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妃眸光微閃。
見屋子裡的氣氛有些尴尬,江福海連忙字正腔圓地在上首唱道:“衆小主向皇後娘娘行叩拜大禮。”
以沈眉莊和甄嬛為首,衆人皆按着禮數三跪九叩,因着教習姑姑早早教過,衆人禮數都未出錯。
“皇後娘娘萬福金安。”一番行禮作罷,衆人向皇後謝恩。
皇後看着衆人笑着說道:“都起來吧。”
“謝皇後娘娘。”衆人依言起身。
待衆人起身後,皇後又說道:“也見一見各位嫔妃。”
這個時候,早就得了皇後旨意的江福海開口道:“端妃娘娘身體抱恙,衆位小主今兒怕是見不了了。”
皇後緊跟着表示了關懷,裝模作樣地讓剪秋過後去看看。
安陵容聞言在心裡冷笑。
【皇後還真是……無時無刻都在挑起華妃和别人的矛盾】
果然,華妃的臉色當即就難看了兩分。
端妃之下就是華妃,江福海又唱道:“衆小主參見華妃娘娘。”
衆人又齊齊朝着華妃跪下:“華妃娘娘萬福金安。”
華妃全當聽不見,摸着耳墜說道:“今年内務府送來的翠有些浮了,一點都不通透。這好翠是越來越不多見了。”
皇後知道她的用意,但也不得不給她捧這個場,來回說了幾句,末了皇後裝模作樣的充當好人,提醒華妃道:“好了,先讓諸位妹妹起來罷。”
“喲,光顧着跟皇後說話了,都忘了你們還拘着禮呢,起來吧。”華妃輕笑着叫起,這個下馬威也徹底給到位了,但對于華妃來說,還不夠!
“謝華妃娘娘。”衆人這才起身。
原本接下來在衆人應該拜見齊妃,但華妃在衆人站起後,立馬說道:“有一位莞常在聽說很能幹,不知是哪位?”
甄嬛聞言心知華妃來者不善,但被華妃點名,也隻能硬着頭皮對華妃行禮道:“嫔妾碎玉軒常在甄嬛,參見華妃娘娘。”
華妃嘴角含笑的打量了在甄嬛一番後,突然臉色一沉,冷聲道:“莞常在可是對本宮對皇後娘娘,乃至于對制定了大清皇宮宮規的孝莊文皇後不滿?”
甄嬛一驚,覺得有些莫名其妙,但礙于華妃的氣勢,忙跪下磕頭稱道:“華妃娘娘何出此言,嫔位絕無此心。”
皇後可不想華妃毀掉了甄嬛,而且她也要在人前保持自己的人設,連忙出言問道:“妹妹何出此言呢?”
華妃冷笑道:“宮裡各宮的奴才有多少,伺候主子的奴才有多少人數,是由孝莊文皇後當年定下來的,各宮的奴才也都是由内務府安排的,怎麼莞常在偏要擅自做主将自己身邊的宮人給安答應使喚呢?”
甄嬛聞言連忙辯解道:“隻因安答應未有陪嫁侍女入宮,因此嫔妾……”
見甄嬛辯解,華妃冷笑道:“莞常在可真是姐妹情深呐!卻将宮規置于何處?若人人都如你這般肆意妄為,這後宮豈不亂套?”
皇後聞言連忙插嘴打斷華妃的話“原來是這事,妹妹有所不知,此事莞常在之前就已向本宮請示過,本宮亦是允準的。”
華妃聞言看向皇後,冷笑道:“皇後娘娘可真是好性子!一個小小的常在就能随便更改老祖宗孝莊文皇後定下來的宮規,左右皇後娘娘的行事,那日後這紫禁城是不是就要姓甄了,由莞常在當家做主。”
怼了皇後之後,華妃又轉頭看向甄嬛,呵斥道:“宮規上白紙黑字的寫明了,答應身邊隻能有兩個宮女兩個太監伺候,莞常在不知道嗎!說,是誰給你這麼大膽子,剛一進宮就往旁的宮中安插眼線?難道是看安答應位卑言輕,好欺負嗎!”
甄嬛聞言大駭,連忙大喊冤枉:“嫔妾冤枉,嫔妾絕無此意。”
【表現姐妹情的時候到了。】
安陵容這個時候連忙上前,跪在甄嬛旁邊,為她求情道:“皇後娘娘、華妃娘娘明鑒,甄姐姐絕無此心。甄姐姐隻是關心嫔妾而已,并無任何僭越之心。
再則,教導我們學宮中規矩的芳若姑姑從未告訴嫔妾這些,當時碎玉軒掌事崔姑姑首領太監康公公,還有延禧宮的掌事姑姑和首領太監,都并未對甄姐姐的這番行為,提出異樣。
嫔妾,還以為這樣在在宮裡可行,隻是一番姐妹情而已,并不知會觸犯宮規,甄姐姐委實冤枉呀,還請皇後娘娘和華妃娘娘明鑒。”
聽了安陵容的話後,華妃自然不信,但皇後卻松了一口氣,她可不想甄嬛現在就倒了,因此連忙搶在華妃開口之前說道:“果真如此?”
