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将煲出來的成品又過濾了一遍,等膏體變亮,切成均勻的小塊,放入碗中。
一旁等待半天的侍女緩步而至,看着這一碗烏漆嘛黑的吃食,面色凝重,嘴唇微張,最終隻是輕輕問道:“小娘子可是好了?”
“馬上馬上!”,她頭也不擡地說道,熬煮是個慢功夫,後面的點綴幾分鐘就搞定。
正宗的龜苓膏微苦,她将金黃色的桂花蜜自上而下澆在表面,那蜂蜜一階一階地滑了下去,像是一道黃金鋪成的瀑布。
又撒了一把幹桂花和葡萄幹在最上面,在碗邊上灌入紅糖水。
宋槿儀滿意地瞧了瞧自己的成品,色香味俱全,完美!
丫鬟見她隻簡單操作了一番,那點心就比之前好看了不少,問道:“不知這點心何名?”
宋槿儀答曰:“——龜苓膏。”
龜苓膏口感潤滑,滋陰潤燥,清熱去火,消暑解毒。
簡直是夏天必備美食,小孩子喜甜,她又加入蜂蜜,紅糖,甜味中和淡淡的苦味,既不苦澀,又不甜膩,味道相宜。
鍋中還剩了點龜苓膏的邊角料,她用勺子舀起來嘗了嘗,膏體如黑色晶瑩的寶石,泛着微光,柔弱的身子在勺子裡顫顫巍巍,叫人心生憐惜。
因為多次過濾口感那叫一個順滑。
喉管變為一個滑梯,膏體如暢通無阻,順着舌頭直接滑到胃裡,口齒中隻留下淡淡的中草藥香,使人意猶未盡。
她此時已經被廚房内的熱氣蒸得大汗淋漓,嘗了一點龜苓膏,微甘微苦的龜苓膏去了她一半的火氣。
丫鬟請她去花廳稍作歇息,她并未立馬起身,擡手指了指剝完殼的龜肉,問道:“這個我可以拿走嗎?”
丫鬟愣了愣,可能沒想到她會這麼說,這裡用過的食材基本都被丢棄了,若是有人願意拿回去二次利用,自然是沒人阻止。
丫鬟微微一笑:“當然。”
“啧”,斜對面的村三娘發出譏諷的笑聲,她這時也已經做完了,正用着絲巾帕淨手,以一種居高臨下的姿态蔑視着她,滿眼都寫着“瞧不起”三個大字。
宋槿儀無視她的眼神,反而走近她的竈台邊,端視着春三娘所準備的飯菜。
春三娘準備的是三件套,主食,主菜,餐後點心。
米飯煮得軟硬剛好,裡面夾雜着一些藕食。
宋槿儀一眼便瞧出這是《山家清供》中所提到的消暑神飯——玉井飯。
玉井飯所用的食材是時節中最新鮮的蓮子和蓮藕,味甘,氣溫而性澀,禀清芳之氣。
得稼穑之味,乃脾之果也。與粳米同煮,味道清甜,有淡淡的蓮子香。
菜品則是用栀子花做的是《宋晏》中提及的煎木端,以花為食,甚美,甚雅。
這道菜很是文藝,若是擺在文人雅客面前,估計能獲得大批粉絲,狂熱追捧,小孩子家也許也會覺得新鮮。
餐後點心則是一盤淡粉色的藕片,宋槿儀不知其名為何,但能嗅見淡淡的酸梅味,促進食欲大開。
她贊賞地點了點頭,餘光瞥見春三娘的小助手——那個淡黃衣裙的女子。
她此時和宋槿儀一般滿臉的汗,鬓發黏在臉上,若不是她躲在春三娘身後,宋槿儀都差點将她也認為是一位掌廚。
那女子似是感受到她的目光,立馬低頭,蜷縮着身子,很巴不得将自己埋入地下。
真是個怪人!
春三娘側身擋住那女子,面色不善地盯着她。
是錯覺嗎?
她總覺得今日這位醉流霞的大廚似乎是在針對自己。
還不等多想,一旁的丫鬟說道:“請二位去花廳稍作歇息,結果稍後就出。”
……
花廳内熱鬧非凡,掌廚們除了讨論自己所做的菜品,還奉承他人的美食,宋槿儀一個人待在角落,隻感覺吵鬧。
過了約莫半炷香的時間,花廳内終于迎來公布結果的人,丫鬟問道:“那玉井飯是哪位掌廚所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