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子這輩子的娘,是一個苦命人。
要是沒有苟子的到來,她就是一個無兒無女,悄聲無息地消逝在賈府後院的女人之一。
即使她也算是伯爵之女,即使她在賈府的地位,名義上,應該比繼室邢夫人還要高一些。
論關系,何氏和賈赦明媒正娶的原配夫人,還是表姐妹的關系呢。
隻是,何氏生不逢時,花期正當的時候,武将何家三代十四男丁為了守住邊關城池,全都犧牲了。
一場大戰後,何家隻剩下一個重傷硬熬着的何老将軍、何氏和何氏那母親難産去世生下的,天生體弱的弟弟。
何家大度,不為難女眷,重傷清醒的何老将軍做主,将女眷都放出去,大歸了。
皇帝也感動何家的貢獻,給了何家一個伯爵爵位,三代始降。
何老将軍也感念皇恩,為了何家的獨苗,硬生生地扛着傷痛,煎熬地扛着,帶着孫女孫子扛過了孝期。
本來,何老将軍是打算,給孫女安排一個靠譜的丈夫,讓孫女帶着弟弟出嫁,他才好瞑目而去的。
誰想到,當時正是皇子長成,皇帝的平衡手段下,争奪最為激烈的時候,何老将軍雖然已經卸去了兵權了,但是他在邊關的威望甚高,娶了何氏,運作一番,能得到的好處可不少。
皇子們紛紛對何氏起了心思,各種手段紛呈地,何氏也躲得艱難。
也因為皇子的觊觎,已經出孝的何氏婚事非常不順利。
隻有千日做賊,哪有千日防賊的,在一次皇家組織的宴會上,何氏還是不慎中藥了。
不想淪為皇子們權利追逐犧牲品的何氏,拼着最後的理智,抓住了賈赦這個表姐夫。
她是甯願事後青燈古佛,也不想讓何家上下的犧牲白費,成為皇子的墊腳石。
出事後,自然是皇帝陛下遲來的大怒。
雖然誰也不知道,皇帝陛下這個大怒,是因為他縱容下,皇子争鬥如此不上台面的大怒、亦或是何氏甯願要賈赦也看不上皇子們不識擡舉大怒、還是因為這次事件,何老将軍怒急攻心,收到消息當場就去了,臉面不好看的惱羞成怒。
但是因為何老将軍的去世,皇家還是要臉面的,最後一道聖旨,真的将何氏指給了賈赦做側室,俗稱的二房,加封厚葬何老将軍,給何家的爵位再加一代的,勉強将這事給抹平了。
按理說,何家這樣惹怒了皇家,逼得皇家為臉面賜下恩裳的人家,應該是長久不下去。
隻是天理昭昭,報應不爽。
在何氏被一道聖旨指婚賈赦二房的第二年,太子謀反了。
沒有成功,最後是太子在乾清宮,在皇帝的注視下自刎而亡收場。
皇帝陛下既悲又怒地血洗朝堂,朝廷大動蕩的,何氏做的事情,對比這次大謀反中某些臣子做過的,根本算不上事,對比下,也沒有誰記得何家這對不成氣候的姐弟了。
賈家也自顧不暇。
賈赦的嶽家張家,是太子太傅,鐵杆的太|子|黨,這次謀逆,張家雖然在最後時刻依然忠心皇帝陛下,但是太子死了,最後張家是兩頭不讨好,全家被抄家流放了。
恰逢張氏懷孕接近臨盆,刺激打擊太大下難産了,雖然最後救回來了,但是賈家當家人賈代善救駕重傷,家裡也亂成一團遭了,張氏強撐着夫家娘家兩頭顧地,最終還是在大兒子意外去世的打擊下,沒有撐住,去世了。
何氏是張氏臨終前,被請出來主持賈赦一房大局的。
這時候,何氏給爺爺守的孝都沒過呢。
不過,何氏一直認為愧對張氏,答應了張氏臨終前的請求,表示會幫忙照顧張氏次子賈琏。
在賈代善去世,到賈赦繼室刑氏進門之前,賈家大房的事務,都是何氏一把抓的。
賈家大房賈赦能在賈代善去世後,沒有被内外交困的劣勢打擊到,和二房賈政一家鬥得旗鼓相當不落下風,也多虧了何氏的手段高超。
哦,這裡面,當然還有苟子的暗中相助了。
要不是苟子的暗中幫助,一點都不吝啬稀釋的甘露地暗中投喂,這位吃齋念佛自我折磨得身體虛脫、快要升仙的何氏,恐怕也抗不過這些年的各種繁雜事務陰謀,早早就去了。
苟子會對何氏的一切知道得那麼清楚,就是因為,她是在何氏嫁入那一年“來”到賈府的。
準确的說,她是随着最先下凡的石榴仙子一起來到賈府的。
石榴仙子是賈家二房的嫡出女兒,因為出生在正月初一,賈家上下都覺得有福氣,起名叫元春。
元,始也。
也有代指天的意思。
一個女孩子用這個字,即使是閨名,也可見賈家對她的期待了。
賈赦沒有女兒……
哦,應該說,沒有一個讓他做了十個月鳳凰胎夢的女兒之前,他對賈家上下看中元春的事,樂見其成。
老纨绔隻要好處到位了,他是不會有意見的。
直到他也有了一個鳳凰閨女!
賈赦也算有自知之明,他這接連的胎夢,說出來别人也當他胡說八道的,不會有人信,但是他不服啊!
二房閨女正月初一出生叫元春,那他家正月十五出生的寶貝閨女,也要有個厲害的名字,他想破腦袋的,就想到了一個明字。
叫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