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間林道上,蒼嶺橙黃紅烈,給秋日更添幾分絢爛多姿。
謝慕清陪着翁祖父坐在馬車上,自然也留意到了一直跟在後面的那輛馬車。
繞過眼前山峰,河谷驟然出現在衆人前,入目處,大片秋菊淩然枝頭,清姿雅緻,濃淡相宜。
莫時停下馬車,聽到動靜的謝府老仆忠叔迎了出來,咧牙笑着道:“今日時運不錯,晚上有魚湯喝。”
剛下馬車的謝老太爺聞聲也不經含笑回應:“是鲈魚嗎?”
“正是呢,得了三尾,小郡主最喜喝您頓的魚湯了。”忠叔笑得高興道。
“去山下買點豆腐來,今晚給嬌嬌炖笃筍豆腐魚湯。”謝老太爺不經撫須,格外有興緻道。
自隐居在此後,謝老太爺不再過問世間事,一心著書立學,過着閑雲野鶴般悠閑自在日子。
得虧桑垣锲而不舍地登門相邀,老太師這才勉強應了書塾中傳道解惑之業。
“早早備下啦,料您必是想炖這道魚湯。”忠叔笑着道。
“回去吧,今日答應了給嬌嬌和路上帶回的小姑娘做糖人,給我準備些饴糖來。”謝老太爺擡腳往前,邊走邊說道。
忠叔聞言這才留意到緊緊跟在謝慕清身旁瞧着便讨喜的小姑娘,和氣笑了笑後下去準備了。
院外,莫時剛将馬車安置好,裴季與王序之也到了。
二人不請自來,本就有些許尴尬,莫時看了眼二人,徑直往裡去了。
既不主人相邀,裴季與王序之一時又不敢進來,但又不甘心就此離去,隻能枯枯耗在院外等着。
籬笆小院中,菜畦被分成田格子般打理得整整齊齊,雖已至秋日,但瓜果長勢極好,想來被人悉心照看。
謝老太爺回屋換過一身粗麻布衣後,正在菜畦間鋤着旁生出的雜草,而謝慕清則帶着王卿言給院中雞鴨喂食。
王卿言出身琅琊王氏,如今的王氏雖不比從前位高勢大,但也是被父兄錦衣玉食般養大的,自然不曾體驗過這般滿是煙火的農家之樂。
随着撒下一把把的粗麥,小雞小鴨争先恐後地圍着二人追逐,王卿言隻覺快樂極了,笑語不斷,便是從前獨自一人喂食的謝慕清也不經被其笑聲感染。
小院中,二人笑語不斷,明明是鄉間尋常之事,竟被二人弄出這般樂趣來。
謝老太爺自不必說,便是院外的裴季與王序之自然也聽見了,這歡快暢脫的笑語,越發叫二人心猿意馬,好在終是壓制住了心間那股沖動。
忠叔準備好物什後,謝老太爺放下鋤頭,在一旁院中給二人制糖人,謝慕清與王卿言圍在一旁。
泥爐炭上,饴糖慢慢融化開來,香氣撲鼻誘人,兩個小姑娘早已被勾起了饞蟲。
謝老太爺不再耽擱,給二人各自畫了錦鯉和兔子糖畫,瞧着便栩栩如生,兩個小姑娘捧在手心一時倒有些舍不得吃,王卿言更是滿眼亮晶晶的,口水噙在嘴角。
“吃吧,翁翁給你們倆多弄幾個,放在冷窖中,想吃了随時去取。”謝老太爺滿眼笑意道。
話落,二人才敢開始小心翼翼地吃着手中的糖畫。
謝老太爺見狀笑了,眼神滿是寵溺。
待将糖畫都做好後,忠叔找來了一具幹草編制的棒子,正好夠将所有糖畫都插上。
謝慕清與王卿言早已吃完手中那串,這時見忠叔弄好,又各自挑選了自己喜歡的圖案。
謝慕清選了生動活潑的燕子銜泥型,王卿言則選了可愛逗趣的小蜻蜓,二人滿臉歡喜。
謝老太爺瞧着小輩開心,臉上的笑意不曾消散過,随後叫忠叔取來冬日裡從雪松上收集來的雪水,烹煮菊花茶。
忠叔再次折返時,謝老太爺終是想起了院外的二人,道一旁的莫時:“将候在院外的那二人請進來吧。”
莫時聞言看了眼謝慕清,見起神情如舊,這才離開往院外而去。
“嬌嬌,今夜回城嗎?”老太爺一邊慢慢攪動着手中竹匙,一邊漫不經心道。
“不回,嬌嬌要在此陪着翁翁,直到雲姝阿姊來。”謝慕清吃着快沒了的糖畫,不解卻老實回道。
有些不解翁翁這話是何意,她住在此也有些時日了,早已習慣了山中清幽靜谧,怡然自得地日子。
“我也不回。”一旁的王卿言聞言後仰頭看向一旁慈目垂愛的謝老太爺道。
唇角處不知何時沾上了些許糖渣,越發顯得可愛了。
“好好好,那便都留下來,翁翁給你你們做好吃的。”謝老太爺聞聲笑了,眼中盡是溺愛之色。
待二人吃完手中糖畫後,莫時折返,身後跟着裴季與王序之。
随着茶水沸騰,院中菊花香香汩汩,香氣四溢,二人來到後,神情舉止不自覺地稍顯嚴肅。
“晚輩琅琊王氏,喚序之,此番遠道而來,是為求拜老太師收我為徒,聆聽教誨。”王序之恭聲作揖道,态度盡顯萬般誠摯謙恭。
謝老太爺不緊不慢地繼續着手上動作,并未回應,眉梢卻是在聽到琅琊王氏時輕微顫動。
一旁的幾人默不作聲,靜靜留意着此幕。
待謝老太師斟完茶後,終于停下手上動作,目光看向眼前依舊拱手作揖之人,語調清平道:“小姑娘是你何人?”
王序之聞言眼中閃過片刻詫異,随着老太師所指望了望王卿言,随後恭敬回道:“回太師,是舍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