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戎族自太祖時就與大虞王室通婚,到了本朝,不僅太後的母親是戎族公主,三公主的生母也是來自戎族。然而戎族内部并不是那麼團結,近些年戎族大王年事已高,王庭對各部的約束也漸不如以往了,此次賀壽戎族竟有三撥使臣代表不同的王子前來。
王庭派的使者是太後故交,太後問候了自己的舅舅和昔日夥伴,使者也帶來了太後的壽禮,以及瑞王新婚賀禮。魏天瑜和甯玥的大婚辦得實在倉促,即便是本朝外官都是時候才得到消息,更何況是這些外族之人。
戎族與大虞王族是姻親,就算是另外兩撥使臣也都是太後的表兄派來的,思及舊情,太後也沒有過多過問戎族内部之間的紛争,将貢禮全部收下了。
然後依次是東海之外的夷族四國、南方蠻族三國和西方狄族九十城的納貢。東海茫茫,海外有一片陸地,是夷族所居。太祖時曾派一支艦隊往東,數年之後又從東方來了一撥人,才知道上古戰後中土有一撥避戰之人在東夷紮根,直到太祖派人傳授了種植、養殖、建造和造船之法,他們才能回來與中土重新建立聯系。大陸往南是綿延不盡的山巒,至今沒有人能夠順利通過,倒是沿着東海南下數百裡有一片平原,再往南便是數不盡的海島。南方蠻族一支隐藏在海島上靠天吃飯,一支占據了平原,還有一支藏在山中,當初設立土司便是為了防止山中蠻族北侵。山中蠻族經兩百多年的教化,成效已經初現。西狄與大陳之間隔着茫茫沙漠,若要入朝隻能借道戎族最南邊的古河道進入中州,狄族各部依水源建城,據守城邦合縱連橫,與中州的大一統相較各不相同。
狄族以西又是茫茫群山。此次入朝的竟有翻過群山的、朝中從未有人聽說的異族人。這異族人膚色、眼睛、服飾與目前世上所知皆有不同,好在使臣在西域遊曆多年,多少學了一些當地的語言,又結交了些許城主,這才能持數封薦書投到了鴻胪寺去。
見了從未見過的人,聽到從未聽說過的國度,堂前一片竊竊私語。甯玥垂眸細細思索着此人的來曆。熟讀曆史的甯玥記憶中并沒有過此人入朝的記錄,倒是在西域史中,在這個時期中,是有一個人穿過綿延數千裡的群山,來到西域,帶來了不一樣的哲學思考,而這哲學思考最後變成了一種後來影響深遠的宗教。可是,甯玥隻記得創造那個哲學體系的人,但是一點都想不起來這個傳教人的更多信息了。如果當時多了解一點,現在會不會不一樣。
使臣進獻了兩尊女神像,但和中土的神顯然不是一個系統的。雖然這兩尊女神像後世流傳下去的有點區别,但甯玥還是認出來了這兩尊神像是當地大地之神的兩個法相。
西域的使者還在艱難地翻譯異族人的話,但是顯然和甯玥所知有所出入。
太後看到甯玥微微搖頭,便問道:“王妃可是累了?”
甯玥也并沒有隐瞞的打算:“西域使者的話似乎是傳錯了。”
兩人的對話并沒有壓低聲音,是故近前的人和堂中的人也都聽到了。正在做翻譯的狄族使者也是常年留駐中州的人,自然明白甯玥此話的分量,自然也就停了下來。使者的翻譯停了下來,異族人自然也停了下來。所有人都看向一直沒怎麼作聲的瑞王妃,不知她為何這樣說。
甯玥接着解釋起來:“在他們那裡,大地之神代表了太陰,代表了女人,也代表了母親。在他們那裡,母親的地位是至高無上的,因為隻有母親才能産下後代,而男人雖身強體壯,但隻是依附能夠生育後代的女性而生存。”
甯玥一口流利的官話清楚地傳到了堂中衆人的耳中,所有人都驚呆了,竟有這樣的國度。
甯玥接着說:“這兩尊雕像不是他從母國帶來的,而是在西域制作的。雕刻神像的木材在中土不能成活,在西域也很少,而在她的母國是專門用來制作這種神像的材料。若是在她的母國,是不會用這種還沒長成的木材來制作大地之神的神像的。”
等她說完,太後提醒道:“王妃不可妄言。”堂下命婦也開始交頭接耳,讨論着王妃的話有幾分可信。異族人拉着西域使者詢問着王妃到底說了什麼。
接下來的一幕卻讓所有人更加吃驚。那異族人忽然對着甯玥全身趴在地上,雙手合十放在頭頂,口中喊出了一聲聽不懂的言語。倒是一直端坐的甯玥站了起來,側開身子像是不願受禮。
太後見狀,問道:“使者這是何意?”
立在一旁的西域使者也伏下來問了幾句,這才答話:“回太後,他行的是她母國的至高禮。他認為王妃是地母化身,恭請地母賜福。”
衆人看甯玥的神情顯然不一樣了。甯玥顯然是直到那是使者母國的至高禮,也知道這禮是拜給地母的,所以才能避辭不受。王妃身上到底背負着怎樣的秘密?
獻禮仍在繼續,但在場人心中一直沒有停過對王妃的好奇之心,一直到賜宴之後,衆人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