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多小時過去後,毛思飛把最後一道菜端上了桌。
土豆炖牛腩、清蒸魚、炒空心菜,還有一鍋蓮子豬心湯。
有魚有肉,有葷有素,營養均衡。
姜庸在他要開始做飯的時候醒了,進廚房看他在備菜,突然問了一嘴怎麼沒有雞爪。
毛思飛一臉茫然:“啊?你喜歡雞爪嗎?那我再下個單。”
“不用了。”姜庸頓了頓,說:“我以為你喜歡。”
毛思飛有些莫名其妙,他為啥會喜歡雞爪?怪難啃的。
不過他也沒多想,因為随即姜庸提出幫他備菜,然後在姜庸花了十幾分鐘試圖把土豆切成規整的正方體後,他拒絕了姜庸要幫忙的意見,請姜庸到沙發繼續休息。
他其實很久沒有這樣折騰過一桌菜了,自己吃的話也就做一菜一湯,但更多的時候,要麼蹭劇組盒飯,要麼就在外面随便解決一頓,做飯的中途有些步驟還忘了,還是偷偷看了一眼菜譜才補救回來。
“試試看。”毛思飛給姜庸裝了一大碗飯,見姜庸每道嘗了幾口,忍不住問:“味道怎麼樣?”
就像個要糖吃的小孩。
姜庸繼續夾菜到碗裡,點頭道:“如果不是我親眼看着你做的,确實很難相信是你做出來的。”
毛思飛笑了笑,得意道:“跟你說我做飯升級了。”
“我不怎麼會做飯。”姜庸說:“食譜上面經常寫的是适量,但這兩個字最不好把握分寸,多一勺就重了,少一勺又淡了。”
“不會啊,重了就添點水,淡了就再加點,幹嘛考慮那麼多?”毛思飛挑挑眉,問:“那你一般怎麼解決三餐?外賣嗎?”
“有時候跟同事一起去應酬。”姜庸垂下眼,“在公司的話,會跟同事一起點外賣,像這樣吃家常菜比較少。”
毛思飛不假思索地脫口說道:“那我有煮飯的話,喊你一聲?”
不等他反應過來,姜庸已經看向他,輕聲說了句好。
毛思飛摸了摸鼻子,忽然想到什麼,又補道:“不過我過兩天就得跑劇組,可能煮飯的次數也不多,得等我晚上回來才有空,如果剛好你也在的話,就一起吃口呗,反正都是家常菜。”
“不過我發揮水平不穩定啊,如果不好吃的話,你也忍着點啊。”
“如果你不介意的話。”姜庸說:“我也可以學着做做看,不能總讓你一個人做。”
“有得吃我有什麼好介意的。”毛思飛想着姜庸應該就是客氣一句,看起來比他還忙,哪來的空閑去研究做飯,“反正如果有做的話,微信互相提前說一聲?”
姜庸點點頭。
吃完飯後,姜庸幫忙整理碗筷,閑聊的時候,毛思飛扯了幾件以前劇組遇見過的趣事,關于高中畢業到做演員這段時間的空白期,他沒有提,姜庸也沒問,這讓毛思飛稍稍放松了些。
關于姜庸創業的事情,毛思飛還是挺好奇的,畢竟按他的印象,姜庸做個研究員或者在大學裡面當個教授都是正常發展。
“有考慮過。”
姜庸挽起袖子,擠了點洗潔精到洗碗布上,毛思飛本來是打算等姜庸走了再清理的,沒想到姜庸很自然地就走到洗碗池邊開始忙活,他有些不好意思,但姜庸卻說吃飯洗碗,一人分工一樣才好。
“不過有個師兄提出想同我一塊創業,在讀碩博的時候,我和他在導師底下做研究,研究方向和項目比較多重合,共事起來沒什麼矛盾。”姜庸說:“而且他人脈比較廣,家裡也有從商經驗,所以我在衡量之後,選擇加入他。”
“聽起來你師兄也很厲害。”毛思飛道:“不過我一直以為,你會選擇那種更清淨點的工作。”
“我大學期間,姜……我父親有聯系我,透露出想要送我出國讀金融,我拒絕了。”姜庸低着頭沖碗,淡淡道:“與其等我畢業之後,讓他繼續來幹擾我的選擇,不如自己主動選擇一條不容易受幹擾的路。”
毛思飛很少聽姜庸提起他爸,隻知道在姜庸很小的時候,他父母就離婚了,具體是什麼原因,也沒有聽他提過。
他幹巴巴地問:“那他現在還有聯系你嗎?”
姜庸說:“有,比較少。”
“那你……”毛思飛本來想問問陳蘅怎麼沒幫他攔着他爸,但想到陳蘅和姜庸的相處,又把話咽了回去。
姜庸問:“怎麼?”
“嗯……”毛思飛換了個問題:“那你怎麼會選擇計算機專業?”
“有點興趣。”姜庸把碗洗完,放在瀝水架上,毛思飛給他拿擦手的紙巾,他看向毛思飛,眼底情緒不明:“而且在信息時代,想要找些什麼,想要做些什麼,計算機是一個很好的工具。”
毛思飛想,确實也是。
又聊了兩句,姜庸接了個電話,說架構方案還有些地方需要他看看,姜庸還得再折回公司。
毛思飛忍不住嘟喃:“你這老闆當的,都不能按時休息,也太累了吧。”
“偶爾這樣。”
臨走的時候,毛思飛送姜庸到電梯口,姜庸低頭看着毛思飛,道:“你的胃得去看看醫生,我可以開車送你過去,很快的。”
“太麻煩了,你這麼忙……”見姜庸嘴唇動了動,毛思飛又道:“而且我這兩天得去劇組,其實我胃病不嚴重的。”
姜庸說好,“有需要叫我。”
電梯門緩緩合上,将毛思飛的視線遮住,他這才轉過身,溜達回自己家裡。
整個人陷在軟軟的沙發中,他眯了眯眼,看着窗外和煦的陽光。
天氣怪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