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處理完炎帝部落的事,便終于啟程回自己部落了。
部落位于黃河、洛水交彙處,距離黃河直線距離約二千米,距伊洛河直線距離約兩千四百米。部落由三重大型環壕圍住,東西長約一千五百米左右,南北寬約七百八十米,面積達一百一十七萬平方米,換算成現代大約是164個标準足球場的面積之和。
外壕總長約一千六百餘米,上口寬十七米,深十餘米,可大大防禦敵人入侵。穿過兩層外壕,衆人跟随黃帝踏過内壕上放下的吊橋,便見到北邊兩道三百七十米的圍牆與北部内壕合圍形成了一個一萬八千多平方米的半圓形場地,那便是居住區。圍牆東部有一個小小的甕城,可作部落反抗入侵的最後一擊。
林施微作為部落裡的巫醫,随黃帝住在圍牆南面的宮殿之中。宮殿開門便有十五間,她與各種巫觋分散居住在宮殿角落中。
黃帝先召集衆人在正殿中議事,正殿中最顯眼的便是由九個陶罐擺放的北鬥九星圖案,牆上懸挂了一個巨大的麋鹿鹿角。因打赢了炎帝,黃帝議事一是派人去接管阪泉的鹽池,二便準備在部落中準備大祭。
因打敗炎帝,乃是部落裡百年不遇的大事,黃帝親自編寫了《雲門》的樂舞。他的确是個全才,在音樂上也有極高的造詣,不僅改善了鼓、瑟、箫、铙、角、钲、磬等樂器,還命伶倫制定了五個主音階,細分為十二個副音階。
在宮殿以南,三處經過嚴格規劃的大型公共墓地以北,整個部落的正中心,有三處版築法建造的夯土祭祀台。大祭便是在這裡舉行。
鐘鼓之聲悠揚卻能震撼人心,舞者們和着《雲門》,時而輕盈飄逸,時而雄渾有力,林施微似乎能完全接收到了對祈求豐收、美好未來之願,即便身處落後的原始社會,卻從不會真的被苦難打敗。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即便是再艱難困苦,再末路窮途,創造了文明的部落酉邦甚至古國,都從未有一刻想過放棄。當領地不能供養足夠的人口時,祖先們便會自動分出去踏上尋找栖息地的征程。當災難摧毀了一切建設時,祖先們便毅然放棄不再适合生存的環境,集體遷徙掙紮求生。
這一刻,林施微忽然釋然了,她不想再去恨把自己送到過去經曆原始風雨的不知名力量了,她應該放過自己。
既然自己注定還要在曆史中穿梭,不如将它當作一次沉浸式旅遊,去擁抱生活,去探尋她知道的曆史名人過往,去領略還沒有被人工雕琢的自然風景。
這何嘗不是一件幸事!
樂舞結束,獻上祭品,衆人都散了以後,隻有林施微還站在原處。
心中不斷湧來一種強烈的感動,似乎要去穿越時空,舔舐過去的自己,将此刻心中希望送到過去自己心裡,去溫暖擁抱那時的自己。
林施微将骨笛輕輕置于唇邊,手指在笛孔上摸索定位,嘴唇微微張開,将心情盡數吐出。随着氣息沉穩流動,聲音由深邃甯靜變得越發清悠明亮起來,遺夢千年,疏影蕭蕭笛聲遠,長情萬古,醉裡遙望盼日歸。
果然,閱曆才是最好的靈感。
放下骨笛,林施微有些感慨地撫摸着,這支骨笛是她取了鹿骨,用石刀鑽出來的,因為長度欠缺些,便隻有五孔,到底比七孔的音域窄些,有些高音發不出來,此時此刻真是有些可惜了。
“大善!”後面傳來一聲贊揚。
林施微回頭,原來是黃帝和伶倫,伶倫鼓掌贊歎:“原來巫汐也極善樂,此等樂音,可謂曆萬難而不歇,真是美妙絕倫啊!”
“比伶倫還要差上許多。”林施微有些赧然,這是剛看了黃帝的樂舞有感,又占了輪回時間長的功。這樣的曲子或許她也隻能做一次了,況且她心中積怨太深,真正要寫其他曲子,是比不上伶倫這個青史留名的音律始祖的。
“巫汐太謙,此曲能振聾發聩,倫着實不及。”伶倫轉頭對黃帝說道,“黃帝,不如下次祭祀大樂,請巫汐來幫忙主持如何?”
“善,汐可應允?”黃帝前額高高隆起,眉宇間如同懸着日月,雙眼明亮有神,氣勢逼人。
林施微現代本就是個音樂人,有幸能跟在黃帝、伶倫身邊學習,自然願意,便點頭應允了。
看着龍行虎步的黃帝背影,行走間也散發着沉穩而威嚴的氣勢,林施微心中一動。
這不就是一個現成的千古名人嗎?不就是在現代自己苦苦追尋的靈感嗎?
近距離的圍觀他一世,她又能做出來什麼樣的曲子呢?
生活,本就該是有期盼的啊!
自從在那場祭祀中想明白後,林施微整個人便更通透了些,她沒事情的時候就去集市上逛逛,這時的集市自然沒有後世那麼熱鬧,但也是有人氣的。拿到集市上的東西,多少都有些意思的,有些是形狀很奇特的玉石,堅硬的骨頭,或者獸皮,也有些糧食和草藥。林施微便看見過一個野豬獠牙雕刻的蠶雕,很有紀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