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天不見太陽,天剛一放晴,嶺南、百越的百姓便坐不住了。
家家戶戶都洋溢着歡樂的氛圍。眼瞅着距離稻米收獲隻有一個多月了,農人們紛紛下田幹活,主要是查看莊稼的情況。
沒辦法,雨太大了,而且時間又長,稻米本來都開始結穗了,哪裡經得住這麼造啊。下雨的這段時間,農人們愁秃了頭,也會冒雨去地裡看看莊稼。
看着被大雨砸得倒伏在地的稻米,農人們心疼壞了。好在這雨倒沒有真的一下就下一整月,要不然今年這茬莊稼,就真的白種了。
眼下離稻米成熟還有一個多月,稻米還有得救,于是家家戶戶的人都出動了,紛紛下地裡去把倒了的莊稼扶起來。
雨後的太陽很大,陽光十分強勢地灑向每一個角落,但是照在人身上的時候,卻暖洋洋的,正正好,舒服!田裡的稻米幾乎都倒伏了,要想都扶起來,工作量很大,但是農人們個個臉上喜氣洋洋的,好像根本不嫌累。
這會兒百姓們幾乎都在外面。大人們忙着幹農活,實在太小而啥也幹不了的小孩兒,則三三兩兩聚在一起玩鬧曬太陽。哪怕是家裡動不了的老人,也會讓兒女們将自己從屋裡背出來,坐在院子裡曬會兒太陽。
裴钰這會兒也沒閑着,吃過早飯之後,便穿了一身簡單便宜的粗布衣裳,帶着小六和小鐵一塊兒下了莊子上的田地。
這幾塊地是他用來培育良種的,每塊地所使用的培育方法各有不同,打算到收獲的時節,“擇優錄取”。這段時間他一直精心照看着,并且随時記錄觀察數據。
不過自從這段時間下雨,他便去的次數少一些。現在的防雨措施并不好,他怕再得了風寒,萬一治不好反而壞事。
而且這麼大的雨,不管是油紙傘,還是蓑衣,不大一會兒就給澆得透透的,實在是不方便出門。
他已經七八天沒來這裡了,現在好不容易天放晴了,裴钰也有些迫不及待,也不知道地裡的莊稼咋樣了。
等到真正親眼看見的時候,裴钰的心情瞬間好起來了。
“咦,齊了,這稻米杆子竟然都沒有撲在地上嗎?”小六被眼前看到的景象驚呆了。
“是啊,就算有倒伏,也是隻倒了一點。”
小鐵這段時間出門見過,百姓們田裡的莊稼幾乎全鋪在地上,有些甚至連根都露出來了。而裴大人培育的這幾塊稻田,不但幾乎沒咋倒伏,而且莖稈看着十分結實。
不僅如此,連結出的穗子,看着也比别人家的要多,看着沉甸甸的!小鐵自小在田裡倒騰,雖然是被迫種地。但是看着莊稼長得好,還是不由自主的心生歡喜。
他的情不自禁撫上稻穗,感覺心裡莫名的滿足。小六看他如此愛不釋手的樣子,也新奇地加入進來。雖然他種地經驗不多,但是看着眼前的稻米,結了這麼多穗子,心裡更加确定,裴大人這地裡的稻米,産量一定比别人家的高得多。
看來這次的試驗成功了一半。裴钰看着田裡明顯長得更好的水稻,裴钰面上不顯,心裡卻樂開了花。隻要培育好了更加優良的種子,往後的稻米産量,肯定會越來越高,百姓的生活也會變得越來越富足。
裴钰雖然是一個十分佛系的人,也不願意毫無私心地奉獻自己,但是看着自己學到的知識,能夠幫到更多的人,心裡也是十分開心的。
開心之餘,又有些擔心該如何将這件事禀告給皇帝。其實現代生活中,之所以有這樣優良的水稻培育技術,一切都歸功于那位袁姓老先生。
袁老先生将畢生都奉獻在了雜交水稻的研究上,也正是因為他的不懈努力和無私奉獻,才使得人口衆多的華國人民,都能吃飽肚子。
裴钰身為農學生,一直對袁老先生充滿崇敬,能夠學到相關的農業知識,裴钰也深深感激。
算了,還是照例說這項技術是古書上看到的吧,然後把袁老先生的名字也如實禀告。袁老先生的功績,值得每一位從中獲益的人永生銘記。
至于被問起這本古書在何處,就說這書不小心被燒掉了,“死無對證”。
裴钰今日本來是來扶倒在地裡的水稻的,結果水稻并沒有咋倒伏。至于那些稍稍彎了腰的水稻,被太陽曬個幾天,相信它們自己就能站起來了。
既然地裡并沒有活幹,記錄完相關數據,裴钰便打算收工回家,順便帶小六和小鐵兩人去郁水江沿岸走一圈。現在的太陽太好了,照在身上舒服極了。再去江邊看看江水,吹吹風,簡直完美。
可惜兩人完全被地裡的稻米“迷住”了,戀戀不舍,還想在地裡多待一會兒。
“行吧,那你們慢慢看,我自己走了。”裴钰看着兩人那沒見過世面的傻樣,有些無奈地搖搖頭,笑着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