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将軍率領衆将士再次叩謝皇恩,随後起身道:“今日乃上元佳節,本将軍略備薄酒,請李公公和衆位将士同飲。”言罷,他命人取來美酒佳肴,與衆人共慶佳節。
是夜,西南大營内歡聲笑語不斷,将士們推杯換盞,觥籌交錯。
趙将軍更是豪情滿懷,頻頻舉杯向李公公和衆将士敬酒。
酒過數巡後,他命人點燃早已準備好的煙花爆竹,霎時間,營地上空火樹銀花不夜天,一派和平安甯的景象。
夜色深沉,趙将軍在妥善安頓好李公公後,特意召來了顧正。
二人于燈火闌珊處相對而坐,趙将軍沉聲問道:“阿正,你如何看待陛下和太子此次的舉措?”
顧正微一沉吟,回答道:“前些日子陛下已命三殿下接管兵部。兵部掌握着武官任免大權,太子心中定會有所不安,此次向陛下請旨犒賞三軍,既能在軍中樹立恩義,收攏人心,又能在陛下面前展現其仁義之姿,實乃一舉兩得之策。”
趙将軍聽後颔首贊許,“你分析的甚是有理。朝中的派系之争我們遠在西南邊陲,确實無暇顧及,也不應過多插手。我們的職責就是守護好這片疆土,其他的見招拆招、随機應變就好。”
“是,将軍!”顧正恭敬地應道。
趙将軍話鋒一轉,“不過,京中之事也不能全然不顧。我不擅長權謀之術,你需多花些心思留意京城動向。我們雖無意卷入朝廷黨派紛争,但也要提防被人無端陷害,萬不可重蹈顧家軍的覆轍!”
顧正聞言心中一動,忍不住問道:“将軍莫非認為顧家軍一案是受朝廷紛争累及嗎?”
趙将軍長歎一聲,“我與顧将軍雖交往不多,但也看得出他是位忠君愛國的守邊大将,斷不會做出通敵叛國、陷百姓于水火之中的事情。隻可惜聖意難測、雷霆震怒之下我也未能替顧将軍奔走呼号一二,每每思及此事都甚感慚愧。”
顧正正欲開口詢問更多關于顧家軍的事情時,卻被趙将軍打斷了,“唉,瞧着我與你投緣,竟然說了這些胡話。如今滿朝文武對顧家軍都諱莫如深、避而不談,你聽過便算了,切不可再對外人提起。否則我也怕保不住你。”
言辭懇切、字字句句都流露出對顧正的關心與庇護之意。
顧正沒想到在這偏遠的西南邊陲竟然還能遇到一位對顧家軍深信不疑、念念不忘之人,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暖流,“多謝将軍提醒!請将軍放心,我定會謹記教誨、絕不會讓悲劇重演!”
顧正回到房中,思緒萬千。他一直想找機會接近太子殿下,如今倒是個好機會。于是他喚來徐先生,低聲吩咐道:“李公公乃是太子殿下的近侍,你且将之前尋得的西南夜明珠贈與他,該如何說辭,你應該明白。”
顧正在西南軍中紮穩腳跟以後,便尋了個油頭,重新讓徐先生回到自己身邊。
徐先生領命離去,帶着那顆價值連城的夜明珠來到了李公公的房外。
他輕輕叩門,待得李公公應聲後,才推門而入,躬身行禮道:“見過公公。我乃右将軍顧正的軍師,敝姓徐。今日受将軍所托,特來感謝公公的照拂之恩。”
李公公瞥了一眼徐先生手中的錦盒,心中已然明了七八分。
他不動聲色地笑道:“哦?顧将軍太客氣了。咱家隻是盡忠職守,何來照拂之說?”
徐先生心中暗罵老狐狸,面上卻不敢表露分毫。他恭恭敬敬地将錦盒呈上,說道:“太子殿下日理萬機,仍不忘邊疆将士的艱辛。我們将軍對太子殿下的恩典感激涕零,特命我将這西南彜族的聖物——夜明珠獻給殿下。願殿下如此珠般璀璨奪目,為我們将軍指明前路。”
李公公聞言,他接過錦盒,打開一看,隻見那顆夜明珠碩大無比,光芒四射,的确是個稀世珍寶,但神色有些不為所動,“顧将軍有心了,咱家定會把将軍的忠心轉告給太子殿下。”
徐先生見狀,又從懷中掏出提前備好的名家字畫,雙手呈上道:“公公照顧太子殿下勞苦功高,聽說公公極擅書法繪畫,我們将軍特地尋了這名家作品來孝敬公公。望公公笑納。”
李公公一看那字畫,頓時眼睛一亮,卸下了前面的冷淡,眼中閃過一絲貪婪之色。他雖是個閹人,但卻極愛附庸風雅。這名家字畫對他來說無疑是最好的禮物。他滿意地點點頭笑道:“好說好說。顧将軍果然是個懂事之人。來日咱家定會在太子殿下面前多為将軍美言幾句。”
處理好這一切後,徐先生重新回到顧正的房中複命。
他将事情的經過一五一十地禀報給顧正後,忍不住感慨道:“真是個貪婪的老狐狸!太子殿下有這樣的奴才在身邊也難怪會嚣張跋扈!”
顧正聞言卻隻是淡淡一笑,“無妨,貪婪之人最易掌控。如今我們剛好可以利用他的貪婪去接近太子這艘大船。”
他頓了頓又繼續說道:“當年顧家軍失勢後,三殿下母族孫氏接管了西北軍,太子對此多有不滿。我們如今正好可以找機會打壓下西北軍在朝中的威望,肯定正合太子心意。日後我等獲得太子信任,便能找到機會調查當年那封舉報信,還顧家軍清白!”
軍營的夜晚總是格外寂靜,隻有偶爾傳來的蟲鳴和風聲打破這份甯靜。無數個這樣的夜晚,顧正總會獨自一人站在營帳外,擡頭仰望星空,總覺得看着同一片天,仿佛林霜就在身邊。總會幻想着林霜此刻在做什麼,這些想象,讓他心中湧起一股暖流,這些年顧正也一直派人留意着林霜的動向,看着關于林霜的消息,有時會心一笑,有時眉頭緊鎖,或許隻有這些隻言片語,才是他寂寥軍營生活中唯一的顔色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