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歡之所以不再萎靡消極,一方面是發現其實自己如果消極,愛自己的人反而會擔心。另一方面也是發現即使自己不能再真正地快樂,那自己也完全可以幫助别人快樂。
她的酒樓招的夥計,廚娘,跑堂,大多都很快樂,因為能吃飽穿暖,手有餘錢。
如果她的生意越來越好,越做越大,那麼就會有更多的人得到庇護。
江清宴覺得承歡變了,可是承歡始終是承歡,他放在心上那麼多年的人,怎麼可能說放棄就放棄呢?而且他也一次次的努力說服自己,不對的人是他自己,為什麼要求承歡一成不變呢?明明自己也變了這麼多。
想清楚這點後,他便還是像之前一樣和承歡相處,隻是這次他發現承歡的身邊多了一個男人。
他原本心裡是有些不痛快的,在聽承歡說那個男人毀容之後,他反而覺得挺好的,說到底其實他一直也不放心承歡身邊沒有武力高強的人護該着。
承歡自從想通之後,一直都很忙。忙起來時間總是過得特别快,一轉眼就到了除夕之夜。
除夕之夜會發生的大事,她再忙也還是記得,前兩世的太子,各有各的死法。但總是死在除夕之夜。
承歡都覺得有些納悶,她其實沒有見過太子,但是無端覺得這人也有些可憐。
因為命運哪怕再虧待她,但還是給了她一些轉圜。可是太子這個人卻每一次都死在那個日子,真真是可憐。
不過她可憐太子也是五十步笑百步,太子應該是第二年除夕才會薨,她連忙搖搖頭不再想這事。江清宴說王府冷清便也和她一起來過年,承歡算了算今年賺的錢,給府中的上下都略微打賞了些。想到江清宴這個人也為她操心不少,便分了他一份。
江清宴有些吃驚,不解的問她是什麼意思?
承歡說是給他的過年利是,他才接了。
既然是節慶,當然免不了放煙花。陳歡看着天空中的煙火,那麼美麗,又那麼短暫。那麼短暫,卻那麼美麗他想,或許世事終究不能兩全吧。
年過了不久,邊關就傳來了好消息,說是敵國決定停止戰事,派公主來和親。
承歡有些驚訝,這件事情是前兩世從來沒有發生過的。
這一世的變化實在是太多了些,太突然了些,兩國交戰曠日持久,如果能通過這次鳴金收兵,求得和平。父兄也能回來團聚,共享天倫,承歡倒是覺得不錯。
她本來以為應該是公主嫁給皇上,卻沒想到,那敵國的公主才十幾歲,肯定不願意嫁一個跟她爹一樣年齡的男人,說是要嫁給皇帝的兒子,而且必須是做正妻。
因為這事,原本早就被遺忘的江清宴一下子被推到了風口浪尖。
太子和二皇子早已娶妻,而且即使沒有娶妻,皇後和二皇子的娘親貴妃娘娘也應該是不願意這一國公主做他們兒子的正妻的。
承歡知道二皇子一直有奪位之心,若是娶了這異國公主,就幾乎喪失了當權的可能。畢竟是敵國公主,是不被皇室的正統血脈接納的。
江清宴被叫進了宮。
承歡原本想着這件事對她來說也算是一件好事。先皇重文輕武,導緻武将青黃不接,皇上當初就是為了擡舉和收攏蘇家才定下了她和江清宴的娃娃親,皇帝金口玉言,常人不敢違背,但是自己卻可以廢棄。如今這樣的局勢,江清宴娶這異國公主幾乎是闆上釘釘的事情了,那皇上就隻能廢除她和江清宴的婚約。
承歡雖然明白了上一世不是江清宴害了蘇家,但是也明白了蘇家哪怕搭上了江清宴也一樣毫無轉機,而上一世自己在他身邊,竟然被人下了毒,她對此還是有所芥蒂,所以能趁着這次機會解除婚約,對她而言也是好事。
不過宮裡很快傳出了江清宴和皇上争執不休的消息,承歡這下反而擔心害怕他過于固執反而牽連蘇家,讓皇帝對蘇家有所忌憚了。
終究胳膊是擰不過大腿的,皇帝很快給江清宴授了實職,宣布了異國公主和江清宴的婚訊。
至于承歡所期盼的皇上廢除她和江清宴婚約的聖旨卻毫無音訊。
江清宴出宮後也一直沒來找她,她心裡開始隐隐有些不安。
不過即使不安也沒辦法,他隻不過是一介女眷,父兄尚未回來,也沒辦法到皇上跟前問到底是何情況。
那異國公主很快就到了京城,儀式隆重而盛大。
承歡覺得有些恍惚,事情的進展快得不可思議,甚至比上一世她被冊封還要快。
和親之後,兩國便定了盟約,偃旗息鼓,父親和兄長一起回了京城。
蘇承志一聽皇帝居然沒有下廢除婚約的聖旨,嚷嚷着上朝的時候他要問個清楚。蘇父反而是一言不發,琢磨着皇帝的心思。
最終,蘇父還是制止了蘇承志想在朝堂上問個清楚的想法,下朝之後進宮面聖了。
承歡不知道他們談的什麼,反正那天下午談了很久,到晚飯的時候,蘇父才回來。
吃晚飯的時候,蘇承志好奇地問結果。蘇父依然一言不發,反而把蘇承志訓斥了一通。
晚飯後,蘇父就把承歡叫了去。
雖然爹爹在邊關已經很多年,但是之前從來沒有這麼嚴肅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