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的路上,喜娘跟身邊的春杏說道: “沒想到今兒碰上文哥兒,乍一看我倒是沒認出來,自他去了墨源書院讀書,得有近兩年沒見了,書裡說翩翩少年郎,大概就是這個樣子了。”
“文少爺年歲長了,竟是越發像了康姨娘,年前奴婢回家的時候遠遠瞧見了,也是沒能認出來,後來打聽了才知道,若不然今兒奴婢也是認不出。”
聽了春杏的話,喜娘不得不點頭,她是真沒認出來。
“若是文公子當真能考上秀才,在齊家鎮當真算是獨一份,康姨娘的好日子怕是後頭。”
喜娘聽了笑了笑,說道: “話糙理不糙。”
回了王府,正碰上如今的郡王妃,曾經的大奶奶王氏,喜娘規矩地見了禮,王氏這些日子由梁王妃管教着,加上二人也沒什麼大的仇怨,自然不會為難喜娘。
回到小石軒,剛進門,便聽守門的馬婆子說道: “姑娘,今兒您剛出府,二房那邊的槿姨娘便帶着四小姐過來了,春泥姑娘接待了,沒說幾句話的功夫便回了。”
“嗯,知道了。對了,前兩日聽說你家裡有個小子如今大了,想入府尋個差事?”
馬婆子聽了急忙回道: “謝姑娘惦記着,這不當家的正愁着呢,半大不小的,也沒個着落,想進府又怕不懂規矩,沖撞了主子們,這不一時還沒拿定主意。”
喜娘說道:“正巧兒,今兒去了趟鋪子,鋪子裡缺些個有眼色的夥計,你回去和家裡商量,若覺得合适便跟春泥說一聲,帶人去鋪子做活,不過院子裡的規矩你是知道的,鋪子裡一樣的規矩,你回去好好想想。”
馬婆子哪裡又不願意,連忙跪下給喜娘磕頭,說實話,自打入了王府,喜娘對磕頭已經習以為常,如今倒也不算抵觸了。
打發了馬婆子,喜娘進了屋裡,沒一會兒,春泥打了簾子進來,喜娘見了便問道:“聽馬婆子說,槿姨娘來過?”
“回姑娘的話,今兒您剛出門不久就來了,還帶了四小姐,沒見着姑娘,隻喝了口茶略坐了坐,旁的倒沒說什麼。”
喜娘知道,槿姨娘是為了生意入股的事,不過如今她還沒打算擴大經營,暫時也并不需要大量銀兩,槿姨娘的事可以先放一放。
轉頭,她便開始想起《廣陵緣》的改編之事,原著《紅樓夢》中衆位,吟詩作對皆是不在話下,而她确實記不得這麼多東西,隻有大緻的情節,不知道林老闆到時候能把她寫得原稿潤色成什麼樣。
而林老闆做了那麼多年書坊的生意,自然不是等閑之輩,很快有關《廣陵緣》的消息便傳開了,而其中一則最重要的消息便是,這書乃當年《封神榜》作者耗費三年時間所著。
隻這一名頭,就引來不少看官。
改編後的《廣陵緣》更多的講的是才子佳人的情愛故事,金陵城十二金钗,又有十二钗副冊,又副冊,各個性格鮮明,不知引得多少閨閣女子把人物代入己身,又引得多少浪蕩才子癡迷其中。
一時漢府書坊的生意好得不得了,茶館,酒樓乃至青樓裡都傳着《廣陵緣》的故事,害得林老闆拿了銀子,請了喜娘多次。
原喜娘隻寫了四五十回,講到黛玉葬花,寶衩撲蝶,給了林老闆的書稿盡夠他傳唱個把月,哪裡想到書坊的客人催的沒辦法,林老闆隻能從能從原本一日出兩回,改為一日出四回。
說來這主意還是當時喜娘給他出的,在《封神榜》一書時就得了驗證,釣足了大家的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