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禦刀法[東晉] > 第73章 第 101-102 章

第73章 第 101-102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在兩人說完自己要呈上的一飲一食後就分别去準備了。

祝公子本人其實沒什麼事,隻是在那裡監督整道菜肴的制作,順便和那些對工序好奇的公子們講解一下這道菜的制作步驟。

那二十隻乳豬都是由祝公子家食肆裡的仆人們幫着在準備。屠夫們手腳利落地迅速将乳豬宰殺、清洗、刮毛,開膛破肚之後又取出内髒。然後廚房裡的幫傭們開始接手,用特制的腌料在豬隻的内外均勻地塗抹一遍,再用茅草将豬的腹部填實,用柞木将豬隻從頭到尾串起,又用草線将豬腹縫好。

仆人們早就生好了數個火塘,此時祝公子口中那位大廚開始真正接手,将已經串好的乳豬架到火塘上開始烤制。大廚來回地巡視這些豬隻的烤制狀态,指導轉動的人或是加快或者減慢轉動的速度,時不時地從一旁仆人們抱着的清酒罐子裡舀起一勺清酒淋到豬隻身上。清酒在火焰中瞬間蒸騰,一陣被散落酒液卷起的盛大火焰過後現場酒香四溢,讓觀摩的公子們紛紛叫起好來。

而謝靈運那裡的陣仗就要小了很多。明明日常謝靈運進出時的排場在座誰都比不上,但今日裡他要煮酒卻隻帶了兩個人。屬于謝靈運的火塘現在還沒點火,他身邊一名仆人抱着事先已經用糖腌漬好了的青梅站在一旁,謝靈運一隻隻從裡面拿起梅子碼在火塘上專門用來煮酒用的器具裡。等碼到差不多七分滿時,另一名仆人就會抱一壇米酒過來開始往裡倒,直到謝靈運滿意了,再繼續下一壇的制作。

祝家的乳豬烤了二十隻,謝靈運的青梅酒也準備了二十壇。在全部準備好後,謝靈運才讓仆人們統一點起了火塘的火。

至此禮這一項在待會宴會前所能觀摩的部分都已經結束了,見證人開始呼喚四散的衆人重新集合。

“下面是射之一項的比試,兩位公子的箭枝都已經檢查清點完畢了?”見證人将參加比試的劉肅民和阿拓叫上前來。身上衣物已經換成射禦所用的短打的兩人盡皆點了點頭。

“我們已經派了幾搜小船進入湖裡,待會得了我們這邊的信号那裡就會開始驅趕湖中水鳥,兩位就可以随意瞄準了。因為五射中有襄尺一項,所以劉公子第一箭須用白矢技巧,王小公子第一箭用襄尺。第二箭王小公子須用白矢而劉公子則是襄尺,後八箭雙方自由射擊,最後由技巧用得生熟與否,獵物所得多寡,整體射術是否精彩來評分。”

沒有異議的雙方分别從旁人手裡接過了自己比賽時用的弓。鮮卑人裡有很多的神射手,阿拓自問在這一項上還算過得去,當然和他的刀技是沒法比,他習武的時間絕大多數還是留給了刀,射術也隻是保持在夠用的範圍内。不過,這種夠用是以鮮卑人的标準來評價的。

而且,阿拓好歹也是個兵家傳人,雖然拉不開飛将軍用的那種五石寶弓,駕馭三石強弓還是不在話下的。弓剛到手的阿拓用兩根手指随意地拉了一下弓弦,緊繃的弦子發出一聲如樂器般的嗡鳴聲,引得一旁的劉肅民轉過頭來。

“你手上這是……三石的弓?”

劉肅民到底是武将家長大的,對于各種武器的品評眼光還是很毒辣的,光聽弦音就判斷出了阿拓手裡這把弓的強度。然後劉肅民又低頭看了看自己手裡的弓,他曾經以為自己能開二石的弓在整個朝堂上他這個年紀的人裡已經是獨一份了,誰知道王家随便哪個還不是主家的公子就能開三石的弓。

劉肅民又想到剛剛謝靈運在書之一道上的表現,難道王謝兩家真的是世家子弟們不可逾越的高牆嗎?

“嗯,再重的就用不來了。”阿拓隻是實話實說而已。

“哼,王小公子年紀不大,口氣倒挺大,别怪我沒提醒你,我們不比誰射的遠,而是比誰射的好射的準,丹陽湖離我們這麼近,用不着這麼大力的弓。”

“知道了,能開始了嗎?”阿拓完全沒有要領情的樣子,“襄尺的話我是退一尺就夠了?”

被拂了好意的劉肅民氣得直接擠兌了一句:“你要想讓一丈我也沒什麼意見。”

“行,那我就退一丈吧。”沒想到阿拓真的又朝後走了好幾步。

“兩位站定了嗎?”見證人一看這邊開始劍拔弩張了趕緊插進來緩和氣氛,“好了我們就開始吧。”

得了見證人的授意,早就隐在湖裡的船隻開始出動,操船的人拿一根長長的竹竿不停掃向身邊的蘆葦蕩,一邊掃一遍嘴裡發出各種類似水鳥的鳴叫。被驚到的水鳥們紛紛從隐身處起飛,一時之間湖面之上各式鳥類成群飛舞,漫天都是可以射擊的目标。

此時的劉肅民再顧不上和阿拓的較勁,從箭壺中取出一支箭張開弓開始瞄準。被驚起的水鳥裡以各種野鴨居多,羽毛多以灰色綠頭或者淡褐色為主。劉肅民看不上這種一般的獵物,将目标定成了遠處的一隻蒼鹭,他開着弓稍稍用箭頭描繪了一下這隻蒼鹭的飛行軌迹,嘴邊微微一笑後松開了弓弦。

而僅僅在劉肅民射出那支箭之後,阿拓的那支箭也在片刻間射出了。襄尺的技巧不但在于第二人要在開弓時讓出一定的距離,更重要的是第二人要比第一人晚開弓,可是這種晚又不能是那種明顯慢成了兩輪的晚,最佳就是第一人一箭出後須臾之間第二人第二箭出。在根本不知第一人何時射出第一箭的情況下,第二人若顧了瞄準便會顧不上節奏,反之亦然,因此完美的襄尺很少能出現。

“你這一箭跟得這麼快,不會是随便瞄準了哪堆野鴨子隻求一個中箭就好吧?”劉肅民不相信阿拓能在他出箭後的須臾之間找到一個和他同等質量的獵物。

阿拓沒有回答,隻是擡頭望着自己射出的那支箭。

劉肅民的那支箭先發,他站得更近,所以它那支箭已經在前面事先跑得很遠了。而阿拓因為站得更遠所以箭枝出手時的角度同劉肅民是不一樣的,可是在天上飛着飛着,觀戰的人發現阿拓那支箭追着劉肅民的那支去了,兩者的距離越來越近,而在這兩支箭的飛行軌迹上,目前可以稱為獵物的,就是那隻飛翔的蒼鹭了。

“他們兩個,瞄準的是同一隻鳥?”到了此時觀衆裡終于有人驚訝地喊出了聲。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