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沁是位極其負責任的老師。進入高三後,擔心高壓之下他們會有情緒問題,每兩周的班會課上,會讓他們寫下近期的感受,一個詞,一段話都可以,想借機查看他們的狀态。
十二月中旬那次,徐澄月寫下的是生命力。
比起前兩年,盡管沉默許多,但每個人都在用力生長。
“面對疊成千張(豆腐皮)厚的試卷,大家不再是抱怨,而是脫口一句‘這是哪個學校的模拟卷,比我們的難嗎,有實驗中學的嗎’,很難想象,以前多一頁練習冊都要讨價還價的人,現在居然主動要練習卷,但又是情理之中。高考好像讓我們變成一隻永遠也吃不飽的饕餮,拖着笨重的身體,卻擁有比極晝極夜還亮的眼睛,四處尋找食物。”
“偶爾也覺得無奈,身體被學習主導,情緒由考試操控,其他時候心如止水,隻有成績和排名出來時,才會切切實實感覺是‘我’在經曆這些事,像一壺沸騰過放涼又接着沸騰的白水。非常糟糕的體驗,這不是我希望的最後一年,所以有時我會停下來,去看見,去感受。”
“我看見老師們為出一張卷子,辦公室一坐一天,蓬頭垢面也不在乎,到點上課了,眼鏡擦一擦,夾着書端着保溫杯就過來,有時會因為我們在一道傻瓜題上栽跟頭而捶胸頓足,會着急劈頭蓋臉罵我們一頓,也會硬擠出點時間,用他們過去的經曆來安撫我們。看見成績不理想的同學,躲在窗簾後哭,怕其他同學發現,不敢用紙巾,隻能悄悄把眼淚抹到窗簾上,然後繼續埋頭到書堆裡。我想,等高考結束,窗簾上的眼淚,會灌溉出一朵花來。看見同學們像戰場上互相扶持的戰友,即使自己分身乏術,也願意為戰友排憂解難,扛不動,拖也要将人拖向終點。”
“這樣看來,這杯白水也并非那麼寡淡嘛,有些人會偷偷往裡面加‘調料’。晚上十點,操場的風聲有一丈厚,我們邊跑邊背書,跑累了往草地上一躺,身體挨着身體,呵着白氣,還不忘提問‘蓋将自其變者而觀之’的下一句是什麼,一篇背完,就開始瞎聊,我們的聲音薄成一張紙,但開心有風那樣厚,比山楂球還甜。傍晚小測,聽見樓下有人在喊‘今天晚霞好美’,大家會齊刷刷停筆,拿讀題幹的幾十秒去觀賞晚霞,動作比做操還整齊。有時周末會回去看阿爺阿嬷,太陽很好,我們在天井裡學習,學累了看到太陽下的牆,像烤好的番薯皮,于是,那個下午的幸福,是滿手黑和香噴噴的烤番薯,當然,還有做完的卷子和練習。”
“這些事以前其實也做過很多,但或許是在争分奪秒中擠壓出的片刻放松,所以格外珍貴,也格外難忘。”
一張紙寫到底,徐澄月才發現自己從一個詞擴寫成一段話,現在變成一篇小作文。她看看其他同學,都已經擱一邊在刷題了,她聳聳肩,繼續收完尾,她倒不在意多用這二十分鐘。
再通讀一遍,她被自己寫的食物饞到,咽着口水細數:“千張,山楂球,烤番薯,再有一份紅糖豆花就好了,好想吃啊!”
嶽清卓聽見她的嘀咕,連忙把自己最後一塊巧克力撕給她,生怕她一餓之下把試卷當食物吃了。
第二天上學,徐澄月看見這幾樣食物擺在課桌上,包得嚴嚴實實,包裝盒悶出一層薄薄的水霧。
“喲這誰買的,你昨天說想吃,今天就有了?”嶽清卓看見自己那份,恍然大悟:“是我弟吧,難怪今天那麼早出門,知道孝順姐姐了,孺子可教。”
徐澄月轉身,望過去,他睡得四仰八叉,灰色羽絨服把整個人裹進去,隻留出兩隻凍紅的手,搭在課桌邊。貓随貓爸,這回知道烤鴿睡姿的源頭了。她偷偷拿手機拍下,把暖手袋灌滿熱水,過去輕拍他,發出指令,“手握住”。他換一邊胳膊枕,握住暖手袋。
過了幾天,交上去的“感受”發下來,溫沁照舊一一回複。
徐澄月發現,同學們都不約而同停下來,捧着紙認真讀,期待中藏着迫切。
她寫得太長,溫沁的回複寫在反面:
澄月,很高興收到你這麼認真的分享。我很喜歡你這次記錄的詞,也很喜歡你觀察到的一事一物,字裡行間,我感受到屬于“徐澄月”的生命力。
這是段讓人心疼又十分敬佩的經曆,也是每個人都不能跳過的經曆。有人覺得像一杯白水,有人嘗到酸甜苦辣。在這個時候願意停下來去感受,我想你一定是個内心強大、堅定,非常相信自己的人。高三确實很重要,但如果可以,我希望你們的高三,不止有書本和試卷。
我在努力實現,也非常歡迎你來加入。
徐澄月看了兩遍,才夾到練習冊裡。觀察會周圍,發現好幾個同學紅了眼圈,頓時明白,大家不僅像期待看到作文評語那樣期待溫沁的回信,更希望某些不能外露或不可訴說的心思,得到認可。
高考,真是磨人,但也會佩服,努力走過高考的自己吧。
隻是有點可惜,他們幾人中,俞麒沒能擁有這段經曆。
他拿了物競國賽金牌後,就去了國家集訓隊,保送是闆上釘釘的事。雖然不用經曆這一年,但競賽的苦不必高考少,好歹他們是一大群人并肩作戰,他孤身奮戰,還一個人走到最頂端,現在又在陌生的城市繼續。徐澄月想,他性子本來就冷,在集訓那種隻有冰冷數字沒有什麼人情的地方,回來不會變成一個隻會刷題的做題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