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完期末,城市徹底被終日難停的大雪淹沒。
最後一門考試結束後,津大徹底進入放假時段,李落河正好也卡在這個時間定下論文初稿,安心放假。
放假後,路泱讓李落河早點回家,李落河拖了一周多終于沒法再拒絕,隻能跟陳峙分開,先回家。
李家的司機已經在樓下等着,陳峙把李落河的行李箱提到電梯口,遲遲沒按下電梯鍵,而是摸了摸李落河的臉,随後把人摟進懷裡,十分舍不得:“真不要我送?”
這座公寓一梯兩戶,當初租的時候李落河和陳峙一人租了一套,兩邊父母都以為他們是鄰居,所以另一套正空着,李落河不擔心有人看見。
他環住陳峙,笑了聲:“不用,你下午不是還有事嗎,司機都過來了。”
陳峙很輕地歎氣,擡高李落河下巴溫柔地吻他。
外面的雪已經停了,李落河在陳峙的懷抱裡隻聽見炙熱的呼吸,感受到來自冬天的溫暖。寬敞的廊道裡隻回響着他們彼此接吻、安撫的聲音。
“别讓鄭叔等太久。”李落河模模糊糊地提醒他。
陳峙最後啄吻一下放開他,嗓音帶點微啞:“這幾天公司太忙走不開,老宅那邊可能年前才回,見不到我要想我。”
“小學生嗎你,玩過家家啊。”李落河忍不住吐槽他,但想到接下來見不到面,又确實舍不得,“來我家拜年得給我帶紅包啊,不可以比去年少。”
陳峙先答應了,然後輕挑眉:“今年總該給我也發一個吧?”
手機在兜裡短暫地震了一下,李落河故意道:“看我心情吧,鄭叔催我了,走了!”
把人送到樓下後,陳峙開車回了公司,李落河和司機鄭叔打了個招呼,坐上後座。
車上暖氣開得足,李落河很快暖和起來,他在後面想着過年給陳峙包多少壓歲錢,笑容就沒消失過。
司機鄭叔在駕駛座上開口打趣:“落河遇到什麼好事了這麼高興,看你上車後嘴角就沒下去過。”
鄭叔以前是跟着李峻榮的司機,在東晟集團幹了不少年,平時和李家人關系都不錯,李落河也樂得跟他說話:“沒什麼,就是畢業論文快寫完了,我高興。”
“那确實是好事情,該高興!”
和鄭叔聊了會天,李落河心情更加輕松。
李尚星自從上次找過他之後就再無動作,看樣子是怕他洩露手上的錄音,遵守約定不再做越界的事。這說明他和陳峙的事,目前沒有其他需要擔憂的風險。
情況在向好發展。
這就夠了。
.
今年李碩他們依舊留在國外,不回國過年。李峻榮不忍心看李尚星一個小輩獨自過年,特地把他也叫回了老宅。
李落河和李尚星放假時間差不多,但不知為何李尚星比他晚了兩周才到。
李峻榮看見李尚星就忍不住教訓自己的二兒子,生氣道:“你爸也真是不像話,當初去國外不帶上你,這都多少年了,也不知道常回來看看。”
李尚星表現得很善解人意,仿佛被父母抛棄在國内的人不是他一般:“爸媽也是為了尚月的學業,聽說她在那邊學得不錯,也能理解。哥,你說是吧?”
李落河喝湯的手頓住,不明所以地擡頭瞥了李尚星一眼,但礙于李峻榮還在餐桌上,他沒有表現出異樣,隻平淡道:“你是他們的兒子,你難道不最清楚嗎?我吃飽了,爺爺您慢用。”
放下碗筷,李落河徑直回了二樓房間。
還好老宅裡給李尚星留的卧室在一樓,不然他不知道要比現在煩多少倍。
回到卧室,發現陳峙告訴他工作結束了。這幾天陳峙在外地出差,很忙。
看到消息,李落河心情一下子好起來,溜到陽台給陳峙打視頻。
對面有一會才接起,屏幕上顯出陳峙濕漉漉的頭發和布滿水珠的臉:“剛洗完澡你就打過來了。”
注意到李落河的視頻背景,陳峙問:“不在房間?”
“在啊。”李落河轉了後置給他看,“在陽台上。”
說完他切回來,看着陳宅亮着的後院,問:“你們家今晚燈亮着,是陳姨回來了嗎?”
陳峙和陳遠山一起回家時會告訴他,那現在在家的應該是陳峙的媽媽,陳見薇。
“嗯,她嫌無聊,這邊也快差不多了,她就先回來了。”
陳峙說話時将毛巾随手搭着,撥弄了下濕發,走到客廳才認真看着屏幕對面的人:“落落?”
李落河心不在焉:“嗯?”
“怎麼了?”陳峙問。
“沒怎麼。”李落河先是否認,随後很快憋不住,“陳姨都回來了,你什麼時候回來啊。再有一周就過年了……”
陳峙愣了下,嘴角彎起無聲笑了。
李落河腦袋抵在牆上,一點都不生氣:“我想你了。”
“寶貝,我也想你。”陳峙眼睛帶笑,湊近力度輕柔地親了屏幕攝像頭一下。
親完,他還有些意猶未盡:“可惜親不到真的。”
李落河瞪大眼怔住,不敢相信陳峙居然會做出這種小學生式的調情動作。
反應過來後,李落河臉頰紅到耳根,但神色還強裝鎮定:“早點回來就能有真的。”
陳峙不戳穿他,配合地點頭:“好,我早點回來。”
說是早點,但那邊臨時出了點問題,又因為在外地不方便,陳峙和他爸直到年三十才回到津市。
李落河自從知道陳峙到了老宅就一直想去找他,但路泱想寫幾幅春聯貼上,他被迫留下幫他媽做顧問。
在路泱對比兩幅誰更好時,李落河狀似無意地問:“媽,今年年夜飯也和陳峙他們家一起吃嗎?”
陳家還留在津市的隻有陳遠山一家三口,陳遠山本來有個親弟弟,但很多年前就已經遷居北城,過了這麼久,走動不多,故而在一起過年的隻有陳峙和他爸媽三個人。
李峻榮一直覺得過春節不能太冷清,為了讓陳家年節熱鬧些,加上兩家關系本就密切,近幾年經常讓他們年三十串門過來一起吃年夜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