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進去就能看見卡在牆上的扁長殼石,還帶着磨砂質感,雜亂的堆着蓬松樹葉制成的袋子,空中還半浮着浮木盒,陸把水晶蛋往他前面一放,要了個規格最高不易碰撞的浮木寄售。
出寄售點就能看見校門口矗立着兩棵金紙片岩樹,流水般的樹葉透出亮藍色,金紙岩樹得名于這紙片薄的果實和金黃的色澤,這種金紙片岩樹生長出的金紙果實是這個世界的主食,劃開果皮會流出金色液體,是補充光能的好材料。
像這種果實多是選育進化出的品種,隻要是有大型食堂或飯店都會種上一些,而市面流行的通常是種植園出來果皮硬的品種。從外觀上看這的環境還不錯,四面是草坪外圍環樹,後面還有單獨園區,裡面種植的大批金紙岩比圍牆高上一截,往上看就能看見。
至于有沒有其他的就不知道了,這外面圍了大半的藍金漸變殼石,隻能看見裡面同色的尖尖和主樓,裡面的話要等報名再看看了,外部環境看起來就不錯,也難怪城裡的人會送孩子到這來。
重新轉回正門,那扇藍金大門也雕刻着水晶平原的标志,還帶着三枝岩的副紋,現在也進不去又是上課時間,陸決定先帶柒回村裡逛逛。
在這裡住一段時間怎麼樣,要住的時間比較長陸還是要多問一下柒的意見,要是柒想換個地方也不是不可以,柒并不在意要在這留多久,陸不急他也沒意見,“還行。”
那麼你覺得這所學校看起來怎麼樣,環境之類的,應該沒有柒不喜歡的東西,根據前輩說的,沒把握的事情要多談談,柒仔細想想了一下剛才的草坪和樹林,給出還不錯的結論。
兩人一問一答的沒多久就走回了村子,在陸意料之中的是這裡的人都是自建房,空房子也是沒人在家的,沒有出租的意圖,那隻有回莉奶奶那了。
兩人又敲響了那扇門,這次開門的是莉奶奶,陸估計陳爺爺和劉管家可能要很晚才回來,又見到柒她還是很高興的,熱情的讓兩人進來聊。聽兩人說要租那所老房子當即就同意了,現在不急,外面已經是下午了,兩人在村裡轉了大半天應該還沒吃,“我給你們做點吃的吧。”
“今天就住這,晚上就住你倆之前住過的那兩間,”她邊說邊起身準備去廚房做吃的,劉管家去城裡看鋪子了,要晚上才回來,她隻能自己上手去做。
柒看她走的慢,又不太方便就拉住她說自己還不餓,莉奶奶也是有點子倔,硬是要給兩人露一手,她硬要去也沒辦法,陸便去幫忙打下手,留下柒在客廳的蘑菇絨上晃腿。
陸勸說了好一會才阻止她做飯,退而求其次做她最拿手的水晶甜點,而且現在已經是下午了,看太陽再過不久就要落山了,等陳爺爺和劉管家回來再做也行。
這可是這個地方最受歡迎的點心,就連那個在主城開連鎖店的華志也在我這學過,我年輕那會經常會有人來這買,莉奶奶絮絮叨叨的和陸談論往事。
見她在說的挺高興的,陸也不阻止在她說完的每句話上應上句,她手裡也沒閑着,拿東西絲毫不抖,依稀可見她做東西的熟練。
她從旁邊的保鮮圓筒拿出包裝好的紫水晶花和紫白水晶草,以及羽鳥蛋,又在下面的櫃子裡翻出罐裝白棕團粉,陸在旁邊給她接着,一一擺放好,又在常用的地方拿出,做甜點常備的紫果汁。
最後莉奶奶小心的從殼石盒拿出保存完好的刺果針,這針經過特殊處理堅硬度極高,特别的是每根針都有着卡顔色的線,那精細的工藝也是很難得的微雕。
她把盒子小心的放在桌子上像是在對珍藏的寶物,這套刺針從我小時候就跟着我了,從以前跟到現在,從我考入議會又到我和老頭子重新回到這裡,從未離身。
你們絕對要試試我當年的手藝,陸從她指的方向拿出扁殼石碟遞給她,她從左手邊拿出帶着短刀的殼石壓碎機,把紫色水晶花用手壓成小塊,拿出罐子倒入兩大勺白色棕團粉,紫色水晶葉片也壓碎,一起加入壓碎機,打成淡紫色的粉末。
陸把剛才放在桌子上的東西遞給她,她的手有些抖,往裡面倒時穩穩的絲毫沒歪,往粉末裡加入透明圓筒裡的紫果汁液,一小滴綠色汁液,把羽鳥蛋切成兩瓣挖出中間的芯,陸在旁邊給她遞水,适量加入些把粉拌勻,團成一個淡紫色團子,放在熱水上悶20分鐘。
悶好的團子拿出來不粘手,很輕易就能團成團,莉奶奶把大團分成差不多重量的劑子,放進模具壓成一個帶菱形的橢圓。把綠汁加入深紫色混出更深的紫色,從盒子裡拿出刺針,粘上一些深紫色食用原料,準确的刺入團子裡,看針腳應該是紫色蛇鱗花紋拟态蝶,骨節是镂空骨頭樣式,背部帶着相同的鱗片紋。
這個甜點制作方法不是特别難,難的是這個盲刻,又從盒子裡摸出彎針勾勒橫線,陸把她準備好的小顔料盒打開放在她手邊。
等團子全都刻出花紋,放入直照箱烤制透明,這白水晶葉片要放在旁邊一起烤,水晶葉片很脆,需要先擺盤,等烤完再放紫水晶,放的時候要小心,輕點放,不然白水晶草會裂開,就不好看了。
直照箱裡紫色團子慢慢變的透明,晶瑩剔透的淡色紫水晶可以看見裡面的花紋,那花紋就像被封在紫水晶裡的紫鱗蝶,栩栩如生,在白色底托襯的紫色更神秘。莉奶奶從扁碟裡拿出一個,遞給陸讓他試試,水晶甜點吃起來脆甜脆甜的,裡面的花紋比較濃郁,層次感很強,還帶着紫光的味道,回味還有些像淡淡的龍眼味。
很不錯的味道,水晶甜點從被咬碎的一角開始分裂,碎成了好幾塊,分散在陸手裡,見陸很喜歡,莉奶奶也很高興,還給他寫了張便條,很歡迎陸來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