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去見雲塵的隻有清安,至于諸葛夫人……當然是并不想太頻繁的見這位王爺,畢竟眼下二人又沒過明路定親,晚輩如何相處是他們自己的事,但身為長輩她不想名分未定就過于親近。
說到底,為皇家盡忠是一回事,信任是另一回事。
“來了?”
“嗯。”
聽着倆人這平淡如水的對話,嬷嬷很失望:就這?不來點那啥的?
得,說來就來。
也就一個走神的工夫,隻見倆小年輕小手一拉,出門去了。
“走了好,省得晚上我還得張羅一桌飯菜。”
“夫人您可高興早了,飯點可以又回來呀。”
事實證明,神侯府主仆二人當真是多慮了。
有飯蹭還禍害自家糧食作甚?
是的,雲塵帶着清安蹭飯去了,蹭的還是熟人——平南王府的飯。
話說平南王夫婦雖常年不居京城,但每年年關前後都還是會留在京城,當年平南王世子與前世子妃也便因此相識。
雲塵與平南王夫婦本就相熟,算是宗親裡難得親近的關系,故得知夫婦二人回京,本着被撒狗糧這麼多年終于有機會反擊的心理……是的,某王爺就是這麼心機。
“瞧本王怎麼說來着,那會兒本王就瞧出來了,這丫頭降得住他。”
“你何時說過了,是我眼色好,一下就瞧出了阿塵的心思,他幾時正眼瞧過哪個姑娘家。”
“對對對,王妃說得對,他司馬昭之心!”
平南王夫婦倆你一言我一語,還是熟悉的狗糧,還是老套的配方。
轉瞬幾月,看着眼前神采飛揚的夫婦二人,要說清安内心裡沒些感慨那是假的——最親密的人彼此隐瞞着最深的秘密,隻為成為對方眼裡的那個樣子,隻能說有時坦誠未必是好事,能揣着秘密彼此談笑一輩子便是幸事。
“說來你們也是緣分,遙想那一年先皇太後宴上,阿塵還幫過你呢。”
這……當真不是随口瞎編的?
清安扭頭去看雲塵,雲塵同是一臉不明。
“也不怪你們不記得,那都還是你們不記事的年紀,那一年先皇太後設宴招待回京述職的官員家眷……”
話說那日宴上除卻幾位宗室女眷,受邀的都是家世出身差不離的官員家眷,是以勾心鬥角沒有,倒是氣氛和樂地分享着各自任上的見聞趣事,其中還有不少官夫人攜了年幼子女同來,那場面就更熱鬧了。
薛夫人便是其中之一,抱了當時愛滿地跑的幺女來,隻因家中長輩兄長偏寵竟是沒人能拘得住她。
孩子一多尤其是年幼的,難免鬧人,是以開宴不久就有宮人引着孩子去了小花園玩,沒多久便傳來安王世子踹傷人的消息,當時也在宴上的安王妃聞訊一臉事不關己,最後還是平南王妃代為去看了個明白。
“是怎麼回事啊?”一則舊事勾起了清安久違的好奇心。
“因為你呀,有個小丫頭把你推在地上,他看不過眼就踹了人家。”
這怕真是編的吧?
“你……這麼仗義?”
“我不記得。”雲塵當真是沒有任何印象,畢竟這事兒過去得有近二十年了,再者又是重生前發生的,那會兒他還是個貨真價實的小孩子。
平南王妃滿目笑意的看着兩人,道“我可是還記得,你娘還因此跟人理論,宴上我觀她并不多言以為是個嬌柔的性子,沒想到一開口跟那炮仗似的,且明明那時阿塵傷人也有錯,可愣是被她說得是正義英雄出少年。”
雲塵:所以丈母娘的愛會消失對嗎?
“我娘是還挺……挺明辨是非的。”聽到這兒,清安幾乎可以肯定當年确有其事,因為沒有親眼見過或是領教過的人,是無法這樣精準描述自家娘親柔弱外表下的本色的。
“所以你娘是不記得我了?”
“不,應該是記得,隻是不想承認。”
這可就更紮心了。
閑話往事過後,正式進入今日拜訪的正題——蹭飯。
平南王府的夥食有多好,曾在平南王府莊子上小住的清安深有體會,無須贅述,更何況有平南王妃在的飯桌那桌上擺的一定是王府裡最好的。
紛紛揚揚的鵝毛大雪,滋滋現烤的鹿腿肉,汩汩沸騰的鍋中鮮美……如果忽略桌上形單影隻平南王世子,畫面堪稱圓滿和美。
不過俗話說得好,如果大家都是成雙成對,那麼秀恩愛将顯得平平無奇。
毫無疑問,平南王世子活該。
“人都說浪子回頭金不換,阿塵你看看,我家這個是給金子白送人都不要。”
平南王世子:逮空就紮心,親爹沒跑了。
“也不就隻有你家這樣。”
遭嫌棄的宗親青年多了去了,不多這一個。
“當真?那我就放心了,不能就我丢人。”
平南王世子:親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