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因為初中部的數學對我來說有些簡單了。”林釋言說。“有些”,何止是有些啊,他心想。但是說“太”隻會被人當成是有病。
“太好了,”安德魯說。他從他手下的一沓紙張中拿了一張給林釋言,“這是我們今晚要讨論的題目,你可以看看。”
其他的學生陸陸續續的來了。有些人對部長旁邊坐着的林釋言投來疑惑的目光,更多的人沒有注意到異常。讨論很快就開始了,安德魯把題目發下去,每個組各自讨論給出結論。林釋言因為屬于編外人員,因此隻是一個人默默的坐在原位。安德魯也不确定他的水平,沒有給他亂派組。但是他是個見不得别人被冷落在一旁的人,于是自己跟他讨論了起來:“你看得懂這題在講些什麼嗎?”
“當然,”林釋言說,“挺有意思的。”
安德魯來了興趣:“你知道怎麼做?”
“隻要把圖像畫出來就很明白了,你看。”林釋言給他看自己筆記本上的草圖。安德魯誇張的把嘴巴張成o型。
林釋言繼續寫下一題。半個小時過後,安德魯在台上收集每個組的答案。
“……所以我們覺得應該先換元完成第一次分部積分法,然後再單獨讨論每一項的極限……”
“我們組同意上一個組的解法,但是我們在選擇分部積分時有些不太一樣……”
每個組對于這道大題的解法都不一樣,而且他們最後都因為各種原因沒能算出來明确的結果。輪到最後一個組報告了,那個男生有些自信的站起來,說出了他們的解法以及最終答案。
“從這裡我們組的最終結果是1/2.”
其他的同學都點頭贊同,安德魯環視所有人:“有人有不同意見嗎?”
大部分同學都贊同這個解法,少數也許沒理解的也挑不出毛病。隻有林釋言舉起了手,一開始沒有人注意到他,直到安德魯點到他的名字。
“這人是誰?”
“不知道。”
“看起來好小,來這裡玩過家家的嗎?”
“是安德魯的私生子吧?哈哈哈哈。”
林釋言沒有聽到背後的議論聲,他對安德魯說:“答案是錯的,他們忽略了發散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