不等甄嬛開口,安陵容就搶先開口說道:“嫔妾不敢欺瞞皇後娘娘,皇後娘娘大可以去查,教導我們學習宮規的芳若姑姑卻是沒有教導我們這些,崔姑姑康公公等人,也并未出言提醒,還請皇後娘娘明鑒。”
皇後聞言臉色沉了下來,看向一旁的剪秋吩咐道:“去查。”
“嗻。”剪秋福身退了出去。
這事很好調查,畢竟無論是學規矩還是當時甄嬛給安陵容菊青,身邊都有旁人。
浣碧雖然心裡有些小心思,但這種事情也知道說對甄嬛有利的話。
很快事情就調查清楚了,自然是芳若的确沒有教導甄嬛和安陵容這些,另外崔槿汐等人在甄嬛将菊青指給安陵容的時候,也沒有阻攔。
水落石出後,華妃也依然沒有放過甄嬛的意思,語氣不善的說道:“雖說莞常在不是有意的,但也的确是觸犯了宮規!”
皇後蹙眉道:“妹妹的意思是?”
華妃看着甄嬛惡意滿滿的說道:“莞常在和安答應沒有被芳若教導好規矩,以至于入宮第二天就觸犯的宮規。依臣妾之見,自然得讓莞常在和安答應好好把規矩學好了,再挂綠頭牌,以免日後丢了皇上的臉面。
為了防止莞常在和安答應不用心,再另抄十遍宮規,讓她們好好記住宮裡的規矩,以免日後在犯,下一次可就沒有理由了,皇後娘娘意下如何。”
這懲罰不算輕,但也不算重,最關鍵的是甄嬛的确是被華妃抓到了小辮子,因此皇後也同意了這個判罰。
罰了甄嬛和安陵容,華妃還沒結束了,又将矛頭對準沈眉莊:“莞常在在指菊青給安答應的時候,沈貴人在旁邊,卻并未阻止。
今日也并未随主位敬嫔一起來景仁宮,而是一個人先走了,這可是不敬主位。之前沈貴人也是自己去碎玉軒,而非讓莞常在和安答應去鹹福宮,怎麼沈貴人是覺得敬嫔不配得到,你、莞常在和安答應的請安嗎?”
沈眉莊聞言連忙跪下辯解“嫔妾并無此意。”
這個時候站在華妃身後的頌芝開口道:“沈貴人沒有這個意思,怎麼今日會和莞常在站在最前面,奴婢記得新進宮的小主,當以滿洲八旗的富察貴人和蒙古八旗的博爾濟吉特氏貴人為貴。”
華妃的狗腿子麗嫔聽到這話,立馬接嘴道:“可見華妃娘娘慧眼識金,沈貴人和莞常在不就是剛剛進宮就心大了。”
“嫔妾絕無此意。”沈眉莊連忙大喊冤枉。
“沒這意思,你卻已經做了。”華妃冷笑道,随後轉頭看向皇後說道:“臣妾瞧着這沈貴人的規矩也沒學好,依臣妾看,沈貴人的規矩也得重新派遣嬷嬷,好好學學!而且也得抄寫宮規才能漲漲記性。”
皇後對沈眉莊可沒甄嬛那麼看重,而且這也的确不算什麼特别重的處罰,因此也沒什麼意見。
見皇後同意,華妃心情好極了,更加得意起來,又将目光放在甄嬛身上,惡意滿滿的說道:“莞常在送宮女給安答應,想來是覺得自己身邊的宮女夠用了,所以有多餘的能送給安答應,既是如此,那以後莞常在身邊就兩個宮女伺候吧。”
甄嬛這個時候能說什麼,什麼都不敢說,以免華妃故意扭曲事實大做文章。
随後華妃又和皇後商量了其他人的處罰,當然說是和皇後商量,實際上卻是華妃說了,皇後就同意了,畢竟幾個奴才,皇後娘娘可不在意。
芳若、崔槿汐、康祿海,還有延禧宮的掌事姑姑和首領太監,都在宮裡這麼多年了,宮規都還記不住,簡直就是明知故犯,因此賞了二十大闆後,就被趕出了皇宮。
碎玉軒的其他奴才也被華妃仗着二十大闆,另外華妃還特别強調了,甄嬛身邊隻能有兩個宮女和三個太監伺候,要是有誰趕着去伺候甄嬛,那就是違反宮規,她必嚴懲。
而安陵容這邊,華妃沒将菊青送回内務府,而是說安陵容和甄嬛姐妹情深,既然安陵容相信甄嬛那就給她留下菊青,可答應隻能有兩個宮女伺候,所以華妃讓人将寶娟送回了内務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