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不可置信地望着眼前的廟,不敢相信自己花了兩個多小時隻為來到這個破地方。
甚至有嘴快的男生直接質問徐老師:“徐老師,你沒帶錯路吧?”
這是一座小的不能再小的四合院,藏在茂密的古樹和藤蔓之中,它的外牆斑駁,歲月的痕迹在每一塊磚石上都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廟門上的紅漆早已剝落,露出了木質的本色,而門楣上也沒有半塊牌匾。
若不是徐老師帶着來,沒有人料到這裡有個屋子,而這破屋子竟然是個廟,廟裡還供奉着文曲星君。
門敞着,衆人跟随着徐老師進入廟内。
不同于屋外的破敗,廟裡打掃得很幹淨,石闆路被擦洗得光亮,反射出淡淡的光芒。
走廊牆壁上的壁畫雖然褪色,但依舊被小心地維護,沒有更多的剝落,保持着它們原有的風貌。
主殿上供奉着三位神仙,有人剛想進去跪拜,就被明眼人攔了下來。
“這不是文曲星……這三個分别是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
徐老師點點頭,指指路旁邊小小的偏殿,“文曲星供在那兒。”
順着徐老師的手指,衆人瞧見了小的隻能容納兩個人的偏殿,慈眉善目的文曲星君高高坐在神龛上,他披着一件半舊的紅披風,雖然表面已經有了裂紋和剝落,但被擦拭得幹淨。
案前整整齊齊地碼着兩盤蘋果,中間幽幽點燃三支清香,更增添了幾分莊嚴和甯靜。
文曲星君安甯地端坐着,迎接着芸芸學子,為學海中掙紮的人們賜福萬千。
這時,從門外走來一個穿着灰色道袍的老人家,約莫60來歲,須發稀少,衣着樸素,背着個一人高的竹簍,但兩隻眼睛卻像射着精光一樣,别樣有神。
他聲如洪鐘,對徐老師打招呼:“小諾,又來啦。”
徐老師也熟稔地應和,“舅公,采藥回來了?”
舅公?
這是什麼奇怪的稱呼?
不應該是道長嗎?或者XX真人?
我悄悄地繞到徐老師身邊,用手肘撞他,低聲問道:
“你怎麼能叫他舅公呢?多不尊重人啊?”
徐老師倒是坦然:“他确實是我舅公。”
我還想問得再仔細些,徐老師已經推着我往偏殿去了。
“快去拜,不然輪到你的時候,文曲星君要下班了。”
真是奇奇怪怪的。
我們每個人都領到了三柱清香,以兩人為一組,輪流進殿參拜,其餘的人則坐走廊上休息。
我坐在徐老師旁邊,默默地從口袋裡掏出一個折得方方正正的紙條,裡面寫着我早早準備好的許願詞。
我要再複習一遍,怕到時候說不利落,文曲星君大仙聽不清。
可剛展開紙條,徐老師就手快地把紙條抽走。
“哎哎哎,你幹嘛?”
“這什麼東西啊,密密麻麻的,寫了那麼多字?”
徐老師仔細閱讀起來,紙條上寫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