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員暫停了時間慢慢逛回了她的辦公室,一路上她就已經把面闆上那些新激活的内容都看了一遍,其中最重要的一個新特性,就是——貢獻值。
隻是這個屬性與管理員無關,而是專屬于小城居民,用來衡量其為小城所做貢獻的一種積分。
按系統的邏輯,當一名小城居民對小城越滿意,越有歸屬感,就越能認同自己小城居民的身份,并且願意為建設小城出一份力。然而無論是“滿意”,還是“歸屬感”,或是“認同”,都是無法量化的,于是系統取了個巧——它直接追溯小城居民為小城做出的貢獻,将居民們參與小城建設,或是參與管理都可以折算一定的貢獻值。
系統認為,無論其目的為何,貢獻就是貢獻,哪怕是有什麼壞心,壞心也能辦好事。
随着新特性加載完畢,配套的新系統也激活了——
幾乎所有下載了小城在線APP的小城居民,都在APP首頁發現了個新入口,點擊進去,就是一張長長的任務列表。
清掃任意一條300米長的街道。
清理公共場所牆面上一平方米的小廣告。
參加一次由市政府組織的志願者活動。
鄰裡互助……
垃圾分類……
林林總總不一而足,完成任務就能得到貢獻值,少的有2點,多的有10點、50點甚至上百點。
這貢獻值有什麼用?
一些人還有點摸不着頭腦,然而一些思緒靈活的人已經瞬間将此和剛才發布的政令通知聯系起來了——通知裡說,會邀請對小城做出"傑出貢獻"的個人或團體,對即将發布的那三條政令進行讨論和投票。
然而,這個“傑出貢獻”該如何量化?什麼樣的個人或團體可以被認定做出了“傑出貢獻”呢?
這就是答案了。
每個人都能看到自己的貢獻值,點擊數字,居然還有明細,樁樁件件,時間地點記得清清楚楚,仿佛生怕他們有疑義似的,這份“貼心”看着就叫人毛骨悚然。甚至,在貢獻值旁還有個排名,隻有前100名才會顯示具體的名次,100名開外的人隻能看到一個“100+”的顯示。
與此同時,在亞波的五金店内。
“我……我完全沒有印象!”
北鬥看着手機屏幕上的畫面,一臉的懵逼。
在亞波大叔回到店内,告知兩人外邊的騷動,然而無論是亞波還是百慕拉,都沒有參加“人口普查”,自然也沒有下載小城在線APP,據說小城在線APP似乎有了重大的更新,兩人都向北鬥投去了詢問的目光。
北鬥當即矢口否認,什麼重大更新,沒有的事,根本就沒有,上次他更新了小城三個出入口的門禁系統,被亞波大叔臭罵一頓之後就沒有什麼大動作了,如果小城在線APP有什麼大更新,那絕對不是他幹的!不然他一定會透露給亞波大叔和百慕拉先生的!
然而,沒過幾分鐘,北鬥那茫然的目光裡,漸漸透出了一絲清澈。
最近,也不知怎麼的,平時他都是在學校放學之後,也就是下午5點左右來到小城警局上層的小城市政府辦公室,開始工作,工作到9點左右就下班回家,然而最近,他經常工作到深夜,大約10點或11點下班回家,回的也是位于小城北區的那個“家”。
對啊,自從發布了門禁系統之後……他每天忙碌到那麼晚,都是在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