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管理員為什麼要将這件事轉交給早田進,請他繼續跟進,這一點在管理員傳來的訊息中也提及了。
正如聯合國開出的合作條件中所提到的,小城需要建立一棟用于農業相關研究的研究所,屆時将會有來自四個國家的10所高校總計六十多名研究員常駐小城進行研究工作。既然是高校裡出來的研究員,那麼他們的知識儲備應該也能勝任小學通識課的教師。
于是,管理員就想請和曲棟譽總幹事先生有過同僚之誼的早田進先生跟進後續的事項,順便也讓校長先生看看這些研究員能不能去客串一把教師。
如果一切順利,那麼農場的農機設備,小學的師資,乃至和聯合國的聯絡渠道都能落實了。
這一羊多吃的操作也着實是驚到早田了。
一屋子人正聊着,剛處理完農業基地基建查缺補漏的管理員也趕來了。她放輕腳步進入校長辦公室,向一屋子人點頭緻意,屋子裡已然坐滿了人,于是她就将椅子放在了門口,坐下旁聽。
校長辦公室因為管理員的出現短暫地沉寂了數秒,在管理員示意“你們繼續不用在意我”之後,曲棟譽總幹事才繼續剛才中斷的話題,說道:“……研究員中就有數名師範學院農科專業畢業的,區區通識課自然是難不倒他們,隻是……他們都有科研任務在身,并不能常駐學校。”
早田進想了想,問道:“幹脆把種子銀行和研究所都建在小學的園區裡如何?也省得‘老師’們要來回跑……管理員女士,這個能實現嗎?”
管理員點了點頭:“當然可以。”
簡直是太可以了。
管理員臉上波瀾不驚,實際上心裡已經在歡呼了。因為研究所和學校就是能形成連攜效果,或稱集群效應的建築。隻要這兩種建築物同時存在于一定範圍内,就會觸發集群效應,提升兩種建築物生産發展點的效率,甚至觸發暴擊,也就是一次生産2點,甚至3點發展點。
聯合國發來的合作要求是希望能夠在農業基地旁建造研究所,管理員還在想如果校長先生不提此事,總幹事先生又堅持的話,那麼她或許就要考慮将小學搬遷到地底去。
曲棟譽總幹事有些為難地說:“……這裡距離地底的農業基地是不是有點遠?”
他的語氣有些不确定,看來态度并不堅決,說明其實研究所未必非要建造在農業基地旁,大概他們隻是考慮到來往的便利,将研究所建在農業基地旁可以方便研究員去地裡做研究工作。
應該可以說服。
管理員察言觀色之後,說道:“我們可以在小學門口增加一條前往農業基地的公交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