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嘛?包養我?”
“想什麼呢,您那身價,我哪包的起啊。這是買房剩下的錢,我想了想,放你這裡合适。” 路行雲所指的“這裡”是以鐘淺晴名義辦理的那張卡——她們二人的共同賬戶。這張卡的賬号密碼她們兩個人共享,隻不過,卡在鐘淺晴手裡。
“真的假的,剩了幾十萬?”
“嗯。剩了總比超了強。放在這張卡裡我是有目的的,你聽好。”
鐘淺晴立刻挺直腰闆,盤腿坐好。路行雲見狀忍不住笑了出來,她走過去,拉起鐘淺晴的手,露出一個溫柔的微笑。
“首先,你不要再用工作室的錢給咱們C市的家買日常用品了。”
“其次,咱們用這個錢給你媽媽和我爸媽買點禮物表達感謝,他們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給咱們的家添置了許多家具。上網買就行,咱們沒公開,你媽媽的用你的名義,我爸媽的用我的名義。”
“最後,初一是咱們帶回來的,所以咱們要養。雖然平時不能陪它,但它的狗糧和日耗品從這個共用賬戶裡出,行嗎?”
“嗯嗯!”鐘淺晴點點頭。
路行雲見她一副認真地樣子,笑着親了親她的雙手。“我還有一個主意,想現在就說。”
“你說。”
“等我大學畢業,長輩們就不會再給我壓歲錢了。我是這麼想的……”她湊近她。“等那個時候,咱們把20多年來收到的壓歲錢換成小金鎖、小金墜,穿上線。以後咱們要是有了後代,就留給她們。”
“同意。”鐘淺晴想都沒想就答應了。她的眼圈有點紅,她跪坐起來,爬進路行雲的懷裡,手抹了抹眼角。路行雲想得真的很遠,她真的在努力創造一個确定的未來,及未來的未來。“那都是長輩對你的愛,謝謝你,姐姐。”
“啊,這有什麼可謝的啊。”
“傳承。”她的眼神幹淨明亮,“這是愛的傳承,一代又一代,這份愛會越來越厚重的。”
路行雲有點驚訝。這的确是她的本意,但她沒想這麼深刻。鐘淺晴見她不說話,微笑着再次開口。
“姐姐,謝謝你,讓我和你一起傳承這份愛。”
那一刻,路行雲像小時候一樣,輕輕擁抱了她。
又是離别的一晚,兩個人聊了很多。她們沒有像以前那樣不舍和難過,她們找到了生活的樂趣,體會到了成長的快樂。
她們的目标雖不相同,目的地确是同一個。
與此同時,她們發現了一種新的感覺。也許以前這種感覺或多或少出現過,但現在,她們知道這種感覺具體是什麼了。
是義務,也不是;是責任,也不是。
是使命感。
是于彼此的使命感,于他人的使命感,更是于這個家庭的使命感。
第二天路行雲返校,鐘淺晴送走她後,按慣例将路行雲今年收到的壓歲錢存進對方18歲給她的那張存折裡。然後,她讓杜小禾幫她去買了一束白玫瑰。晚上,她把白玫瑰放進花瓶,擺在了主卧的飄窗上。
臨睡前,她打開日記本。
“……這是一個忙碌又開心的寒假,發生了很多大事。這些大事幾乎都是關于我和小行的……我們……越來越像兩口子了。”
寫到這裡,她難掩笑意,自顧自地笑了一會兒。
“我們一起設計生活,一起照顧初一。偶爾,也會吵架。我任性,她自我,我們深知各自的毛病,就是都改不了。比如,前兩天,我們因為是否給初一做絕育手術大吵一架。她堅持要給它絕育,我不同意。為什麼要剝奪初一的生育權利啊。總之,這件事目前沒有結果。”
“那晚,我沒碰她,也不讓她碰我。我和她說‘都不可以’,氣的她沒理我就睡了。本來就是,她不能因為自己是個人類,就替狗拿主意,不讓人家享受大自然的快樂。”
“……第二天我們就和好了,一起把情人節留下的快爛掉的玫瑰花瓣給埋了。我們約定,以後家裡常擺鮮花。隻要吵架,就把掉落的花瓣埋進花盆裡,拍照留念。這個做法源于《紅樓夢》,是書裡那對青梅竹馬解除誤解的方法。我喜歡這個方法,因為這很浪漫。”
“姐姐返校了……時間快點過吧,好日子就要來了。高考後,我就再也不用上家教了。大學生活看上去比高中要清閑的多,雖然也要拍戲,但比起要同時跑通告、背劇本、學習的這幾年,我已經知足啦……”
“……就寫這麼多吧,明天起我要準備藝考三試了,問題不大。總之,我迫不及待地想參加高考了。”
“晚安,想爸爸。”
鐘淺晴寫完,爬上床,抱着虹虹,用小号刷微博。這時,她看到“有終點的路”發表了一條原創動态。真是難得。
那是一張沒有配文字的照片。
照片上,兩株盛開的百合花靜靜地伫立在窗台的玻璃花瓶中。
那個窗台鐘淺晴記得,那不是主卧的窗台,那是次卧的窗台。
那個窗台的朝向是北方。
她知道,姐姐想她了。
她也想做點什麼。
路行雲曾多次囑咐鐘淺晴,她們兩個人的小号昵稱像情侶的,不要輕易點贊,評論,以免有心人注意後會妄自揣摩。但今晚鐘淺晴就是想任性一把,不想聽她的。
她想她。
所以,當她看到這條微博時,她毫不猶豫地點了贊。然後,一不做二不休,起身來到飄窗前,決定任性到底。
她給玫瑰花拍了張照片并登錄了微博大号。時隔多日,不愛發微博的演員鐘淺晴發了一條微博。
【白色玫瑰花.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