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吉生于西域烏蘭國,是烏蘭國最美豔的女子,自小長于烏蘭王宮内,獨得烏蘭王後喜愛。
東邊的大榮國國力強盛,頗有成為天下霸主的趨勢,烏蘭國主害怕大榮有朝一日吞并烏蘭,主動和親示好,送上貢女前去大榮。
公主?
烏蘭國主可從來都舍不得他自己的女兒。
他讓蓉吉長于烏蘭王宮,隻是為了培養她,好讓她日後為烏蘭效力。
烏蘭國主野心極大,想取而代之。
所以……他冊封蓉吉為公主,親自送其去大榮和親,以結兩國百年之好。
蓉吉帶着這個任務,踏上和親之途,此去千裡,故國難尋。
窈真是蓉吉此生的摯友,怕蓉吉在千裡迢迢的異鄉孤立無援,特意追随蓉吉來到了大榮,貼身照顧蓉吉。
她知道蓉吉的任務,在路上輕聲叮囑蓉吉:“蓉吉,若無法我們接近大榮皇帝,便退而求其次保護自己。”
蓉吉性格執拗,一旦認定的事,幾頭牛的拉不回來。
窈真深知其性格,雙手按住蓉吉的肩膀,頭上的發飾随之晃動,她緊緊盯着蓉吉,說:“記住,你永遠是你自己,你要以你自己的需求為重。”
她害怕蓉吉刺殺不成,就此殒命。
也害怕蓉吉墜入愛河,難以自拔。
蓉吉溫和一笑,“窈真,我心裡有把握,你放心吧。”
作為烏蘭國最美豔的女子,蓉吉有着與生俱來的自信,她透過車簾晃動時的空隙,望了望不遠處湛藍的天空,仰着頭說:“我會讓他成為我的裙下之臣,心甘情願為我奉獻出生命。”
窈真不似蓉吉般自信,她的心裡多了好幾層顧慮。
帝王心難測,更何況是這種幼時經曆過戰亂的皇帝,從小就比一般的孩童懂事得早,心思更為深沉。
即便心裡這般想,她也不會打擊蓉吉。
“嗯!”窈真清脆應了,望着眼前笑容和煦的蓉吉。
十多歲的姑娘,臉頰紅潤得可以掐出水來,眼角眉梢間盡是笑意。
她眼底滿是對未來的憧憬。
後來蓉吉如願以償見到了隆化帝。
那一年是隆化二年,隆化帝才登基沒多久,正值整改律法的時刻。
隆化帝因為政治上的事情,日日心煩意亂,有事沒事就想在禦花園裡溜達,借此機會來散心,想把腦中那幾個老頭子的身影全部趕去。
不少嫔妃知曉此事,皆壯着膽子來禦花園,想法設法偶遇隆化帝,盼能夠被隆化帝看中,從而生下皇嗣,母憑子貴成為高位嫔妃。
隆化帝何嘗不知嫔妃們的心思?
當他遇到第一回時,他就厲聲制止這個不懂事的年輕妃子,并讓她禁足半年。
半年不能侍寝,對于年輕妃子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的事,這比殺了她們還難受。
蓉吉本來也有這個打算,但見隆化帝如此狠厲,怕觸怒隆化帝,便去與李貴妃打好關系。
當時的寵妃是李貴妃,她年輕貌美,家父又是禮部侍郎,年邁的禮部尚書即将卸任,她很快便是尚書之女。
李貴妃頗得聖寵,閑來無事便拿着一把銀剪修剪花枝,見蓉吉在旁用手指輕輕戳着花蕊,笑着問:“蓉嫔,你為何喜歡觸碰花蕊啊?”
大榮後妃有九個等級,分别是貴妃、妃、嫔、昭儀、婕妤、美人、才人、選侍,蓉吉一入宮便被冊封為第三個等級的嫔,與皇四子生母陳如嫔等級相同,引起了後宮多位嫔妃的不滿。
唯有李貴妃待她極為和善,她也喜歡與李貴妃相處。
“這是花吸收日月精華之處,是最美麗的。”蓉吉解釋道。
話音剛落,殿外傳來一陣拍手聲,“此話說得不錯。”
宮婢内侍齊刷刷跪了一塊兒。
李貴妃嗔怪一聲:“萬歲爺真是的,來了妾的宮殿都不讓宮人通傳一聲,等會兒您又要怪妾禮數不周了!”
她一邊說一邊給隆化帝見禮,隆化帝此時滿心滿眼都是她,還伸手去攙扶她起身,和煦一笑:“愛妃免禮,朕知錯了,下回一定讓宮人事先通傳,免得讓貴妃失了禮數。”
隆化帝揮揮手,示意周圍的人站起身。
自隆化帝進殿後,蓉吉一直半低着頭,就連行禮問安也跟着宮婢内侍一起,盡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她聽到隆化帝的這一番話,内心倍感悲涼。
好似在他們這樣的人眼中,她們從來都不配有姓名。
李貴妃名李愉,若她沒有用心去打聽過,恐怕她這一輩子都不會知道李貴妃的名諱。
李貴妃還在跟隆化帝嬉笑打趣,還不忘向隆化帝提起站在一旁的蓉吉。
“萬歲爺,這是蓉嫔妹妹,于上月從烏蘭到大榮,不知您還記不記得蓉嫔妹妹?”李貴妃往蓉吉身上看去。
隆化帝坐在貴妃榻上,由上至下打量蓉吉,最後偏過頭去,淡聲道:“不過爾爾。”
李貴妃的笑容瞬間僵硬,她沒有讓隆化帝評價蓉吉的相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