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既然這人在學校這麼出名,那他入學前怎麼一句也沒聽說過?難道是他消息渠道太閉塞了?
新生滿肚子疑惑,猶豫了一下,再次詢問同年級同班同學。
同學A憤慨:“我也一樣,才知道有這麼個人,昨天問表姐,她一副緘默三口的樣子,像是不想讓我知道,故弄玄虛。”
同學B微笑,像是在勸說為他好:“不知道就不知道嘛,又不會掉塊肉,你也别繼續問下去了,多麻煩,我記得你以前不是好奇心沒那麼強嗎?”
他面不改色地在同學B打量的目光下找了個借口走掉,他注意到同學B在他提到她時,手裡突然握緊的筆。同學B在緊張,他在緊張什麼?為什麼對他會有突來的敵意?
這個發現讓新生越發陷入這一樁詭異的事件中,不可明說的姓名好似一本世界暢銷小說中的“you know who”,不同的是那個“you know who”在那個世界無人不知,而且人們對他的态度截然相反,而這裡卻隻在一所校園裡傳播,認識她的人對于其他好奇的人,似乎抵觸多過接納。
他們似乎不想讓更多的人知道她,所以把消息封鎖在學校,所以刻意在公衆場所不提起她的姓名,這成了兩條不成文的規定。
新生思索時,習慣拿出一支煙,還沒點燃,就有人皺眉站在他身前:“新生?不知道校園内禁煙嗎?真沒素質。”
他站在僻靜處,手上的煙還沒來的急收回去,旁邊又路過兩人,他們刻意避開他走,走遠還特意嗅了嗅衣服“……煙味還好沒沾到身上,她可最讨厭煙味了”。
又是她。
新生看了看手上還沒點燃的煙,随手扔進垃圾桶裡。
在這種貴族校園裡校規對他來說可有可無,但這也要看校規是誰、是為誰設置的。
要真是因為“她”,那他有理由相信,今天但凡他點了這根煙,那群神經病——她的擁簇者們絕對會借此按規矩懲罰他,殺雞儆猴,來告誡新入學的學生。
新生抿唇煩躁地走進一條小道,他現在厭惡見到跟“她”有關的人和事。一個人呆着,總能從一團亂麻裡抽出身來安靜會兒了吧。
可像是老天要玩他一樣。
那個偏僻陰暗的地方,今天也有個人在。
長黑發,蒼白膚,她手裡捧着一本書,聽見腳步聲,漫不經心側頭瞥來。
她的眼睛裡一定長着兩個黑色的漩渦。新生呼吸一滞。
不然該怎麼解釋,他突然蜷縮繃緊的心髒?
誰是“她”?
新生好像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