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臘月,時入六九,天寒地凍,齊家大宅卻是紅燈籠高高挂着,裡外忙作一團,頗顯熱鬧。
不過整個鎮子都知道,這隻是表象,那齊家大老爺就快不行了,所挂的大紅燈籠,不過是為其沖喜的手段之一罷了。
齊家大老爺名叫齊慶豐,是當今齊家的掌事人,年歲五十有餘,齊家是大戶人家,說到底也不過是仗着祖宗庇佑,祖産頗豐。
單那良田便有上百畝,平日裡雇些人手打理,也算是産糧大戶,便和城裡糧站交往頗多。
還有的是在城裡有一條街的鋪面,單單租金便夠齊家幾房花銷。
說來也怪,齊家雖在城裡有整條街的鋪面,卻沒有定居在城裡,而是落戶在附近的村鎮裡,便是有了這齊家鎮。
齊家鎮東邊最大的宅子便是齊府,在這齊家鎮也算是獨樹一幟,附近人家則多是齊府管事及齊家旁支人家,再則是些傭戶。
說到底這齊家鎮便是因着齊家的存在而存在,所以那些掌事之人也都是齊家人,其中話語權最大的便是齊家大老爺齊慶豐,不過齊家後宅還有一位,便是齊家老太君,齊慶豐的母親,一位小腳老太,整日便是吃齋念佛,鮮少管事。
其餘的便還有些吉字輩的族老,一般祭祖等大事才會出面,畢竟年歲頗長。
齊家鎮東面便是紫雲山,山上多荒涼,也多是墳頭,外山鮮少有大型野獸,内山便是有豺狼虎豹出沒,一般人不會随意出入。
往西北十餘裡便是黑水河,河水青黑,盛産水草,魚蝦河蟹,黑水河自是從那紫雲山一處泉眼涓涓而流,彙成河流,遠遠流向外河,鮮少斷流。
往南便是齊家的地産,上百畝良田,平鋪而來,中間有衆多小道橫穿而去,劃分東南西北,亦有水渠伴随小道奔流而去,其間有田間小舍,為那守田人所居,間或有谷堆,麥場一應事物,好不熱鬧。
再往南連靠着的依舊是紫雲山,不過山峰無峭,便成了果子園,其上多種核桃,山杏之物,不勝枚舉。
而往北穿過樹林,路過黑水橋,便是白林城的方向。
相傳這齊家祖上本是山下窮苦人家,因誅滅山賊有功,便才有了這份基業。
紫雲山當年亂世之中被一夥山賊悍匪把持,後來戰亂過去,當地官府多次出動圍剿皆不得成功,那齊家祖上有位學武有成的漢子卧底山寨,聯合官府,剿滅山賊。
回說齊府這些年,雖無長進,卻無過錯,日子過得是順風順水,本就是地勢優越,良田在握,自然過得好些,齊家鎮便是靠着齊府這棵大樹過活。
而齊家大老爺齊慶豐,也算是品行端正,秉性純良,對府内下人并無苛責之處,對傭戶們也多是真誠相待。
不過齊家大老爺唯獨一點就是後院不甯,當頭正房的太太是老太君李老太太當初定的她本家嫂嫂大哥家的閨女,後又擡了幾房妾室,有些個作妖的被李老太太做主發賣了去,剩的還有三房妾室,皆有所出,故這齊家後院可算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