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中的結已經打亂了,甯玥已經不能再繼續做下去了。她心中有了許多疑問,也有了許多的猜測,但是她不想問,此時此地也不能問。
魏天瑜以養傷為名交了兵權,算是脫離了五軍都督府繁雜的事物,對内雖然看起來是失勢了,但是對外來說戰無不勝的瑞王麾下能将仍在緊要的位置上,邊關有任何動靜瑞王随時都能起複。
下個月中旬是太後壽誕,月尾又是皇帝的萬壽節,每年的這個時候都是京城中最熱鬧的時候,也是最容易出亂子的時候。按例京外重臣都會親自或者派遣親信回京向太後和皇帝賀壽,外邦使節也會借這個時機打探消息,雖然是普天同慶的時刻,也是危機四伏的時節。
魏天瑜見甯玥并不接話,隻能轉開話頭:“你回京的時候我就往府裡傳了話,把若初和绯樂送到了桂姑姑那裡教導。桂姑姑說他們兩個資質很好,你先前也教導得到位,這幾日學了宮規,可以放到你身前伺候了。”桂姑姑是太後身邊僅次于顧尚宮得臉的女官,長慶宮正殿的宮女都是她教導過來的。魏天瑜召了兩人進來,她們已經換了長慶宮服色的宮裝,向兩人見了禮。
“母後身邊的人雖然妥帖,但畢竟不如一直伺候的人貼心。你若是人手不夠,當初在範府的侍女也可以送進宮來。”魏天瑜拉着甯玥的手細心地解釋。
甯玥仍然不同她交流,看了下面的兩個侍女思忖了一下便問她們:“何秋去哪裡了?”
若初拉了拉身邊的绯樂示意讓她答話。可绯樂當初是被甯玥厭棄的侍女,此刻并不敢出首答話。
甯玥看到她二人的小動作,便知道這事和绯樂有關,蹙了蹙眉。魏天瑜看到後對着绯樂說:“你好好回答。”
“啟禀王妃,何秋姐姐已經由大王做主,許配給奴婢的兄長了。去歲秋天,兄長陳繹重傷從西北回來,是何秋姐姐照顧兄長到痊愈。大王在去平京前為兄長和何秋姐姐辦了婚禮。”
原來是這樣。她二人早有情愫,如今喜結連理也算是他們得償所願了。甯玥的表情放松了下來,微帶笑意:“何秋成婚我竟不知道,她與陳繹也算是相配。既然已經嫁給你兄長了,你稱嫂嫂便是。我早前便說過,你們成婚的時候我都是要添一份嫁妝的,改日一定補上。”
绯樂心中大喜,倒不是因為王妃要為自己的嫂嫂添妝,而是王妃話中似乎已經沒有了當初的憤恨,仍把自己當成和何秋若初一樣的身邊的人,那自己也能繼續侍奉王妃了。绯樂趕緊叩頭謝恩。
魏天瑜看甯玥情緒似乎好了不少,就讓她們去接手甯玥的貼身事物了。等到殿中又清靜了不少,魏天瑜這才提起正事:“羅信進京了。”
甯玥的真實來曆是萬萬不能洩露的,隻能對外宣稱是瀾城燈籠鋪杜家的養女。人們隻知道她曾經以瀾城羅信之妹白氏的身份嫁給魏天瑜做夫人,後來又勸降了羅信立了大功,回京之後魏天瑜禀明了皇帝,當初納白氏隻為借羅信的威望穩固西南局勢,兩人并無夫妻之實,解除了當初的婚姻之後,這才正式聘甯玥為王妃。這是世人或多或少得知的甯玥的來曆。
如今這段來曆又要加上羅信的故事了。羅信本來是山野隐士之子,成年後出山尋妹,後來被人當成蘭宗明長子帶回了蘭府。蘭宗明事情敗露之後,羅信恢複了身份又拜蘭宗明為義父,成為蘭宗明帳下第一大将。金平寨之役羅信在妹妹的勸說之下倒戈助朝廷拿下金平寨之後謝絕了招安出海去了,海上遇到險情被王家救起,後來又入贅王家。
“杜家已經放出風去,羅氏怡君因傷情惡化不治身故了。當初是羅信想要攀附杜五而剛好羅氏需要後援,這才認了親。如今因為羅怡君去世,羅家和杜家也斷了親緣。”
甯玥并不喜歡謊言。人一旦開始撒謊,就會無窮無盡地撒下去。就算這謊言是真真假假摻雜而形成的讓人覺得更加可信,可它畢竟是假的。而自己,終于還是被這謊言困在了王妃之位上。
魏天瑜握緊了她的手,解釋道:“我知道你一向主張真善美,可是阿玥,你我都不是普通人,你我身上背負的不隻是你我二人的性命,還有朝局的穩定和天下的人心。真相固然重要,但并不需要所有人都掌握真相。有些人想得到的也不是真相,他們更多地想要得到一個他們願意相信的解釋而已。”
這世間的真真假假,有誰能說得清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