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現實是,這科學家的底稿不知去向。而那個小科學家,過着正常的客旅7途嶽生活。有的時候,他會回來看看。
這座房子并非與世隔絕,房前一裡一外就是一片居民區。房子前邊是十幾米寬的硬化路,之外就是一片草坪草坪中有幾條用花崗石闆鋪成的僅有兩米寬的小路與外界相通。幾十米寬的草坪外是一片樹林,樹林一直延伸到一條公路邊。房屋兩邊同樣是草坪樹林,這個小樹林的松樹比較密集,而且雜草叢生。
而且這裡也出現人命的謠言,不知道真假。本來就是一個簡單的事情,可是被傳來傳去,竟然出現了科學無法解釋的事件,這就讓人半信半疑了,時間久了,也就被淡化了。
畢竟,這個世界,去世的人比活着的人多。
房後是一個漂亮的花園,裡面有觀賞的花草樹木,有假山,魚池,假山上有水流入魚池。也有分割好的菜畦。這些都被管理的井井有條。花園一角養了一圈雞鴨鵝,還有兩隻山羊。
但是,這些不知道是誰管理的。
再向後是一座雙峰小山,從雙峰中間可以看到大海,時常可以看到停在海上飄着三角小旗幟的漁船。
這座古屋中的頂層閣樓,有一間小房間,裡面有幾本關于宇宙設想的書籍擺在寫字台上,還有一本厚厚的攤開的日記本和一支筆,但是日記本上一個字也沒有。
不知道這個日記本是否有什麼科技,比如用水或者用火,或者别的什麼方法能讓字顯現出來。
這年春天,住進來一對新婚夫婦,丈夫是一個剛出道的小作家,妻子是這附近一家公司裡的設計,他們原本打算去法國巴黎度假,可惜在大城市裡買房貸了款,不得不為将來的孩子做打算節約了這筆所謂的巨資,緣分把他們帶到了這個最适合人類居住的漂亮小城市裡。
他們把大城市裡的大房子租出去,用一部分租金在這個小縣城租下了這棟别墅。其實挺值得的。向往城市的心,還有一個向往淨土的心。
“這裡有一種到了法國的感覺,我也沒有去過法國,感覺吧,哈哈哈哈……清林,像你的名字一樣的小樹林,空氣清新的樹林。”妻子晴汐對丈夫葉清林說。
車不能開進來,出租車到了小路旁邊就停了下來。夫妻倆要走一段路穿過小樹林。
“清林,”晴汐挽着丈夫的胳膊說,“好久沒有這麼親近原本屬于我們的大自然了,看小樹林裡,還有一簇一簇的小野花,雖然嬌小被别人忽略甚至瞧不上眼,但依舊不缺乏魅力,她們依然努力的綻放着自己的美麗,那麼單純,到了時機,遇到适合她們的環境,溫暖的陽光,清澈雨水,他們就能努力盛開着。看,還翩翩起舞的蝴蝶,天哪,怎麼這裡這麼熟悉,好像我曾經來過一樣,但是我從來沒有來過。”
“是啊,我也經常有這種感覺,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卻好像曾經來過。不知道是怎麼回事,難道我們有預感,還是曾經真的見過,還是什麼?不過,看到這蝴蝶,我想起一首歌,“蝴蝶飛呀,就像童年在風裡跑,蝴蝶飛呀,飛向未來的城堡……春風吹暖綠樹陰,蝴蝶飛來百花開。葉清林拙詩一句還帶有他人的歌,幽默的文人語調逗樂了晴汐,笑聲灑滿一路,引得小鳥叽叽喳喳的附和。
走出小樹林來到草地,踏上一米寬的羊腸小路,走向那座漂亮的城堡。
這座古屋又有了新主人,暫時的新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