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近兩年的時間了,田氏的去向早已無迹可尋了。洪濤的母親下落不明,洪濤本人又已經身死,他家的房子也由族裡重新分配了,早就找不到曾經的痕迹了。齊墨讓未曾露面的屬下悄悄潛進屋子裡查探了幾番,一無所獲。
情況已經報告給了劉大人和魏天瑜,魏天瑜也已經下令秘密搜尋洪濤的母親田氏的下落。
田聰上有兄長侍奉父母,下有幼妹嬉鬧逗趣,他本人又是機警聰慧之人,又難得的忠貞可靠,甯玥為他寫了薦書讓他去投奔魏天瑜。
魏天瑜還記得這個曾經為了羅信刺殺自己,本該被親衛格殺卻被甯玥保下的漢子。雖然兩人之間有過過節,魏天瑜卻不計前嫌将他收入麾下,甚至把尋找田氏下落的事交給了田聰。
“甯玥在大端情況怎麼樣?”魏天瑜抓住機會單獨見了田聰一面。
“白——甯先生在大端一切都好,很得主理大人器重。隻是查案費神,再加上天氣漸熱,看着是有些瘦了。”
算了算還有他們大概還有十幾天就從大端回來了,今日瀾城事物又比較清閑,魏天瑜幹脆帶兵往大端方向剿匪去了。
順州匪患向來較多,一則是有經商通道從山間穿插而過,二則民風彪悍不服管教,三則山多地少糧食和鹽不多,還有就是地方官員盤剝嚴重。這地方的匪也有點原則,不打劫窮人,隻打劫過往商販;不打劫老弱婦孺,隻打劫青壯勞力;隻要錢糧給夠,極少傷人性命;總會給行商之人留下些貨物,從不一掃而空。
但是對于朝廷來說,劫匪終究是要滅掉的,對魏天瑜來說攻城拔寨才是正途,可甯玥卻堅持對不同的匪類要有不同的策略,那些因生活困苦被迫落草為寇的山匪,還是以懷柔招安為主。
算着時間差不多了,魏天瑜滅了一波山匪,又招安了一群草寇,回程順便往大端去了一趟,也算是慰問一番。
但是,甯玥又不在大端!
魏天瑜陰着臉,劉大人小心翼翼地解釋:“田聰傳來消息,在彭崖縣城發現了洪老太太的蹤迹,甯先生帶着齊大人一起去了,昨日剛走,臨走時還讓下官不必等他,說是直接在瀾城彙合。”
洪田村本是彭崖的治下,但距離大端更近,所以與大端往來更緊密些。魏青雲立國之初将全國疆域重新劃分,主要還是依靠山川河流劃分,但又為了避免地方官員圈地為王,所以又專門劃分了一些地方相互穿插,也是一種相互制衡。洪田村就是類似的情況。
洪田氏住在彭崖縣城外的一個小鎮子上,深居簡出,有一個婦人帶着一個小孩子同住。這鎮子在通商要道上,人來人往,也更便于隐藏行迹。
“周圍似乎有人守着,我等不敢打草驚蛇,隻能等齊大人前來決策了。”田聰細細地講述着事情。
周圍守着的人是在保護還是在監視?洪田氏是否有危險?是帶走老太太還是找到賬簿?如果有人阻截又該怎麼辦?如今在彭崖的人手夠不夠?對方到底是哪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