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中午聽廣播還聽到他了,他不是在杭州嗎?”
“他是藝人又不是普通人,年底正是他最忙的時候。前天不是才剛出現在橙色衛視的晚會上嘛。這陣子的日程排得可滿了。”而且就算回杭州了,一般都要過兩三天才會出現在我的眼前。
“我不管,那你就幫忙送送到他家去。你都這把歲數了就剩這一個從小玩到大的小朋友了,别虧待了人家。”
“誰說我就他一個小朋友?我小朋友多着呢!”而且他是對我圖謀不軌的朋友,不是目的單純一起玩的小朋友!
“唉,那種單位裡的小朋友怎麼能和從小一起玩到大的小朋友比?路老闆也是苦命的人,最疼愛的大兒子年紀輕輕就沒了,就我們知道他人有多好,結果被人冤枉進了那裡。哎呦。”
“你走了?不留下來吃晚飯嗎?”看她一邊歎氣一邊穿鞋子,我的吐槽也連忙調轉方向。
“當然了,你老頭還在家裡等我吃飯呢。怎麼了?你要留我吃完飯嗎?”
“我以為你準備這麼多菜要留下來吃飯呢……”
“呵,你沒人要隻能吃獨筷,我可不一樣。我是有老公的人,别把自己熬成了大小夥子的罪怪到我頭上,我沒像鄰嫂家老張那樣硬要幹涉兒子把兒子養成了一個媽寶!”
“還媽寶咧,你用詞倒是挺時髦的。我送你下樓吧。”
“哎呦,我兒子終于長成大人了,你這樣我可要感動的哦!”
這老太太真是除了去老年會唱歌外用詞一點沒老人樣。把她送上公交車後感受到腳的冰冷才想起沒注意穿着拖鞋就出門了。上次這麼穿拖鞋出街,應該還是大學時候了吧?
我們的大學時代正是社交網絡剛剛興起的時候,模仿Facebook的校内網創造了第一輪網紅經濟。那時候有一句戲言,如果你在大學校園裡見到青春陽光化妝精緻帥氣甜美的“大學生”,那多半是來校園裡拍照的網紅。如果你在大學裡見到一個蓬頭垢面,戴着高度數眼睛,就算是冬天上身穿着邋遢的羽絨服腳上卻穿着一雙人字拖像中年人的人的話,不用懷疑,要問路就找他。
和其他學校一到期末圖書館就大排長龍相比,我們學校隻要教室沒人上課你就能走進去把它當作自習教室。
背了一天的考綱搞得人腦袋昏昏沉沉的,想趁早去食堂吃飯的我,剛走出教學樓卻發現了一個熟悉的身影。
“小麻雀!”
他與我對視後興奮地跑了過來。我看着他不禁問:“你怎麼在這兒?”
“放假了就來找你。”
“這麼早?”
“嗯,國際班要在聖誕節前放寒假。再開學我就高三了。”
“那你怎麼知道我在這棟樓?”
“直覺。”
“别開玩笑了,現在的大學又不是以前的大學,這麼多人有幾個人認識我。”
“真的是緣分呢,我還想找人打聽下呢。”
不管了,“飯吃了嗎?”
“還沒。”
“我帶你去食堂吃飯吧。”
“急什麼,我還是第一次來大學呢。這裡好大,先帶我參觀下學校吧。學校裡不都有名勝古迹之類的嗎?”
“這種新建的校區能有什麼名勝古迹?你以為是東京大學嗎?先從食堂開始參觀吧,不知道今天食堂的燒烤出不出來。”
“學校食堂還有燒烤?”
“嗯,我們學校食堂的特色呢。整個下沙大學城僅此一家。”
不過那天并沒有供應燒烤,帶他在三樓吃完晚飯後天色也暗了下來,沒能帶他參觀我們的校園。那時的我正赴身于信息時代之中,以為隻要留有對方的聯系方式,就算是在天南地北也能随時聯系。
可卻沒想到,那是我們在小遠去世後的唯一一次見面。就算手機裡一直留着對方的賬号,可一直到今年才又重新聯系起來。
早知道會這樣的話,我那天一定會帶他參觀我的校園,我一定會在逢年過節給他送上祝賀,至少在新年到來後,給他發上一句新年好。
“小媳婦兒~”
就在我因此而覺得有趣把拖鞋踩得啪啪響的時候,一個聲音忽然傳來把我吓了一大跳。
我趕緊跑上前去把他拉住說:“你在這兒亂叫什麼,被别人聽到怎麼辦?”
“大過年的這大街上哪有什麼人?你怎麼穿成這樣就出來了?”
“我送我媽去坐公交,你怎麼來了?”
“想你了就來了。”
“你不是今天早上才回杭州嗎?怎麼不歇會兒?”
“哦~沒想到你挺關心我的嘛,我的日程都一清二楚。”
還不是阿英那個粉絲會裡在拉接機的人。看我不回答他又接着說:“明天去上海參加一場品牌路演,一個雜志的專訪。後天去南京參加江蘇衛視的一個春節節目錄制,然後放年假啦。”
呵,跟我彙報什麼。我又不是你真媳婦兒。
“這是什麼?”才剛到家裡,他就發現了滿滿的冰箱。
“我媽做的,這袋是給你媽的。”
“哦~咱媽真是太賢惠了,哇,這蛋餃真是太好吃了!”
是是是,我看還是你去做她兒子吧,還咱媽咧!這不是上一部戲裡的北方話台詞嗎?
“這麼多菜晚飯煮些白飯就可以了吧?”
我應了一聲就把廚房交給了他,本想開電視的我,看到了電視櫃邊他堆的那幾個紙箱破了,就想幫忙整理下。結果沒想到從箱子的破洞裡露出了一本相冊來。
我們小時候正是傻瓜式相機流行的時候,富裕人家有了相機,打印相片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對路老闆這種人家來說當然就沒什麼了,這樣的相冊還有好幾本。而這一本正好是我們還在一起的孩提時期,不用說有不少我兒時的照片。
“那時的小麻雀還真是隻小麻雀呢!好可愛。”
“可不是,比你可愛多了。”
“但現在就不一樣了。”
“你這話好像話裡有話。”你那畢竟是做過的臉,沒什麼好自豪的!
“品牌方送了我一些衣服,我特意要了你的尺碼。”
還有這種好事?要是什麼奢侈品牌的話我還怕受不起,不過還好是大衆品牌。我不是一個會放松地接受别人贈禮的人,但偏偏他送的卻讓我什麼負擔都沒有。
這邊正試穿着衣服,那邊飯菜也熱好了。豐盛的飯菜,就像我們的日常一樣在餐桌上展現開來。這時電視裡正重播着昨晚某個地方電視台的春節晚會,他的歌聲就這麼正好從電視裡傳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