑,可是長孫無忌和韓瑗惹出了事端怎麼到最後長孫無忌就開始事不關己?
還有一點就是德妃感受到了一些絕望,她進宮最大的依仗就是長孫無忌,這是她進宮之前就注定的事,德妃也一直是依靠長孫無忌的威嚴在後宮行事,所以德妃可以不把當年的王皇後放在眼裡,因為她是要做皇後的女人;她可以不把武皇後放在眼裡,即使武皇後是擊敗了王皇後做的皇後娘娘,德妃依舊有信心自己會擊敗武皇後,就像武皇後擊敗王皇後一樣,然後坐上皇後之位。
可是現在眼前的事實卻告訴德妃長孫無忌不一定靠得住,那要這樣的話德妃還應該依靠什麼?
這才是德妃狂怒的根本原因,不隻是怒,還有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