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依西!”看到小馀誇張的笑臉,我也忍不住松了口氣。
這樣真的好吃嗎?不過這小小的腦袋啃着比他臉大上不少的蛋皮,應該不會差到哪兒去吧。畢竟把雞蛋打碎用油煎一煎怎麼都會好吃吧?
“我們回來了!”
“おかえり!”小馀先我一步充滿了元氣大叫,就和日劇裡可愛的小角色一模一樣。
小馀的家雖然是一戶建,但沒有物業,更像是我們小時候的平房小區。小區裡有組織像我們小時候居委會居民小組那樣的組織。居委會時常組織一些活動,打掃公共區域的衛生也是定期活動之一。今天是休息天,小馀媽媽和小明吃完早餐就去社區裡打掃衛生了。
“你們在做什麼?”換完拖鞋後他就迫不及待地跑了過來。
“蛋餃。”大過年的,不準備點年菜外加不做些什麼就寄住在這家裡,總覺得心裡有些空空的。
“為了彌補在海關的遺憾嗎?”
“你還說呢!為什麼出發前不告訴我不能帶?!”說實話杭州也沒有什麼特别實用的土特産,也買不起貴的伴手禮的我,以為這種媽媽親手做的食物一定不錯。結果到了海關才知道,不能帶豬肉做的食物,更不能帶沒有包裝的食品出國。帶的飯盒隻能丢在海關。
“不過哥為什麼要執着于把蛋餃當年菜?”
“因為那是我媽媽才會做的,外面買不到。”
那是從小媽媽就隻會在過年準備的菜,用小瓦斯爐才能達到的小火力,将打散的雞蛋放到大燙勺上烘烤,放入調味好的肉沫合上已經成型的蛋皮做成餃子的模樣。雖然外面也有賣蛋餃,但那些蛋餃多半都會摻一些藕粒之類的蔬菜,肉也沒有那麼筋鬥。所以是隻屬于我媽媽的獨特味道。
“但蛋餃一年四季都能做,沒人會把這種菜當年菜吧?”
“因為做起來實在太麻煩了。”不過日本的廚具還真是什麼都有,比如這個小烤盤有他隔熱就能讓火力達标了。
“因為太好吃了!”小馀這時說,“這麼好吃的菜隻有過年的時候才能做!平時隻能吃不好吃的。”
“慢點吃!好像我平時餓着你了一樣。”
“嗯,因為媽媽和哥哥都不會做飯,做的實在太難吃了!”
“還真是實在呢!……我隻是覺得孩子吃得口味太重不健康所以平時調味料放得比較少而已。”
小馀媽媽都這麼不好意思了,小明卻還不忘拆台說:“是嗎?那不會做菜調味料放得多到不能吃也算健康嗎?我可還記得我們三個流落到日本的那幾天哦。”
我好像能想象到那場面了,要戲劇化一些的話,得在一個漏風漏雨的房子裡,三個人坐在桌子前面面相觑,這時一陣風吹過卷起的落葉在空中打上一個轉。
不過這也不能怪小馀媽媽,畢竟大學時就被富商寵在懷裡,大學畢業沒多久又嫁入了路家。一直生活在保姆司機環繞之中的小馀媽媽,能把家務做成現在這樣已經是大轉變了。
“不過最後是怎麼解決吃飯問題的?”
“我終于鼓起勇氣去了超市後,發現日本的預制菜産業真是發達。”
說完三人默契地開懷大笑起來,能把曾經的苦難當作笑料,某種程度也算是一件幸事,畢竟如果那苦難還在延續的話,沒人會在這種時候笑得出聲吧?
“這麼說起來,中飯吃什麼?這冰箱都沒剩什麼菜了。”其實我也想說,所以隻能找到食材做這個菜,但我畢竟是客人。
“嗯……漢堡肉和炸香腸怎麼樣?”
