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無關風月1
皇帝還未下早朝,顧凜先去了禦書房偏廳等候。剛坐下沒多久,就聽見廳外浩浩蕩蕩的腳步聲,然後是近侍們拜見皇後的聲音。
管禦書房的近侍正在跟徐皇後通報:“皇後娘娘贖罪,京畿衛的顧凜将軍正在裡面等候觐見。”
“顧凜?”身着宮裝的女子聲音端莊威嚴,“無妨,聖上很快就要下早朝了,我就與顧将軍一起等候吧。”
顧凜趕緊起身到門口見禮。
一切禮畢,徐皇後坐在上座看着下首的顧凜,端着近侍上的茶輕抿一口說道:“顧将軍不在京畿衛當值,怎麼一大早就來了宮裡。”武官無诏是不需要上朝一般也不進宮。
“一些俗事,不勞娘娘煩心了。”
“是嗎?”徐皇後輕叱一聲并不追究,這顧凜少年時便軍功累累又對皇帝有救命之恩,年紀輕輕官居四品,還是皇帝親賜禦前帶刀侍衛。早就聽說不善言辭不與朝臣來往,一心就聽命于皇帝。這樣的人,還是别樹敵的好。
正尴尬時,近侍在外通傳皇帝來了,衆人紛紛起身拜見。皇帝看了看廳裡的兩人,下朝之時近侍隻通報顧凜求見,徐皇後怎麼也來了?
“皇後怎麼來了也不跟朕說一聲,”皇帝笑着拉過徐皇後的手坐下,“讓你久等了,可累?”
“臣妾不累,隻是沒有把後宮打理好,特來請罪。”說着就要跪下。
皇帝趕緊扶起:“何來請罪一說,後宮在皇後的治理下向來是井井有條。”
徐皇後眼神示意身邊一個宮女出列:“這是負責每日給冷宮送吃食的宮女,今日一早來禀告與我一件大事,臣妾不敢做主,隻好來請示皇上了。”
“哦?何事?”
那宮女撲通跪下聲淚俱下:“皇上贖罪,今日一早奴婢照例去送吃食,卻發現憶蘭公主不見了,周圍都找遍了也沒有,求皇上贖罪啊。”
“憶蘭?”皇帝似回憶了一會兒才想起他們說的是誰,道:“她能去哪裡?”
“奴婢在附近找遍了都沒看到,負責院子灑掃的小丫鬟也不見了,奴婢怕是出了大事,隻得通報給皇後娘娘,請皇上和皇後娘娘贖罪。”
徐皇後順勢接話道:“一接到通報,臣妾就讓人去找了,翻遍了整個後宮才找到些線索,有宮人說是大皇子身邊的小寒姑娘昨晚來過,走時還多帶了個小丫鬟。隻是都是些言語并無證據,臣妾怎敢去皇子府找人。”
“皇後說哪裡話,當母親的要去他院裡還要等他召見不成,”皇帝說着示意身邊的近侍,“去招大皇子過來,把那個孤女小寒也帶過來。”
說話間,近侍往皇子府而去。
“皇後不必心煩,那憶蘭自來膽小,跑不了哪裡去。”
“臣妾也是擔心慣了,她從小孤僻也沒什麼朋友,也就和大皇子走得近一些,”徐皇後低眉柔柔的說道,“她雖膽小但向來聽她大皇兄的話,信兒最是守禮,斷是不會做出什麼大逆不道的事的,隻是那孤女小寒卻是頑劣的很,自去年來後,多次對後宮嫔妃無禮,成天的惹事生非,把信兒都帶壞了。”
顧凜在一旁聽着,李信啊李信,你不會真跟這事有關吧?這徐皇後可是等着抓你的錯處呢!真是句句不說是李信的錯,句句又都在暗示皇帝是李信私自帶走了憶蘭。
“皇後放心,等會兒信兒來了,我定好好說道他。”隻字不提憶蘭的事,笃定她翻不起來什麼風浪。
“臣妾知道,憶蘭公主定是不滿意我給她找的婚事,找她大皇兄做主去了,可皇上您評評理,憶蘭公主既無品級也無母族,如今也十六了。臣妾也不是那苛待子女的主母,給她說的是親侄子,待她嫁過去也是錦衣玉食榮華富貴。她也不知聽信了誰的讒言,千般萬般的不願,這事還是您賜婚的,她不相信我也罷了,難道也不相信您嗎,定是哪個嚼舌根的教壞了孩子。”
說着低泣起來,述說自己掌管後宮的委屈,述說子女們的不服管教。
皇帝又是安慰幾聲,場面才平靜下來。正這時,李信帶着小寒和一個小丫鬟過來了。
一看見那小丫鬟,跪着的宮女就大喊道:“就是你,你就是負責灑掃憶蘭公主院子的小丫頭。”
“閉嘴,成何體統!”徐皇後輕嗤道。
李信等人見禮完畢,皇帝問道:“信兒,憶蘭院子的丫頭為何在你這裡?”
“禀父皇,昨日傍晚,憶蘭公主派人過來說婚期将近,想讓小寒晚上去陪陪她說說體己話。有皇子府的門房為證,晚上我便讓小寒過去了,誰知并未呆一晚,一個時辰就回來了。”李信說道,示意小寒上前,“小寒,那天晚上發生了什麼?”
小寒學着李信的樣子見禮回複道:“那天我依約去找憶蘭,先陪她說了會兒話,過了快一個時辰,她說院子裡有個小丫頭最近病的厲害,說是從梅妃死後一直寝食難安夜夜噩夢,她不忍心小丫頭在院子裡受罪,問我能不能帶那小丫頭回皇子府住幾日養養病,這麼點小事我當然答應啦。”
說完大家都看向跪在小寒身側的小丫頭,确實一臉病氣睡眠不足的樣子。
“簡直胡鬧!怎能将病人帶進皇子府,大皇子如若染病,你十個腦袋都不夠砍的!”皇後說着,直指小丫頭和小寒,“快讓人拖出去,免得過了病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