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托萬托才找了個小太監。咬咬牙,将以前妥帖佩戴的翡翠瑪瑙玉镯摘下來,遞過去,那小太監方才樂意幫她這一回。
陶碧的手微微顫抖,也不知是激動的還是疼的。
新皇帝的即位,是以老皇帝的駕崩開始。
是日,清早,遣官拜神祭祀天地宗社。皇帝穿孝服出席酒筵。皇帝駕崩後,宦官服侍着入殓,将遺體納入棺樞中。
在這個過程中,貴妃娘娘和永貞站在一旁,百官王侯都穿上喪服,一起定時高聲号哭,是以沉痛。
素來端莊溫柔的貴妃娘娘此刻面容冷肅,眼裡卻不見哀傷。似乎那裡面躺着的,是位陌生人罷了。
永貞知道母妃也有曾為父皇淚盡羅巾,夜不得歇的時候。隻是父皇先是帝王,再是父王。
丈夫這種字眼,似乎放他身上并不合适。
紅顔未老恩先斷,斜倚熏籠坐到明。
憑借母家的鼎盛坐享榮寵,貴妃娘娘熬走所有人,包括那相敬如賓的“丈夫”,總算是熬出頭來。
這場典禮,也在為她加冕。
皇城警戒十分,處處都有巡邏。
日上高頭,鳴鐘鼓,永貞穿黃色衮服坐駕過天門,登上天安門城樓,朝廷裡地位最高的大臣請永貞即位。
永貞的皇儲身份是在遺诏裡公布的。因此名正言順。他當天便會舉行即位的禮儀。
上個帝王才走,下一任便已繼位。
在儀式上,大臣會換下喪服,換上吉服,參加即位典禮。
早就等在天安門前的官員都身着朝服,在洪胪寺的引導下,經過金水橋進入紫禁城,留在午門外的廣場上,以文東武西的方式跪在禦道的兩側,等永貞祭拜完畢從奉天門上下來。
永貞從天安門城樓上下來後,進入奉天殿就座。大臣們依官階高低魚貫進入,上表道賀。司禮太監正式宣讀诏書。
很莊重的宗廟裡,永貞站在皇帝的靈樞前,繼承皇位。
永貞處處留心。天家無小事,尤其是禮儀性的細節,在臣民心中,意義非常。
代表朝廷百官的太尉上場了,他開始讀策文。
永貞恍恍惚惚地聽着,不知身在何處。
策命宣讀完成,大臣低頭,雙手捧上帝王玺印,交給永貞。
這時按一般典禮規定,由中和韶樂樂隊演奏,但由于處在喪期,音樂設而不作,隻在午門上鳴鐘鼓。
永貞即位後,階下鳴鞭三下,群臣依據口令行三跪九叩禮。
在百官行禮時,音樂設而不作,群臣慶賀的表文也進而不宣。
儀式井然有序,莊嚴而隆重。
大學士再将诏書捧出,交禮部尚書捧诏書送至階下,交禮部司官放在雲盤内,由銮儀衛的人擎執黃蓋共同由中道出太和門,再鳴鞭。
文武百官分别由太和門兩旁的昭德門、貞度門随诏書出午門,将诏書放在龍亭内,擡至天安門城樓上頒布。
永貞返端凝殿,再換上孝服。大學士等将皇帝之寶交回,貯于大内。
自此,永貞繼位塵埃落定。劉安靜侍一旁,安靜看着。
“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群臣卧倒,朝聖跪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