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沉于雲下,星子懸于銀河天際,夜晚的海面并不安甯,這點陸在幾天前的航行中深有體會,好在他們這次要去的小島并不遠。
船長的徒弟挂出綠植,将船照的幽綠,他們早已習慣這種綠色,也船上是最節省能源的方式,光球要用在有用的地方。
船長與兩名船員要守船不能離開,出于習慣邬被留了下來,這場探索隻能他們自己去了,這次需要找一種石塊拼成莖,長花蕊,長有蝴蝶花柱的植物。
海風拂過顆顆帶着澄粉色光亮的扇仔鱗岩樹果實,随着風動果實啪啪從枝間掉落,發出清脆的聲響,沒入那鱗片堆積的殼石山中。
幾人避開長菱狀半透明,帶着晶狀尖刺的殼石,在兩種紅線紋中辨認出果實的紅線細紋,翻開岩樹倒塌的鱗片殼石将其拾起。
那滿樹扇形葉片下的果實不少,衆人在邊緣就能收集完全,大鱗拼接的鱗枝上還不時掉落長扇形的大片,果實的柄集于中央,擋開了紋路中的葉面,形成縫隙镂空的樣式。
這種果子并不能直接用,需要用海水泡上幾個小時才能成熟,每到漲水時期海水便會淹過整座小島,帶來大量生物吞掉這些果實。
“這種岩樹是專門從吸收殼石裡硬化光塊生長出來的,是扇形科鱗石屬的鱗樹,”理摸了摸那堅硬的大鱗片:“向一邊的彩解釋說:“這種鱗是專門防禦寄生生物進化而成的。”
“地上的殼石鱗是古老的長菱晶獸,死後堆砌來的,”理又從地上拿起碎落的小塊遞給她:“裡面還有它生前的紋理,可惜沒有骨架難以複原具體形狀,隻能用獸代替前後置名。”
“這種果實加入紫葉果和各種輔助材料制成餌料可以吸引特定栖雨海紙蛾,”昹補充道,有時路過的魚民也會薅一些來吸引中小型生物。
當然是那種少見的品種才能發揮最大作用,理不禁也來了興趣:“昹先生對這些搭配有過了解嗎?”
“很久以前在光能生物學校學過一段時間,所以都了解了一點,”昹謙虛道:“隻是不太熱門的解析科目。”
“聽起來不錯,”海峰也搭了句,興緻勃勃的掀起落下的大葉,從石頭縫中拾出紅紋果實:“是制作飼料一類的嗎?”
“差不多,”昹撓撓頭,把有些不好意思的表情展現的淋漓盡緻,海峰垂下眼睛,拾撿起幾顆果實,放到循和陸幾人收集的浮木盒裡。
不多時循收集好了果實沉到殼船附近,衆人才進入扇仔鱗岩林,這裡面最多的灌木就是那高大的爪鱗海浪與矮地圓晶,也不知道這些圓晶怎麼長的,看着光滑,隻有一碰就會吸附在衣服上。
不得不說這晶瑩剔透的尖圓球葉還挺漂亮,陸從袖口處摘下一顆,它整體呈淺紫色,内裡則是大小不一的灰色小球。
但沒啥用即不能給人吃,也不能給動物吃,整體看上去還偏紫,沒光亮還矮,也就垂到地面的花勉強過的去,那花長柄下是環了兩圈的瓣,掉到地面的就是吸引地面生物的小珠子,倒有點紫色光能。
旁邊的爪鱗海浪比它好看的多,它隻有兩大片花瓣,由深藍到淺藍相交,晃動時還不定時冒出水珠,撒向四周。
爪鱗的前置名出自于它岩枝下的爪鱗形殼石,那用于生長的殼石,卻與島上的殼石不太一樣,估計是某種海生生物掉的。
這裡的霧草也比較明顯,與淡水霧草不同,它的葉片更接近海浪狀,下面結了各種白塊和顆粒,連帶着花也帶出縷縷白光粒。
往裡面些就看見那人高的方菱晶粒,它整體顔色偏亮藍色,側挂着晶瑩剔透的方塊果實,裡面是成束的薄荷綠小枝,和反光的深藍色小顆粒。
類似楓葉的葉片比較偏淺藍,邊緣有鋸齒,葉片中間有片抹上去般的痕迹,顔色較深,時不時往下落粉,把周圍鍍上一層黑藍。
“這果實做收藏品非常不錯,”海峰湊過去戳了一下:“這東西曬幹可以當擺件嗎?”
“我前段時間在書上瞄到過,隻需要摘下放到海水中浸泡一個月,再曬幹,打磨掉結塊就可以了,”陸也走近了些:“絕對不能接觸灰土,不然會殼化。”
“那還挺方便,我剛好帶了罐子,”海峰打開包裹從裡面拿出好幾個透明小罐子,從上面摘下幾個裝進去,裝完還不忘給陸兩個。
柒走在最左邊,稍微一轉頭,就能看見占據了大片視野的方菱晶粒下面,頂着深藍粉末的毛絨球散出點點熒光。
“那下面有東西,”柒拉住陸,指向那些散着光粒的毛線球,柒聲音也沒特别大,還是把它們吓了一跳,那些生物就像受驚了一樣,抖動三對軟翅膀。
它們頭頂着深藍粉末邊動邊掉,毛絨的地方逐漸變得半透明,露出若隐若現的深藍色紋路五瓣長菱,接着就是下半部分的碗狀鱗殼,以及帶着小爪子的長尾。
“是碗絨,老闆要十隻,這東西看起來也不好吃,就不用抓備用了,”陸從手提箱抽清單遞給循,上面貼着張模糊不清的碗絨圖片:“它們漲潮會挂樹上休眠,撒海水好抓點。”
海水,幾人看了看縫隙間結塊的地方,決定還是由紡去裝一點,其他人踩着殼石先向那個方向追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