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便是一歲,這是喜娘在王府裡過得第二個年,小石軒如今有了小廚房,倒也熱鬧,因為梁王爺受召趕往京城,王府裡比往日更加謹言慎行,規矩嚴了不少,年上走動的也比較少。
那日,喜娘暗戳戳把自己的想法說與梁王妃,也不知道後面王妃有沒有與梁王爺通信,倒是二奶奶房裡得了京城來信,歡喜了一陣。
二奶奶韓氏的父親被調回京城為官,雖隻算是平調,但任職京城,自然有所不同,韓氏得了韓家送的年禮和書信也喜不勝收,見着二房的下人們都得了賞,梅姨娘則更受韓氏珍重,其中私密自不為人知。
翻了年兒,天冷的緊,天空也終于飄起了雪,年前王府裡沒下過一場雪,那梅花開得也少了幾分滋味,這雪一下便停不下來,接連半月的飄雪,讓整個王府籠上了一層銀霜,好在雖為飛雪,卻為成災。
正月十五,元宵燈會,外面雖依舊下着雪,卻沒能抵擋住人們的歡愉,喜娘作為王府裡的小妾,自然不好随意出門。
小石軒裡喜娘懶得動彈,硬是觀了半天的雪,别的沒想到,倒是想到了一樣吃食,吩咐春杏按着單子買了些材料,便開始研究起火鍋底料,琢磨了半日,味道勉強,也不好強求,倒是房裡的幾個丫鬟吃得新鮮。
把剩得鍋子賞給了院裡的丫鬟婆子,喜娘困意來襲,便合衣歇下,半夜裡被聲音吵醒,外面守夜的春梅聽着聲音,進來伺候。
喜娘問道:“什麼時候了,外面怎麼聽着這麼吵?”
“回姑娘的話,剛過了酉時,奴婢這就去去打聽打聽外面怎麼回事。”
喜娘攏了攏披在身上的夾襖說道:“不用了,有什麼事明兒再說吧,你也别守着了,去睡吧。”
春梅聽着話退下,黑暗裡,喜娘一個人挨着床頭,略坐了坐,不知怎得想起了當初上元節上赢得那盞鯉魚燈籠,今兒白天大奶奶王氏那裡按例送了些花燈進來,說是院裡的規矩,喜娘自是接了。
說來在王府裡,自梁王爺給了喜娘自由,王氏便沒再找過她麻煩,小石軒距王氏的主院是有些距離的,平日裡也難得見着幾回,偶爾在梁王妃那裡能見着,倒也沒什麼沖突。
放下夾襖,喜娘重新入睡,自是一夜無夢。
天一亮,聽着裡面動靜的春梅,進來服侍着喜娘梳洗,順便說道:“姨娘,昨兒是王爺回府,半夜裡鬧了一陣,打聽的消息不多。”
喜娘聽着春梅的話,陷入沉思,這是下人們被封了口,便吩咐道:“吃過飯,你出去一趟,去街上打聽打聽消息,再看看衙門外貼沒貼訃告,另外去若雲齋跟春雨說,先把店門關了,不再接收預訂,也算是給她們放了假,等過了正月再開門。”
春梅也沒問為什麼,雖然若雲齋裡日進鬥金,但喜娘的命令,她從來沒懷疑過,按着吩咐春梅出去打聽,隻并沒什麼消息,喜娘想了想總覺得不踏實,便起身去梁王妃那裡打探打探虛實。
去了主院,守門的婆子見着喜娘,上前将喜娘攔下,說道:“玉姨娘來得不巧,昨兒王爺半夜回的府,如今正休息着,王妃一早下了令,今兒誰也不見。”
喜娘裝作剛剛聽到消息,便說道:“原是王爺回府,昨兒夜半我聽着動靜,王妃這段時間受累,也是該好好休息,那妾身就不打攪了,過兩日再來給王妃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