驕傲的人不會束手就擒,棄子認輸。
武皇後是這樣的人,所以她在長孫德妃陰謀算計李治寬赦王皇後和蕭淑妃的時候即使失了先手,也會等待時機;王皇後和蕭淑妃是這樣的人,所以她們即使身入囹圄也不會放過卷土重來的機會,長孫德妃也是這樣的人,哪怕現在她被武皇後反戈一擊,這也隻是這一步的勝負而已,德妃還有下一局,乾坤未定,勝負未知。
但眼下有一件事德妃還需要面對,那就是長孫無忌“不該沉默時的沉默”,這不止讓隴西世族對長孫無忌很失望,長孫德妃對他更是絕望,德妃不明白長孫無忌的心思,但她也不敢再把自己的身家都“托付”在長孫無忌的身上。
長孫無忌是大唐的監國,是李治的舅舅,也是長孫氏的話事人,但這并不代表長孫無忌就能代表所有長孫氏人的想法,長孫氏是一個大家族,做不到整個家族一條心:長孫氏得勢久矣,話說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長孫家誰也不會有人甘心看着自己的權勢被人奪走,權勢是如此讓人着迷,沒人願意放開手中的權勢,哪怕這個奪權的人是皇帝。
而長孫德妃雖然出身長孫氏,但實際上她不是出身長孫無忌的直系,這種分别在之前沒人會在意,在外人看來長孫德妃就是代表長孫無忌,但現在德妃認為長孫無忌已經不可靠,她需要穩定自己權力的根基,所以她想到了長孫家的另外一個人,跟她關系更加密切的一個人,自己的親祖父,工部尚書長孫祥。
長孫祥是長孫無忌的堂兄弟,長孫德妃也是出自他這一脈,現在德妃遇到了麻煩,既然長孫無忌靠不住,她就想到了長孫祥。
于是德妃馬上修書一封,隻是以前是寫信給長孫無忌,現在是寫給長孫祥,這是後話。
而整個後宮的動态也的确如德妃的預料,後妃們都是一群善于見風使舵的人,在武皇後殺了王皇後和蕭淑妃殺雞儆猴之後,很多妃嫔都認識到了“皇後娘娘”的厲害,現在誰都不想再做這個出頭鳥,于是武皇後處每隔三天的“見安”又得以正常的進行,甚至盛況更勝以往,後妃們見到武皇後态度也更是恭敬,武皇後這時候才更有了一些皇後娘娘的氣勢,尤其是這些事都是在她的新寝宮立政殿進行的,立政殿的由來後妃們自然知道,所以這就是武皇後初步坐穩皇後之位的表現。
“見安”就相當于李治的朝會,也是妃嫔們對武皇後的觐見。
武皇後看着下面恭敬的妃嫔們,可笑的,前倨後恭的妃嫔們,心中雖有冷笑,但态度更加和藹,一群烏合之衆,慣于見風使舵,畏威而不畏德,跟她們置氣是作踐自己的身份,有自己殺王皇後和蕭淑妃之威,這些人都識相的很。
反觀“西皇後”長孫德妃那裡的“見安”則恰好相反,雖然衆妃還不能完全把握德妃和長孫無忌之間到底有什麼分歧,但長孫無忌沒有站出來表示支持廢黜武皇後,扶持德妃上位是事實,即使後妃們對于德妃的态度還像以往一樣“恭敬”,但其中有幾分虛僞,有幾分做作,這是德妃能夠感受到的變化,尤其是對比後妃們在武皇後那裡煥然一新的變化,德妃更能感受到後妃們對自己的敷衍了事,這其中是否有德妃的敏感也是未可知,但武皇後逐漸在掌控後宮也是不争的事實,而随着武皇後日益掌控就代表德妃的機會隻會越來越少,所以德妃很是心急。
德妃越想越不解氣,于是想到了之前在自己這裡因為“攀附”武皇後被排擠的徐婕妤,當時有傳言說是武皇後被韓瑗彈劾廢黜,後妃們笃信自己會上位,都“抛棄”了武皇後,來自己這裡獻殷勤,隻有徐婕妤還是像往常一樣對待武皇後,這讓衆後妃臉上難堪,徐婕妤就成了她們排擠的對象,聽說現在因為情勢逆轉,武皇後那裡不再是門可羅雀,而是門庭若市,那些當初排擠徐婕妤的後妃反而求着徐婕妤在皇後娘娘面前替自己美言幾句,一時竟成了立政殿的紅人,可謂是春風得意。
這德妃自然不能忍,之前她沒有懲治徐婕妤是因為她不想被那些包藏禍心的妃嫔挑撥離間利用,也是不屑于因此顯得她心胸狹隘,但現在徐婕妤反而成了立政殿的紅人,德妃就不得不給她潑一潑冷水,讓徐婕妤冷靜一下,讓那些趨炎附勢,見風使舵的妃嫔清醒一下。
殺雞儆猴這個計策武皇後會她德妃不見得不會,武皇後能殺王皇後和蕭淑妃,自己還學不會拿徐婕妤出氣嗎?這樣不止打铩了武皇後的銳氣,還能給那些見風使舵的後妃們一個警示,于是德妃想要給徐婕妤一個下馬威。
在下一次西皇後處見安的時候,徐婕妤不再被允許進入到長孫德妃的寝殿,而是在門口就被德妃的侍婢攔了下來。
徐婕妤不解,但是侍婢說是奉命傳德妃娘娘的口谕,說讓徐婕妤跪在宮門口等候。
徐婕妤明白德妃為什麼讓自己這麼做,但她不傻,她猜到這是因為自己跟武皇後走得近了惹的德妃不高興,可能要拿自己開刀了?
