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芷清記得小學的時候,有一次參加市級的英語比賽,她得了二等獎,回家後開開心心把獲獎消息告訴母親,結果母親冷冷地對她說:“才二等獎,就尾巴翹到天上去了?謙虛,你懂不懂?”
于是,在三天後的校園表彰大會上,蘇芷清站在台上,一絲一毫地笑容都沒有露出來,因為她覺得那是驕傲的表現。但也因此,有學生在背後悄悄議論,說她很奇怪,得了這麼大的獎都不笑。
此後的九年制義務教育中,母親的打壓式教育一直繼續,而蘇芷清也很難再發自内心的笑了,當有人誇贊她之時,她的笑容是不自然的那種。
蘇芷清起身,打斷正欲誇她的林崖:“走吧,陪我去和村長說一聲。”
***
倆人和村長溝通了一番。
蘇芷清因為不定期會周末加班,所以隻能周六或者周日抽空來一天,村長對此表示理解,并且感激萬分地又強調了自己已經向上級申請經費的事情,也答應林崖可以用食堂做自己想做的菜品。
傍晚,蘇芷清等林崖做完晚飯後和他一起乘坐公交車回家,倆人左右手各提了村民們送得蔬菜和現殺的一隻雞,因為東西有點重,放下後蘇芷清甩了甩手。
“這些東西,你真的不拿一半回家嗎?我一個人也吃不了。”林崖問蘇芷清。
“真不了,我媽肯定會問東問西的,我怕麻煩。”
“你不是說和你媽媽已經說開了嗎?”林崖不解。
“是說開了,但要跟她解釋我們在農村做義務勞動,她肯定會想很多,覺得不安全啦、辛苦啦、白幹活啦……雖然她制止不了我,但這些話我聽着也不爽,還不如什麼都别說,就騙她說是公司加班。”說話間,蘇芷清給母親發了條短信,說還有一小時左右到家,飯已經吃過了。
“那确實挺麻煩的,但這些蔬菜……我分給房東和租客吧。”林崖看着腳邊的兩大包蔬菜說。
“對了”,蘇芷清想起來下周五就是萬聖節了:“萬聖節,我聽說市内有集市,你那天晚上要是沒什麼事情的話,我們一起去逛逛吧?”
“做完飯回來就沒什麼事了,你怎麼約我?逛市集這種事,你不應該約你的伯伯嗎?女孩子應該比較喜歡逛吧?”
“本來是想約她的,但她說那天有事情,所以就約你了。怎麼,你要是不樂意,那就算了,我一個人逛也不是不行。”
“沒有,就是……節日主動約我逛街,你好像是第一次。”
蘇芷清想起穿越世界裡,林崖做得那些趣味性餅幹。
“對了,萬聖節那天,你可以做餅幹嗎?我想吃奇形怪狀的那種,手指啊、女巫帽什麼的。”
“好啊,你想要吃什麼口味的?”林崖認真地問。
“都行,不要太甜就行。”
***
萬聖節當天晚上。
蘇芷清在街口等林崖,看見他從出租車上下來便迎了上去。
林崖把一包紮了淺綠色蝴蝶結的餅幹放在她手裡:“混合口味,什麼都有。”
透明的包裝袋裡有蜘蛛形狀的、有手指形狀的、有南瓜形狀的。
“做這麼多?”蘇芷清忍不住解開絲帶,拿了一塊嘗:“唔,真好吃。口感細膩,不甜,我喜歡。”
“我給孩子們送得都是南瓜形狀的,蜘蛛和手指的怕吓到他們。”
倆人邊說邊走向市集。
此時人·流已經很大的,集市口有打扮成大南瓜巫師的工作人員挎着籃子在分發糖果,蘇芷清上前拿了幾顆。
集市内萬聖節濃度很高,每個攤位都挂了小型的南瓜燈,攤主也都穿着披風、戴着巫師帽,就連炸串店的六十多歲的老闆臉上也貼了好些個南瓜形狀的貼紙。
“今年這集市弄得還挺大。”蘇芷清感慨道。
在這座小城,往年的萬聖節沒有如此受到重視,也就是大型商場的櫥窗上會貼一些貼紙,像今年的集市還是頭一次。
“你看,這個南瓜燈不錯”,蘇芷清拉着林崖的衣袖,指着左邊攤位的小南瓜燈說,卻見林崖注意力不在此處:“在看什麼呢?”
“你覺不覺得,那倆人的背影,很熟悉?”林崖指着不遠處在套圈圈的倆個人說。
蘇芷清順着他的目光看過去,左邊的女生是齊肩短發,穿黑色毛衣,右邊的男生比她高不了多少,正牽着她的手在套圈。
“不會吧……”,蘇芷清也看出來了,她吃驚地看向林崖:“他倆?”
林崖點點頭:“肯定錯不了,我也覺得是他倆。”
這倆人正是李帛雨和何骁。
“難怪說有事,原來是約會啊。不過,居然是何骁?”蘇芷清推了推眼鏡,防止跌下來。
“我們去找他們吧。”林崖正欲向前。
蘇芷清拉住了他,一臉八卦的表情:“别,先觀察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