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禦刀法[東晉] > 第200章 願來生

第200章 願來生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反正那段記憶裡的拓跋珪也隻是獨自在思考,毛小豆不如就趁機問問拓跋焘到底有何所求。

拓跋家代代都是兵家,所以傳承到拓跋焘這裡,也隻有兵家的手段。兵家處理對外戰事得心應手,處理自家内政卻終究不是專攻。拓跋焘知道兵家源于漢人的諸子百家,隻是其中的一種門道而已,其他諸家各有各的擅長,有些就是專攻内政,也各有各奇妙的秘法,比如毛小豆剛剛露的這一手律令術。

胡人當然是沒有諸子百家的傳承的,為了彌補這個弱勢,從拓跋珪那朝起就在朝裡引進了很多漢人,到了拓跋嗣的年代也一樣維持前例,許多文官職位都已經給了漢人來做。

這些人當中也有自稱某派大家的,什麼道啊儒啊的也分門别類,平時在給拓跋焘講什麼聖人道理的時候聽着都挺像樣的。但終究沒人像他父皇教他兵家本事時那樣,或者像眼前的毛小豆剛剛那随口一句話那般,施展出一些一看就足夠折服人的讓常人難以理解的秘法。

于是拓跋焘也就能理解為什麼他父皇這麼肯定毛小豆能幫他,也确定毛小豆真想走沒人攔得住他。他甚至理解了為什麼崔浩其人在他眼裡這麼厲害,但他父皇看這位時也就那樣。畢竟拿來比較的對象不一樣,得出的結論也不一樣。

解開内心疑惑的拓跋焘于是詳細地和毛小豆解釋了一下他目前碰到的問題,其中包括他内心其實很想好好征讨一次柔然避免這種大範圍劫掠在今年重演。但按照今年這樣下去,别說遠征了,就是全年老老實實地在家種田也一樣可能會有大範圍的饑荒,導緻大量人口流離失所、社會動蕩進而引發其它問題。

“這件事……本質上來說還是源于你們大魏朝太過于窮兵黩武了。”毛小豆絲毫沒有在給皇帝谏言時該有的那種謹慎和分寸感,隻是客觀地在陳述他看到的問題。

“當然這并不怪你們,從道武皇帝開始北邊的版圖就是一片混亂,哪怕是到了你手裡,大夏的問題也才算剛剛解決。你們拓跋家三代憑兵家手段開拓出北邊這一片江山,這的确已經是相當不容易的成就了。”

“但曆來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你的糧倉是不會憑空就滿起來的。大漢的孝武皇帝能這樣一次次大規模北讨匈奴那也是因為文景兩位皇帝忍辱負重休養生息的緣故。何況大漢那時可是占據了整個天下,不像你們同我們宋隻各分享了半壁江山,少了一半的進項卻還是要打一樣的大仗,會出問題也是可想而知的事。”

“可父皇說,這本來就是我們鮮卑人活下來的方法,哪天我們若是連仗都不會打了,那我們才是真的要完了。”

8.

毛小豆一時想起二十年前拓跋珪在虎牢關說的關于鮮卑人的前途的話,強者如他和諸葛承都想不明白的事情,毛小豆不覺得到自己這裡就會有解方。

鮮卑人如果想要發揮他們來自胡人血脈和傳統的優勢,那就最好是一直打仗,但如果他們打仗時稍有不慎輸了一場大型戰争,又或者即使他們艱難地赢了對手,然而獲得的戰利品補給根本不足以彌補打仗的消耗的話,那麼這個民族最終會陷入窮兵黩武的惡性循環而倒過來将自己拖死。

而如果鮮卑人想擺脫這種高風險的生存模式,轉而去适應更加穩當的生活,那麼他們必然就要去學習漢人的生活模式。然後就如同拓跋珪說過的那樣,學得不好的話那就等着被漢人打敗,學得好了又會徹底變成漢人,也就無所謂再被打敗的事了。

這樣一想的話,其實如今的毛小豆也能理解拓跋珪和拓跋嗣的急迫和無奈,理解他們想要在鮮卑人徹底喪失優勢前打下漢人的江山,理解他們那些冷酷無情枉顧他人性命的決定在更長遠的角度來看是必要的,隻是理解歸理解,站在毛小豆和諸葛承的立場上,該攔還是一樣要攔而已。

可是這些東西自己懂了一回事,怎麼去告訴才二十來歲的拓跋焘又是另一回事,在毛小豆還在斟酌措辭的時候,本來坐在他倆中間隻是一段記憶的拓跋珪卻開口了。

“阿承,你是對的。從我們入關選了漢人的土地開始,就會慢慢變成适合生存于這片土地上的人。所以變成漢人這件事本身既沒有什麼奇怪,也不該被我們所恐懼,這本就是這片土地上運行的天道之一。”

“然而我們鮮卑人也是有自己的驕傲的,這些驕傲也許不能以我們擅長的那些騎馬射箭的技藝的形式傳承下去,但我們至少可以趁着我們還擅長那些技藝的時候善用它們來奪取天下。這樣縱使我們最終都會變成漢人,後世子孫已經記不得鮮卑曾經的驕傲,也會記得我們同漢人一樣,是這個天下的主人。”

拓跋珪說着說着自己起身向前幾步,又轉過身來看向廚房裡面,但現在的這個角度就像是他刻意轉過來要對着毛小豆和拓跋焘說話一樣。

“我大魏以武立國,哪怕以武興也終會以武亡,那也是我們鮮卑人自己選擇的宿命,至少我們也和天争過命了。”

“皇爺爺,孫兒明白了。”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