隻是徐婕妤明白歸明白,跪還是要跪的,以她和德妃地位上的差别,德妃讓她怎麼做她隻能怎麼做,畢竟她隻是一位小小的三品婕妤,長孫德妃可是一品的德妃娘娘,這是品階上的差距,還有就是德妃的出身長孫氏,是就連武皇後都無可奈何的後宮“西皇後”,真正的高門大戶,自己隻是小門小戶的徐氏,還是因為自己姐姐徐慧的原因才被賞賜的自己進宮做了徐婕妤,她對于德妃的命令是萬萬不敢違抗的。
所以來德妃這裡見安的後妃們就看到奇怪的一幕:武皇後面前的紅人,徐婕妤跪在了德妃的宮門外,大家也明白德妃的心思,還是殺雞儆猴,和武皇後的做法如出一轍。
有了這一幕此前對德妃還有一些小心思的妃嫔們馬上開始稍安勿躁,不說其他的,就是現在陪着徐婕妤跪在那裡這種事也沒人想要體驗,還有就是大家正好借着這個機會看看武皇後對徐婕妤跪在這裡會怎麼做,也好确定一下德妃是否真的還跟以前一樣被長孫家庇護,還是真的已經開始失勢,德妃拿徐婕妤殺雞儆猴無疑是一個機會。
徐婕妤被德妃懲罰跪在宮門口的事很快就傳到了武皇後的耳中,武皇後知道德妃再向自己宣戰,也是示威,也是對自己殺王皇後和蕭淑妃的回擊。
武母楊氏和武順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也是看着武皇後,她們想知道武皇後會怎麼應對這件事,再有就是因為徐婕妤經常過來的原因,和楊氏、武順也是熟悉了起來,二人這時候都想武皇後去幫一幫徐婕妤。
可是這件事應該怎麼才能幫到徐婕妤?
武皇後道:要不自己“求”到德妃面前,這就是求情,就是對德妃認輸,服軟,就會在德妃面前低一頭,武皇後之前做的事都會白費,包括殺人誅心王皇後二人。
要不就是自己直接帶走徐婕妤,她是皇後可以這麼做,那這就是和德妃直接撕破臉,而現在武皇後略微占了二人暗鬥的上風,還不想和德妃正面對峙,和德妃正面撕破臉就是和長孫無忌撕破臉,長孫無忌依舊是監國,依舊權傾朝野,武皇後還沒有正面應對德妃的實力,所以她也不能這麼做,這就是兩難之事。
但就算是武皇後什麼也不做徐婕妤跪在德妃門前的事對她依舊是一種挑釁,衆人皆知徐婕妤是武皇後眼前的紅人,結果徐婕妤跪在德妃的門前武皇後卻無動于衷?俗話說打狗還要看主人,德妃這樣明目張膽的在大庭廣衆之下懲治徐婕妤,這對武皇後的顔面無疑也是一種打擊。
所以這件事不管武皇後做不做,怎麼做都是一種得不償失的事,管則失了顔面,不管則丢了人心,由此可見德妃的眼光相當毒辣,出手相當狠辣,密計王皇後和蕭淑妃被李治寬赦也是這樣出其不意攻其不備,這就是宮鬥的基本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