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連幾日蘇意安的面攤生意都不錯,不管是香腸還是炖肉,食客來了都喜歡。
這條街旁的面攤也有學她的,不過還是那句話,一樣的東西也得看哪個更好吃。
越是想賺錢摳摳搜搜舍不得切大塊肉的,越是賺不到錢。
“蘇姑娘,明日還來不。”王大爺是面攤的常客,不能說日日都來那也是兩日來一次的主。
“今個最後一天,後天便是年,不來了。”蘇意安給王大爺碗中多夾了一塊肉,嘴上說着吉祥話,“提前祝您平樂康健。”
“你這孩子,肉多貴。”王大爺嘴上這麼說心裡卻是高興的,他接過碗同旁人炫耀着。
今個來的食客都不白來,素面裡都放了切碎的菘菜,葷面裡都多給了塊豆腐。
大家吃的高興,也巴不得年上幾日她也能在這擺攤。
“對了,蘇姑娘,你們家這香腸我在旁家也瞧見了。”一小厮手中拿着食盒,他是專門過來給在書院的少爺買面的。
“旁家也有,味一樣不?”等面的人忍不住問。
“瞧着一樣,至于味咋樣咱不是沒嘗過嘛。”小厮把兩碗葷面裝進食盒中,說完不忘看蘇意安的神色。
隻見蘇意安面上仍帶着笑,一邊煮面一邊回他們的話,“這方子确實賣了出去,有幾家食肆買了,以後大家若是想吃可以去那幾家食肆瞧瞧。”
豁,招牌菜的方子賣給旁的食肆,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出來的。
“這東西他們可一整個一整個的賣?”人群中有人問了句。
若年上飯桌上有這香腸,也是招待人及其有面子的菜。
蘇意安搖搖頭,“這我就不知道了,您若是想買可以去問問。”
“小嬸,就剩五塊肉了。”賀興晨穿着添了棉花的厚襖子,乖乖坐在小凳上看着陶罐中的肉。
昨日賀允淮把抄好的書帶去了書齋,見裡面在賣紅紙寫的對聯,心中不由生出了賣對聯的念頭。
可惜紅紙貴,筆墨紙硯也貴,他賣對聯賺的錢怕是都不夠買這些東西。
當然書齋也接書生們的對聯,寫一副書齋給一文,可惜東西不能帶回家,隻能在書齋寫,現寫現賣。
賀允淮想接這活,一文也是錢,一天最少也能賺幾十文。
不過接了這活他便不能在面攤待着。
好在賀興晨自告奮勇,願意替他守在面攤那,這不一大早就跟着他們來了鎮上。
“冷不冷,一會兒這幾份賣完了咱們就收攤。”蘇意安捏了下他的小臉,以前蠟黃瘦瘦的小臉,現在已經肉嘟嘟多了,誰見了都忍不住捏兩下。
“不冷。”賀興晨第一次跟着擺攤,見什麼都覺得新鮮,巴不得多留一會兒。
剛剛在攤位前買面的小厮提着食盒就進了書院。
也不知道他們家少爺怎麼了,這幾日點名吃她們家的面。
“生意如何。”王世書接過食盒,把其中一碗面放在了桌案對面。
“好着呢,不過攤主說明日不擺了,年後再來。”小厮複述了一遍蘇意安的原話,擡頭看了一眼自家少爺的臉色。
“下去吧,你也買份嘗嘗。”說着王世書往食盒中放了幾個銅闆。
小厮笑得合不攏嘴,趕緊把銅闆收好退了出去。
顧學言淨了手走進屋中,見桌案上仍是面條,頓了頓才道:“以前怎麼沒見你對吃食這麼有瘾。”
王世書曉得他這是打趣自己,自顧自吃着面沒搭理他。
-
早早就賣完了面,瞧着時辰還早蘇意安便将前幾日在家煮好的香腸拿了出來。
這東西不經放,但現在天冷,煮好了在外面放幾天都不壞。
本想前幾日弄好了就拿出去賣,但又怕要價太高沒人買,這才耽擱到了現在。
一共是二十節,蘇意安想着一個食肆送兩節,一共便是十二節。
再給雲娘兩節,剩下的都帶回家。
她把鐵鍋清洗幹淨,又挖了一大勺的豬油,見豬油化了油溫高了這才把香腸都放進鍋中。
本來是烤腸現在成煎腸了,但做出來味道一樣。
煎熟後又插上竹簽,整個就是現實版的烤腸。
“蘇姑娘,這又是啥,咋這麼香還用豬油煎。”馄饨攤主離得最近,這香味勾的他實在沒忍住這才過來問一嘴。
“煎腸,不過這些不賣,年後或許會上些。”
又是年後,可真是吊人胃口的很,馄饨攤主看了兩眼才收回視線。
煎腸弄好後,蘇意安先給了自家兩個小的一人一根,剩下的才裝進食盒中。
“好香啊。”烤腸還熱着,賀興晨吹了吹才咬下一小口,“小嬸,這個好多肉。”
“喜歡吃就好,一會兒吃完了跟着我一起去送貨。”蘇意安把攤上的東西收好帶着二人先去了雲娘那裡,把東西都放在了雲娘鋪子中。
那還熱乎的香腸給了他們一人一根。
“新吃食?”雲娘問。
“快嘗嘗,如何。”
雲娘隻說了一句好吃,莊山便将自己手上的也塞給了她,雲娘覺得好的他都想給雲娘。
蘇意安簡直沒眼看他們,她趕緊招呼着兩個小的提着食盒離開,把剩下的一家食肆一家食肆的送。
“掌櫃的,這是給咱們得年禮嗎?咋就給兩個。”食肆的小夥計撓撓頭看着盤中那兩節油汪汪的腸,覺得蘇意安她們實在小氣,送禮隻送這麼點。
掌櫃的都是人精,哪裡不明白這是打着送禮的名頭在給他們展示新吃食。
“少而精。”掌櫃的撂下這句話便端着盤子去了後院,這東西得趁熱吃才香。
明月酒樓也收到了新吃食,李大廚看着那兩節煎腸拿起一根便吃了起來。
一口下肚,他心裡有一瞬的慌亂,緊接着便是慶幸,幸好去買了方子,也幸好多給了銀錢。
蘇意安送完一遭回到雲娘那時賀允淮已經在鋪子裡等着了。
他手中揣着三十一個銅闆,本來比這些要多,但他同掌櫃要了兩幅對聯,這才隻剩這些。
“給你。”說着他把錢遞給了蘇意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