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到早上八點後變得酷熱難耐,人若在沒有樹蔭遮蔽的地方行走,就像是正在炙烤的鱿魚。
一個對話框冷不丁的彈到了藍恬面前,機械的聲音在耳邊響起。
【伐木比賽将在5分鐘開始,請玩家做好準備。此活動不強制玩家進行,但是在活動結束後,伐木數量最多的三位将會獲得豐厚的獎勵。】
無論是在熟睡中的玩家,還是在辛勤勞作的玩家,在這條消息出現之後,第一時間就是看向區域頻道。
【黑色幽默:發生了什麼,伐木比賽?砍木頭嗎。】
【紅海:哎,你們看見了嗎?我這附近忽然出現了一片綠林。】
【露露呀:哇,兄弟們,這樹林還挺多野菜的,不伐木也能去摘野菜啊,物資還挺多的。】
【糖栗子:那邊野怪的攻擊力怎麼樣啊?不會主動攻擊我們吧?我可打不過那些野怪。】
【比奧:不主動攻擊,好像确實不會襲擊我們,我這邊的這些野怪速度好快啊,不過挺脆皮的,也就50點血量,小心一點也可以對付。】
【玲珑:也就50點……大哥,你血量還有多少啊?我剛被野豬拱了,血量就隻剩40點,我都不敢動,隻能躺屍等恢複。】
頻道裡,衆人都在訴苦,很多人都沒有選擇去伐木,而是都在等血量恢複,隻有少部分人選擇主動出擊。
這片林子隻存在着7天,7天時間裡采集到的物資能随時帶回生存艙。當樹的生命值清零的時候,那棵樹就會自動變成木材,拾取木材之後,那棵樹就會在地圖上消失。
藍恬使用伐木鋸的時候,就發現一個問題,伐木鋸一分鐘就能砍掉一棵樹,而且這一分鐘内伐木鋸不能離開樹。
【宿主,不能連續使用伐木鋸超過半小時,不然對身體會有損傷。】小助手貼心的提醒。
事實上砍到20棵的時候,她的手就已經顫抖,這讓她不得不停下手裡的動作,将目光投向這片密林密林。
這片郁郁蔥蔥的原始綠林在炙熱的陽光下散發着亮眼的綠色光暈,地面上縱橫交錯的樹根阻攔了大多數野怪深入密林的欲望,摩肩接踵的枝幹給這片綠林添加了幾分深邃的幽暗。
站在密林邊緣,無論是地面還是樹幹上都幾乎看不見任何野怪留下來的蹤迹,隻有看似毫無攻擊力的小昆蟲在飛舞着。
很少人會深入密林,哪怕是前世,也隻有寥寥數人知道這密林裡隐藏着一個奇特的種族。
所有密林都是一樣。無論是面積大小,還是樹木的形狀,他們就好像複制粘貼一樣,不遠不近的分布在求生者的安全區附近。
這石頭怪除了心髒以外,沒有幾兩肉。它們的血條很厚,而且還有很強的領地意識,這也導緻了遊離在密林附近的野怪從不輕易靠近那片區域。
每殺死一隻石花獸就會獲得1—5單位的石材。50單位的石材可以建造圍牆,圍牆可以防禦極寒天災裡遊蕩的野獸。
野蠻生長的樹根在地面肆意的交錯,一不小心就能摔個大馬趴。藍恬一邊注意落腳的環境,一邊小心翼翼的用刀撥開層層疊疊的樹枝,緩慢的前進。
石花獸行動很緩慢,攻擊的手段也隻有一個,那就是團成一顆球朝着襲擊者砸過去。
他們隻有最原始的力量,但是每人敢小瞧它們。
老虎,是天生就不愛吃烏龜嗎?
不,是沒有任何性價比。
【宿主不能使用火球術哦,火球術可以點燃樹木,燒毀的樹木不能産出木材。】
小助手的機械音冷不丁的在藍恬的腦海響起,略微緊張的氣氛立刻被沒有木材的警告沖淡。
在小助手作弊一般的指路下,藍恬很快找到這片叢林裡難得的空地。
看着大小各異的石頭堆,她瞄準了一隻落單的石花獸,丢了一個冰錐。
【石花獸:150/200】
受到攻擊石花獸從沉睡中蘇醒,四根身披麟甲的短腿從岩石冒了出來,它甚至還沒來得及把腦袋伸出來,藍恬又一個技能砸過去。
血量隻剩下一半的石花獸果斷的收縮身體,企圖滾向另外一邊的方式躲避藍恬接下來的攻擊。
石花獸才剛碰到族兄的腦袋,就已經化作的石花碎片。
被這隻石花獸一腦袋撞醒的族兄連帶着在他附近的一小片石花獸一塊蘇醒,看着化作碎石的曾經的兄弟迷茫了一會,看了眼毫無動靜的族群,然後扒拉了一塊草皮放在被陽光曬得發燙的腦袋,再次趴了下去。
小助手看着不僅思維遲鈍,而且眼神也不好的石花獸陷入了沉思。
除了第一把的意外,接下來的藍恬非常小心的将受到攻擊蘇醒石花獸控制在一個小範圍内,所以很快地面上掉滿了一地石材。
【已撿取了20石材。】
刷石材的刷得快樂,藍恬也沒忘記她的初衷,“還不錯,平均每個石花獸爆4個。刷滿50個我就回去砍木頭。”
藍恬勤勤懇懇的砍木頭刷石材,眼瞅着大半個上午過去了,這綠林也被她砍空了一小片,石花獸族也因為一直不間斷的被騷開啟大規模的蘇醒,藍恬終于停下來的手裡的活。
【那個好像,剩餘的金蘋果有變化了。】小助手提醒藍恬。
變化?什麼變化?
藍恬打開倉庫,就發現原本存放在格子裡金蘋果變成了一個盒子。
點擊領取,一個古樸的羊皮卷和一張印着金蘋果的卡牌出現在她面前。
“奇奇怪怪的……空白的?”
藍恬翻來覆去的尋找,愣是沒找到一點文字或者圖案,隻能叮囑小助手看好羊皮卷,要是出現變化就喊她。
拿起來卡牌,發現疑似是的輔助種植類型的道具,居然還需要種植盆才能使用。
【種植盆,系統商城也有,但是很貴。】小助手看了眼後台,無奈的說道。
“那等下午我去打野怪看看能不能刷出種植盆的圖紙。或者爆出來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