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歲安對着台上拍了張照片發過去:還沒,還有大概三個節目才弄完,好無聊。
沈玉堂:那應該也很快了,一會兒錄完視頻你要過來嗎?
陳歲安:嗯,過去看看有沒有需要幫忙的吧。就你一個人在看攤位?
等了幾分鐘都不見沈玉堂回信息,估計是有人來了正忙呢。
記者站今年準備的小遊戲是看圖猜成語,難度系數算不上很大,因為如果整些太難完成的遊戲大家有可能就不會來互動了。
“來,同學,你的卡。”沈玉堂強迫症似的把章在收集卡上蓋好,遞給面前的同學,待對方離開,才低頭看了眼坐在自己腿上的小娃娃。
他來到記者站的攤位時才發現不止葉淺淺和班長兩個人在,還有個看上去大概兩三歲大的小女孩,他之前見過,是肖青月的女兒——小名叫果果。
以前有幾次晚修肖青月帶她來過,挺可愛一小姑娘,每次跟着媽媽來上晚修都安安靜靜地待在媽媽旁邊畫畫,不吵也不鬧。
聽葉淺淺說是因為肖青月要去做某個比賽的評委,所以暫時把女兒交給她們幫忙照顧,正好也在這邊玩玩,看看熱鬧。
沈玉堂擡手揉了揉孩子的頭發,感覺有點潮濕的觸感,意識到果果熱的出汗了,便拆了剛拿到手不久的電動小風扇給她吹。
雖然這時候太陽光已經被厚厚的雲層遮住了,但畢竟是夏天,待在沒有空調的室外自然不比待在有空調的室内舒服。
沈玉堂感覺自己背後都沁出了一絲薄汗。
“哥哥。”果果轉過身來,一隻手上拿着面貼紙,另一隻手的手指上黏着個已經扣下來的小兔子圖案的貼紙,正嘗試着往沈玉堂臉上夠,臉上帶着期待的神情。
沈玉堂笑了笑,很配合地将臉湊了過去,讓她把貼紙貼在了自己臉上。
陳歲安錄完視頻就和同行的人把設備全都搬回了六樓電視台。
靠在欄杆上吹風的時候順便拍了張操場上的盛況發給此刻還在學校上課的妹妹。
沈玉堂那邊沒再來消息他也沒再問,反正他這會兒已經忙完準備過去記者站了。
一直待在體育館裡被幾個大風扇圍着吹,陳歲安這會兒才覺出些熱的滋味來。
看見蔡知遠在群裡頭說小賣部上了新品,他幹脆揣着飯卡在去記者站攤位前先去了趟小賣部買水。
沈玉堂剛想給陳歲安發信息問他忙完了沒,字還沒打完,側臉就被冰冰涼涼的東西冰了一下,猛地打了個激靈。
扭頭一看,陳歲安已經站在他身後了,手上除了冰他的那一瓶水之外,還拎着個塑料袋,估計也是飲料之類的。
陳歲安本想着逗逗他,待這人轉過頭來時又不由的愣住了。
沈玉堂額頭還有兩頰的位置都被貼上了不同情态的小兔子貼紙,配上那副受了驚的表情看上去倒跟他臉上的小動物有幾分相似之處。
還挺可愛,陳歲安想。
他動作自然地把水遞到沈玉堂面前,笑問:“果果貼的?”
“難不成還能是我自己貼的嗎?”沈玉堂接過水,嘴角彎起一絲弧度,手裡頭冰涼的觸感讓他感覺好受了許多。
陳歲安伸手摸了摸果果的頭,這孩子順手就将貼紙黏在了他手腕上。
“哥哥也貼!”果果喊。
“我?”陳歲安同沈玉堂對視一眼,沒對視上,又有人來猜成語了,沈玉堂要忙着給人家出題去。
“嗯!”果果肯定地點了點自己的小腦袋。
于是陳歲安便蹲了下來,好讓孩子能夠得着自己的臉。
等到沈玉堂忙完回過頭時,就看見陳歲安一張臉上幾乎被貼滿了貼紙,隻露出雙戴了眼鏡才得以幸免于難的眼睛有些無奈地跟果果商量能不能不貼那麼多的事情,禁不住笑出了聲。
陳歲安聽見笑聲挑挑眉,看沈玉堂這幅開心的樣子,心裡騰地冒出點壞心思,他直接奪過果果想要往自己頭發上粘的貼紙,擡手就往沈玉堂臉上貼去。
沈玉堂腿上坐着果果,想躲也躲不了多遠,腦袋晃了幾下後便覺得有些累,剛停下來就被陳歲安鑽了空子。
對方溫熱的手指在自己臉上點了點,沈玉堂感覺自己臉上有要燒起來的趨勢。
“不鬧了,這麼熱的天喝點冰的解解暑。”陳歲安趁着果果不注意偷偷撕了幾個臉上的貼紙黏在手臂上,從塑料袋裡拿出瓶果汁,打開後插了根吸管遞給果果,看沈玉堂舉着小風扇給果果吹,便問他,“你熱不熱?”
沈玉堂打開礦泉水喝了一口:“有點,不過還好,有棚子遮着不算特别難受。”
陳歲安看他額間冒出點細汗,就知道他一定是熱的,想了想,在桌上拿了張不要的廢紙折了起來。
沈玉堂以為是他是沒事幹所以才開始折紙,也沒多想,繼續接待着來參加遊戲的同學。
過了一會兒,旁邊輕輕吹過來一陣風,周圍的空氣仿佛一下子變得清爽起來。
他扭頭看了眼,發現陳歲安正站在旁邊給自己扇着風。
陳歲安注意到他的目光,問他:“怎麼了?這個力度還可以吧,涼快嗎?不行我再用點力。”
沈玉堂張了張嘴,沒說出話來,想問他為什麼不自己給自己扇,但又不希望他真的把扇子收回去。
在心裡糾結了一會兒,他才回了句“不用,這個力度就好”,然後默默地轉回頭去,耳朵尖卻悄悄地紅了起來。
葉淺淺和班長手挽着手回來的時候,就看見記者站攤位裡的三人臉上都貼着可愛的小兔子貼紙,站着的給坐着的扇風,坐着的給抱着的吹風,一時間隻覺得這場面太過美好,臉上的笑容頓時沒收住,抓着班長的手臂就是一頓亂晃。
反應過來後趁着還沒被發現趕緊拿手機哐哐拍了十幾張照片,然後轉手發進了名為“大吃特吃”的群聊裡面。
群裡面一共就三個人,她,班長還有蔡知遠的女朋友劉憶柳。
劉憶柳雖說是這學期才認識的同學,但是跟她們兩個都很有共同話題,興趣愛好也差不多,所以很快便熟悉了起來。
建這個群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分享平常看到或聽說的一些有趣的事情,也相當于是一個八卦群聊。
沒過幾秒鐘,劉憶柳就蹦了出來:在哪?記者站是吧?我馬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