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多月吧。”宋青青如實回答,看着李銜霜:“他都可以靠說書賺錢,我也想賺!”
李銜霜哭笑不得,一個小姑娘家家的,排名第一的賺錢意向居然是養豬。“沒問題,但你為什麼想要養豬呢?為什麼不養羊養牛?”
宋青青:“我覺得豬比較好養活,别的我可能養不來。”
李銜霜:“無論什麼事情,都是有方法論的。如果隻是養活幾隻豬,也許很簡單,可是想要把豬養好,并沒有那麼容易。”
宋青青撅起嘴巴:“你就會說我。為什麼宋明的你就答應!”
“那是因為宋明本來就很擅長種地,他知道要怎麼做。”李銜霜說道。
宋青青站起來,不挨着李銜霜坐了,跑去宋開身邊坐,搖着他的手臂,當面做小告狀精:“大哥,你看看他!”
宋開摸摸她的頭,說出的話卻鐵面無私,“李銜霜說的對。”
“啊,你們怎麼這樣!”宋青青鼓着臉頰。
“這樣吧,給你一周的時間,你去學習一下這門技術。一周以後,我們要舉行家庭考試的。”
“什麼,還要考試?”
“對。考試内容很簡單,現在就開卷給你,你用這一周的時間來找答案。”李銜霜知道宋青青很聰明,古靈精怪,但她就是一塊璞玉,完全未經雕琢,李銜霜有意要教給她掌握思考問題的範式。
“你要搞清楚幾個簡單的問題。第一,自己為什麼要養豬,比起養殖其他牲畜有什麼突出的好處;第二,如果隻憑你自己,你的精力最多夠養幾頭豬,能賺多少銀子,如果要雇人,你付多少工錢,能多養的數目是多少,又能賺多少銀子;第三,那些養豬養得好的人家,是做了哪些事情,而那些養得一般的人家,又做了什麼事情……”
李銜霜一開始講話的時候,宋青青還不屑一顧,可是聽着聽着,神情就認真起來了。
“考題就是上面那三個問題,你可以自由發揮。如果你答得符合預期,我們再讨論你的賺錢方案,怎麼樣?”
“可以!”宋青青應道。
問完了宋家兩個小的,李銜霜看向宋開:“宋開,你有什麼想做的?”
宋開沒有回答,隻是低頭思索,沒有人催他,他就一直想。
一盞茶時間過去,他擡頭:“我想做的事情很多,如果想聽你的建議,你覺得我應該把哪些事情放在優先?”
“工具。”李銜霜不假思索,“如果我們能趁這次制作出節省人力和時間的工具,等這批難民離開,我們日後的活計會好做非常多。”
工具的更新疊代,原本是随着生産力的發展而進行的,但李銜霜決定倒逼這個進程。
“之前你說播種很麻煩,我提議可以做一台播種機,你有嘗試嗎?”
宋開搖頭:“沒有。”
李銜霜摸摸他的手腕,笑道:“不要緊張,之前沒有需求,你自然不會想着做。我畫一個大緻的圖紙給你,你看有沒有實現的可能性。”
“你還懂這個?”
李銜霜不懂,他隻是一知半解,要不是之前做過古代農具發展曆程的研究,他連這“半解”都不會有。
李銜霜說:“不止這個,還有一些其他的工具,我全都畫給你,我隻能解釋個大概,具體細節我就不清楚了,你看能不能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