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涼州借糧
姜航自與禁軍分開後,便馬不停蹄的趕到了涼州。
涼州,西平府。
西平府是涼州最繁華的城。近年來涼州百姓過得安穩,繁華比之京都也不遑多讓。
進了西平府,姜航切身感受了一番,街上販夫走卒,人人臉上都堆滿了笑容,小兒也是三五成群嬉戲打鬧,大娘子小媳婦的也都出來街上溜達,好不惬意。
之前每次遊曆的時候,姜航都有意無意地繞開涼州,就算到了涼州也不曾進西平府。
百姓安穩,歸功于地方官員,而涼州乃西平郡王的封地,也就是現任涼州刺史,羅令寬。
羅令寬是先帝親封的郡王,唯一一個有封地的郡王。如今年過古稀,還要治理這偌大一個涼州,也真是難為他了。
姜航想到他這個鮮少見面的外祖,真是又敬佩,又心疼。
在街道走了一會,這炎炎夏日的日頭,刺的眼睛都要睜不開了,看來這西平府的繁華一點假都沒有參,這天氣街上行人絡繹不絕,這需要很大的勇氣。
擡手遮住眼前的日光,旁邊一小販看見,便吆喝道:“這位公子,買把扇子吧!既能扇風,還能遮陽,一舉兩得啊!公子?”
姜航見他如此熱情,擺擺手說不用了。
小販:“诶?你看,這折扇上邊可是有我們刺史大人的墨寶哦!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公子瞧瞧!”
小販不死心的繼續推銷。
姜航瞥了一眼,一看便知道是诓人的。笑而不語,因為他此時正想找個人問問路,隻不過這個小販沒做成買賣,姜航也不好意思開口。
姜航确實不善與生人打交道,以前出門有乘風和陳墨柒兩位無知無畏的少年打前陣,這些事自是都不必他操心。
姜航隻得循序漸進問道:“刺史大人?可是羅使君?”
小販:“對對對!公子是外地來的吧?那不買我們使君的墨寶回去當紀念都白來了一趟西平府啊!”
姜航躲到了小販搭的棚裡,外面實在太曬了。
交談了兩句,覺得好像與人交際也不是很難,他笑道:“那給我來一把。”
小販指着後面展開的一排扇子道:“您要哪一幅?”
“就它吧!”姜航看了看,指着其中一把。
小販過去取了下來道:“安康喜樂!公子眼光真好,這副字最好。給!十文錢。”
姜航接過扇子,字寫的不錯,不是羅使君的親筆大概也仿了個十之八九。
他打趣道:“十文?莫不是假的?”
小販一聽,闆起臉道:“公子,可不興亂說。我這小本生意,童叟無欺!你要是嫌便宜,給十兩我也沒意見。”
姜航笑着掏出一兩銀子給小販,問道:“小哥莫生氣,我開個玩笑。”
小販見他願意出錢,臉上笑容恢複了,準備給他找點零。
姜航道:“小哥不用找零,勞煩問一下,你們使君家怎麼走?”
小販一聽,緊張道:“不是吧?為了十文錢,你還真想去驗真僞啊?”
姜航扶額,解釋道:“誤會!我是真的有事想找羅使君。”
小販一臉不相信。
姜航:“我保證,無論墨寶真假!離開此攤後,都與小哥無關,絕不找麻煩。”
小販聽到他這麼說才信了他真的隻是問路,道:“前邊一直往北,然後有個路口,往西拐,走百來步便能看見一座石闆橋,過了橋便到我們使君的家,羅宅。”
“羅宅?”姜航很驚訝他為什麼不住府衙?随後便也理解了,他道謝:“多謝小哥!”
展開扇子,遮住日頭,往羅宅走去。
過了橋,往來的人逐漸減少,小河邊一排垂柳看上去很是涼快。
來到門房,門童進去通報,他便站在門口等着,順便欣賞一下這夏日炎炎中的一縷清風。
羅宅,羅令寬老當益壯,在院裡練拳腳,光着膀子,滿頭大汗。
管家易從來報:“使君,使君!”
見他形色匆匆,又連喊兩遍使君,羅令寬從沒見老易這般着急過,他停下動作擦了擦汗,問:“怎麼啦?老易?有人偷襲西平府?”
易從急道:“不是!使君,是……是小公子,小公子登門了。”
“誰?”羅令寬一時沒想起來他說的小公子是誰。
易從幫他回憶:“就是咱們家的小少爺啊!就是小姐的兒子!”
羅令寬一想起來便往外跑,易從在後喊道:“使君,衣服!穿好衣服才好見客。”
易從拿着衣服追到了影壁後,羅令寬光着膀子躲在影壁後偷偷往大門那裡瞄。
易從從他家使君的角度看去,隻見姜航背對着大門,在欣賞風景,所以他家使君看不到。
易從:“使君,我這就請小公子進來!”
羅令寬一把拉住易從:“别急!我先看看我這外孫長什麼樣?我跟你說啊,上次見他才……才這麼點高。如今竟出落的如此俊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