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若的承諾不是一句空話,在司馬南和幽郁過五歲壽辰的時候,姐姐幽若送給他們兄妹的禮物是傅氏江山的傳國玉玺。這意味着司馬家族百年的願望終于實現。幽若趕走北邊的多氏軍,廢傅氏王朝,以司馬氏的仙靈王朝取而代之。她自己登位,成為權傾天下的一代女皇,号仙靈;尊父親司馬豐為太皇;母親司馬白氏為太後;幼弟司馬南為蒂南王;幽郁為蒂長公主。
“蒂”字,諧音“帝”。幽若的寓意再明白不過,待她百年之後,這天下會是司馬家這對兄妹的。司馬南和幽郁的詩書禮義、騎射武功全是姐姐幽若親囊教授的。幽若内心對幽郁還是有所愧疚的,畢竟當年她曾想要了這孩子的命。她對幽郁說:“若你的能力将來能超過你兄長,這皇帝的位置也可以由你來坐。”
每當這時,小幽郁則是嫣然一笑道:“姐姐曾問郁兒最愛哪首詩,郁兒說最愛漢朝才女卓文君的《白頭吟》,尤為那句‘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郁兒就希望找一個可以一起玩的玩伴,一直玩到老,每天開開心心就好。”幽若笑着,抱小幽郁在懷,用手指刮着她的鼻子,說道:“瞧你這出息,咱們司馬家的兒女可是要做大事的人啊。”
五歲的小孩哪懂做什麼大事,在幽郁看來,坐擁天下不過是睡覺的房間變大了,圍着自己伺候的人變多了,出門給自己行禮的人已經不分男女老少了。可是那個可以陪她一起玩的人卻一直沒有出現。
幽若日理萬機,卻堅持每日親自過問兄妹倆的功課。長姐如母,幽若時而嚴厲,時而慈祥。不同于司馬南作為男孩子,對于軍事作戰有着天生的喜愛,她不喜歡排兵布陣,制定攻城作戰戰略。可是,長姐說:“郁兒,這是你必須學會做的,你現在也許不明白朕為什麼逼迫着你去讀兵書,練兵法,逼着你去做你不喜歡做的事情。也許十年或者二十年後,當你需要他們的時候,你會感激朕今日對你的逼迫。”
幽若既是長姐,更是權傾天下的仙靈女皇,幽郁能做的隻有答一句“諾!”然後乖乖學習着她不喜歡的兵法。司馬南繼承了父親司馬豐的優點,從小在軍事布局和作戰方面表現出過人的天賦。五歲的他總是挺直腰闆,拍着胸脯對幽若說:“南兒明年就随姐姐去打仗,作姐姐的先鋒。等男兒再長大一點,南兒就可以獨自領兵打仗,替姐姐滅了北邊多氏軍,統一關外蒙古,擴展我仙靈王朝的版圖。姐姐就不用那麼操勞了。”
才二十一歲的幽若,臉上泛起笑意:“南兒不愧是我司馬家的兒子,有抱負。不過南兒還小,朕也還年輕,可以替咱們司馬家開拓疆土,讓南兒和郁兒将來高枕無憂。”
不同于南兒的好戰喜功,幽郁更多的卻是關注民生。“姐姐,我聽如意姑姑說,江南發生大旱,百姓民不聊生,姐姐何不撥款赈災。若我們連自己的臣民都保護不了,失了民心,怎能讓外族人甘願被我們統治。”幽若點點頭,三日後,她便攜司馬南和幽郁下江南親自慰問災民。
幽郁和司馬南對江南感情頗深,畢竟這是他們出生的地方。皇辇所到之處,餓殍遍野,民不聊生。幽若痛斬當地貪官污吏,開倉赈災。災民一片叫好,大呼“仙靈女皇萬歲!”糧倉大開,饑餓的災民一哄而上,搶奪糧食。混亂中,一個小男孩被推倒,眼看就要被沖上來的村民踩死,眼尖的小幽郁發現,忙拉了姐姐的衣袖,幽若施展武功,在亂民中救下了差點斃命的小男孩。
幽郁和幽靈軍的人維持好了災民的秩序,那個小男孩蜷縮在馬車邊瑟瑟發抖。司馬南随着幽若親自發糧食,幽若招呼小幽郁給那個驚魂未定的小男孩送去了饅頭和熱粥。小男孩衣衫褴褛,渾身上下髒兮兮的。小幽郁笑着把糧食遞給他,他擡頭看了一眼眼前這個稚氣的小女孩。她正朝着自己甜甜地笑着。小男孩接過饅頭和熱粥,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
小幽郁好奇地看着他,小男孩見她盯着自己,害羞地停止了剛才粗魯的吃相,怔怔望着他。小幽郁伸手替他拂去嘴角邊殘留的米粒,笑着說:“真好玩,你怎麼吃飯吃到臉上了。”小男孩不好意思地笑笑,小幽郁拍着手說:“你能陪我玩嗎?我家有好多好吃的,我們可以一起吃,吃一百年都吃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