“哇!小張你還真是成為真的日本人了,吃的都這麼日本化了。”
“老娘我又不會做飯,好不容易鼓起勇氣報了一個料理教室,教的隻有這種菜。”小馀媽媽做了個抽空氣香煙的動作,還往空氣煙灰缸做了個抖煙灰的動作。
這打趣說笑的模樣,讓人忍不住想起第一次在小遠家裡第一次見面時劍拔弩張的氣氛。而今歡樂的氣氛,就像是真的一家人一樣。似乎曾經的那些過往都不曾發生過。
“吃完午飯我們去華人超市買些菜吧,我最近可學了不少菜呢!”又開始了,這自信滿滿的模樣,我更喜歡吃料理包。
“隻買些調料就可以,華人超市的菜比八百屋貴多了,至少在食材上日本人和我們吃得差不多。”
“哇!你果然已經成為歐巴桑了!”
“我也要去!”小馀舉起了手,嘴邊的巨型蛋餃終于要咬到肉了。
不是在外面吃飯就是吃小馀媽媽買的,所以就憑着慣有印象覺得國外物價很貴,可沒想到生鮮的話并不比國内貴上多少。超市裡的工業食品就更是了。
“小馀晚飯想吃什麼?”
“咖喱飯!”
“我們難得來一次,你選些中國菜吧!”
“但媽媽隻有咖喱飯做得好吃。”
“都說了今天晚飯不是媽媽做的了,哥哥親自下廚給你做。”
“那……還是咖喱吧!哥哥做的更難吃!”
“哈哈哈哈,你還真是不給你哥留面子。”
“那今天的晚飯就讓爸比來做!”
“嗯……如果晚飯我來做的話,你想吃什麼?”
“麻婆豆腐!”
我和小明同時轉過頭來看這小不點,異口同聲地說:“你還真是長成小日本了呢!”
“不過麻婆豆腐很辣的哦!你能吃嗎?”
“能吃,我可能吃辣了!”
“吹牛!吃個康師傅紅燒牛肉面都辣得嘶嘶叫了。”
“那個很辣,但是我也很喜歡啊!”
“可是麻婆豆腐比那個辣多了!”
“那爸比就做不辣的麻婆豆腐!”
“不辣還怎麼叫麻婆豆腐?而且我們中國人就要吃正宗的麻婆豆腐,很辣很辣的那種。”
“哥哥才不懂料理呢!”
“你這個小蘿蔔頭!再臭我我就把你丢在這兒不管了。”
“你這個大蘿蔔頭!再不聽我的話,我就讓爸比把你丢在這兒不管了!”
真是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這兩兄弟三歲和五歲吵起架來還真是十分之搭配。既然要做麻婆豆腐的話就得先買豆腐吧?就像小馀媽說的,日本人吃的和中國人其實差不多,光是豆腐也和中國一樣各種各樣琳琅滿目。麻婆豆腐是炒的,得選這種老豆腐吧?
“麻婆豆腐是用嫩豆腐做的!”
真的?那不是一炒就化了?你可别騙我,我可不是連上網搜索都不會的五歲小孩。我打開手機來搜索了一下菜譜,還真是……
“你真的會做嗎?”
其實——不會。哈哈,江南地區的人口味和日本人差不多都很清淡,怎麼可能做過麻婆豆腐?
“哦!鲔魚!壽司我也想吃哦!”
好好!雖然又是我沒做過的。
我被小馀指揮着推着手推車在超市裡來回跑,小明卻落在後面。看着手機屏幕的臉色露出了一絲難色。
“怎麼了?”
“哦……晚餐我們兩個好像不能在家吃了。幾個高中同學知道我過來,說是想聚聚辦個小型的同窗會。”
“同學會還帶家屬嗎?”
“沒關系,隻是聚個餐而已。”
“你還是一個人去吧,我給小馀做晚飯。”看他有些為難的眼神說,“你那些同學就隻有小桢一個中國人吧?我又不會說日語,去了也尴尬。”
“但把你一個人留下的話……”
“哪裡一個人了?不是還有小馀和他媽媽嗎?難得來這裡一趟,還不用像國内那樣得遮遮掩掩的可以放心玩,你就放開去玩吧。我們兩個本來也不是做什麼都得黏在一起的小年輕。”
“嗯……那我會盡量早些回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