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朱世韻帶着貼身丫鬟來到縣主府,雙福開了門,見着喊了聲“木夫人”,這稱呼不可謂不生疏,在朱世韻未出嫁前,她來府裡,一直被叫着“四姑娘”,轉眼便成了木夫人。
縣主府很小,不過幾步路的功夫,朱世韻便進了正堂,喜娘早早就等着,朱世韻進來請了安。
等朱世韻落了座,喜娘方才說道:“你今日來,想必你姨娘已經把事情跟你交代清楚了,可有什麼要問的?”
最終朱世韻仍是沒能忍住替木槿兒辯駁道:“縣主,姨娘所做,固然有錯,卻也是替木家着想,妄您念在往日情分,許我姨娘出府。”
喜娘一聽便知是那槿姨娘以退為進,卻不接這話,隻道:“看樣子你姨娘并沒有跟你交代清楚,又或許是你姨娘交代了,你擅作主張,替她辯駁。”
這話讓朱世韻啞口,按着槿姨娘的意思卻是要她聽縣主的話,隻是母女之情讓她忍不住開口,但聽縣主所言,其中怕是另有隐情,這讓她一時不知如何接話。
喜娘懶得解釋,木槿兒有熊心虎膽,卻脫不開王府二房姨娘的身份,她且樂意有這個身份在,與京城朱寒晉聯系緊密,一心想要把木家的生意做到京城,好蒙王府更多照拂,卻忘了喜娘才是她真正的靠山,另外其私自行事,又暗藏歹心,不可不防。
喜娘原隻打算敲打敲打,也沒想到事情發展到如此地步,不過既然木槿兒既有了别的心思,在木家換一個代理人也不是不可以。
木家三位夫人如何,喜娘這些日子瞧在眼裡,便是扶上了位,怕也長久不了,而且木家目前最重要的保障,依舊是跟随王府商隊出關行商,那三位夫人是不可能從木槿兒手中奪走的。
如此,喜娘也隻能選擇朱世韻,如今她是木家媳,最重要的是出身王府,是木槿兒唯一的閨女,隻願她能比木槿兒看得清些。
不過如今看來,朱世韻顯然并不能達到喜娘的要求,也不知這番話是木槿兒故意引導為之,還是朱世韻自己的想法。
“回去去信給武成關,就說我尋你公爹有事,讓他把牧場的事放一放,回白林城一趟。”
“縣主!”
“怎麼,要我親自去信把人請來?”
“是。”
喜娘接着說道:“聽你姨娘說,你自嫁入木家,一直無所出,我倒是認識一位夫人,本家姓穆,是鎮遠镖局的當家夫人,有一身醫術,婦科方面倒也不錯,隻名聲不顯,若有需要,我可以替你引薦一二。”
朱世韻卻并沒有立即答應下來,而是說道:“煩縣主費心,子女緣分指不定什麼時候就來了,不過若果真有一日求到縣主跟前,還請縣主費心。”
“那是自然。”
“想來你剛接手木家,許多事情要忙,便不留你在府裡用飯了,王家那邊,木家隻需安心等着,隻有人找上門去,該怎麼做不用我教你吧?”
朱世韻早聽過木槿兒的交代,自然知道喜娘所說是什麼,便應道:“是,民婦自當不會讓縣主失望。”
“去吧。”
……
三月底,王家在外的生意遭到惡意破壞,損失不小,好在還有聰明人在,一切按着喜娘所料,王家開始尋求合作。
也是此時,王府三房朱寒夜得了消息後,方才明白喜娘之前所做到底是為何,不過既然她選擇讓利,自然就可以插一腳。
于是,白林城再一次雲集了衆多商戶,王家畢竟是詩書人家,自然不能把做生意擺在明面上,但這羊毛織品的生意利潤不小,所以那些個商戶聞着味兒便來了,自然木家也在其中,不同的是,木家是被請過來了,誰人不知這生意的開創者便是木家,至于背後的晉甯縣主,大家都知道卻不用多提。
如此,在幾方角力之下,形成了以木、王兩家為首的團體,然後逐漸擴展到西北八城,将羊毛制品推向了中原,自此商路大開,擠占棉麻絲綢的市場,當然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不是一個人就能做成的是。
當京城皇宮裡出現了特供羊絨被時,顯然大局已定!